稠油油藏蒸汽驱井间优势通道分布形态的实验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672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油藏蒸汽驱井间优势通道分布形态的实验装置与方法,方法包括:设置蒸汽汽驱优势通道,选取颗粒充填所述油藏模型,在所述油藏模型内以多点法安装多口井,并按合适距离布置测温点与测压点;计算所述油藏模型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建立初始条件温度场、含原油饱和度场;开启所述注入系统、所述测控系统,设定流量,打开所述蒸汽发生器,设定温度并调试蒸汽干度;依据实验方案设计三维相似准则的相关参数,进行模拟蒸汽驱油过程,对注入井持续注汽,收集采出液并做实验记录;待蒸汽驱至瞬时油汽比低于0.1时结束驱替,井间产生稳定的优势通道,注入胶水,待凝固后打开油所述藏模型,取出优势通道骨架,量化形态特征与尺度大小。尺度大小。尺度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稠油油藏蒸汽驱井间优势通道分布形态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油藏蒸汽驱井间优势通道分布形态的实验装置与方法,属于油气开采


技术介绍

[0002]蒸汽驱是稠油热采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由于蒸汽的超覆现象,利用蒸汽驱油过程中,存在采出程度低,地层剩余油饱和度高的现象。此外,不同油藏的地质差异导致蒸汽驱的开采特征各有不同,尽管研究蒸汽驱开发参数的三维实验较多,但定量描述三维模型传热规律的实验较少,对蒸汽驱油过程中蒸汽腔温度的扩展特征,以及不同开发阶段的渗流机理和驱油规律认识不清,且未发现基于三维实验结果对蒸汽驱后期接替方式的研究。
[0003]目前,在现存的蒸汽吞吐与蒸汽驱的研究中,关于汽窜机理的研究只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假想,涉及汽窜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工艺技术层面,有关汽窜机理的实验研究较少。基于电位检测、示踪剂法和物理模拟实验等方法描述汽窜通道的大量研究中,还并未形成一个可靠的能够结合实验结果及理论公式推导并能在油田广泛应用的研究结果。多数针对汽窜通道的识别描述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但数值模拟方法侧重于宏观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油藏蒸汽驱井间优势通道分布形态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藏模型,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恒温箱,所述恒温箱内填充有砂粒;注入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原油储罐、地层水储罐、两增压泵和两蒸馏水储罐,一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与一所述蒸馏水储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口通过多通阀与所述恒温箱的入口连接;另一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与另一所述蒸馏水储罐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原油储罐、所述地层水储罐连接,所述原油储罐、所述地层水储罐的出口通过所述多通阀与所述恒温箱的入口连接;测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操作终端,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油藏模型上的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操作终端电连接;产出系统,包括储罐,用于收集所述油藏模型流出的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为恒温可拆卸式填砂箱,内置有绝热层,所述绝热层包裹所述砂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内设置有若干口直井,若干所述直井之间预置高渗条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粒粒径及砂粒重量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其中,τ为迂曲率;K为渗透率;φ为孔隙度;S为比面;其中,c为常量1.2

1.4;D
i
为粒径;G
i
为粒径D
i
的含量。5.一种稠油油藏蒸汽驱井间优势通道分布形态的实验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占喜余坤昊王泊殷方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