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地压是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巷帮煤体的高应力集中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防控冲击地压灾害,常采用顶板深孔爆破、煤层爆破卸压、大直径钻孔卸压、煤层高压水力压裂等方法对巷道围岩进行卸压解危,其中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主要通过在煤层中钻进一系列钻孔,降低煤体承载强度及冲击倾向性,并使巷帮高应力区往深部转移,从而达到卸压目的。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是我国冲击地压矿井的主体和基础卸压方法。
[0003]对于大直径钻孔卸压,合理的卸压参数设计应使卸压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准确检测与评价卸压效果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卸压效果检测与评价的工程应用方面,现阶段常采用钻孔应力计法、钻屑法、地震波CT等方法进行检测。其中,钻孔应力计法一般在一个测区布置深浅两个测点,煤体应力数据量少,难以准确反映煤体应力峰值及位置变化。钻屑法可以获得巷帮不同深度处的煤体应力相对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巷道大直径钻孔待卸压地点,在巷帮处布置煤体应力监测孔、窥视裂隙钻孔和光纤监测孔,在巷帮靠近顶板处由巷帮向顶板方向布置顶板应力监测孔,所述煤体应力监测孔、窥视裂隙钻孔、光纤监测孔和顶板应力监测孔分别用于获取初始煤体应力值σ
Ci
、初始裂隙总面积S
Fi
、光纤光缆初始应变ε和初始顶板应力值σ
Ri
;步骤2,在待卸压地点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所述煤体应力监测孔、窥视裂隙钻孔、光纤监测孔和顶板应力监测孔分别用于获取卸压后煤体应力值σ
′
Ci
、卸压后裂隙总面积S
′
Fi
、卸压后光纤光缆应变ε
′
和卸压后顶板应力值σ
′
Ri
,计算出卸压前后煤体应力变化值Δσ
Ci
、裂隙密度变化值ΔK
i
、卸压后光纤光缆应变变化值Δε和顶板应力变化值Δσ
Ri
;步骤3,根据计算出的卸压前后煤体应力变化值Δσ
Ci
、裂隙密度变化值ΔK
i
和顶板应力变化值Δσ
Ri
,分别确定煤体卸压深度L
C
、煤体致裂深度L
F
和顶板卸压深度L
R
,通过煤体卸压深度L
C
、煤体致裂深度L
F
和顶板卸压深度L
R
三者取均值确定大直径钻孔的有效卸压深度L,根据卸压后光纤光缆应变变化值Δε,确定大直径钻孔的卸压半径R;步骤4,确定卸压后的能量变化量W,计算公式为:其中,Δd为相邻两煤体应力测点i和(i+1)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确定大直径钻孔卸压的有效卸压时长T,持续监测卸压后的能量变化量W的变化,当卸压后能量变化量W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即为大直径钻孔卸压的有效卸压时长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巷道大直径钻孔待卸压地点,在施工大直径钻孔前,在巷帮布置若干煤体应力监测孔,每个煤体应力监测孔各安装一孔多点式应力计,监测巷帮不同深度处煤体应力;在巷帮靠近顶板处,与待施工的大直径钻孔的轴线方向呈一定角度,向顶板布置若干顶板应力监测孔,安装钻孔应力计,监测巷帮不同深度处顶板应力;在某一个或几个待施工的大直径钻孔的左右两侧,布置窥视裂隙钻孔,利用钻孔窥视仪观测大直径钻孔周围煤体的裂隙分布情况;窥视裂隙钻孔的深度应大于大直径钻孔,窥视裂隙钻孔内部安装一个高强透明中空管;在待施工的大直径钻孔上方,布置光纤监测孔,光纤监测孔内布置一根传感光纤光缆,;光纤监测孔与大直径钻孔的布置面平行,分别与煤壁、大直径钻孔呈一定的夹角,光纤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延春,姚传儒,赵同彬,张玉宝,邱月,高子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