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40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包括拉手条本体和扳手,还包括:螺杆和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机箱滑道的前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螺杆的作用下运动,以固定所述扳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杆作用于滑块,使滑块对扳手进行固定,在无法安装松不脱螺钉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扳手的固定,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产品的机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机箱配套使用的拉手条 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讯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通过多模块电路板设计可同时实现多种功能。目前通用的模块化设计中,通 讯产品的机箱支持一个或多个拉手条,以提高产品集成度。拉手条是一种用 于固定模块电路板的托盘结构,各模块电路板与拉手条结合,通过拉手条上模块电路板在机箱内的快速更换,达到大幅度扩展通讯产品功能的目的。通 讯产品中的拉手条组件结构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使模块电路板之间的电器连 接可靠和稳固,提供良好的电连接环境,操作快捷、省力,便于安装和维护。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示意图,包括拉手条 本体IIO、松不脱螺钉120和扳手130。其中,拉手条本体110用于支撑模块 电路板,高度一般为1.6inch或1.8inch。松不脱螺钉120安装在拉手条本体110 的前板111上,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活动螺杆实现与机箱的固定,使拉手条本 体110能够与机箱紧密接触,避免由于振动而松动的可能。扳手130与拉手 条本体110连接,用于辅助拉手条本体110插入和拔出机箱,并实现助力的 目的。具体地,扳手130也安装在拉手条本体110的前板111上,位于松不脱螺 钉120的下方,扳手130 —端向前板111的两侧伸出,该端具有卡扣或者卡 爪。机箱上与前板111两侧相应的侧边框位置具有缺口或柱销,分别与卡扣 或卡爪相配合。安装拉手条本体110时,沿滑道将安装模块电路板后的拉手 条本体110推入机箱一定距离后,扳手130上的卡扣或卡爪扣入机箱上对应的缺口或柱销,然后以缺口或柱销为支点,旋转扳手130,将拉手条本体110 插入机箱;拆卸拉手条本体110时,反方向旋转4反手130,《吏卡扣与缺口 (或 卡爪与柱销)脱开连接,再拉动扳手130即可将拉手条本体110拖出机箱。现有技术的拉手条组件结构中,松不脱螺钉直接安装在拉手条本体110 上,当拉手条本体110高度降低后,拉手条本体110的前板111上没有足够的 空间安装松不脱螺钉,拉手条本体110插入机箱后处于非固定状态,拉手条 组件与机箱之间相对活动,严重影响到通讯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在不安装松不脱螺钉的情况下实现 对扳手的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包括拉手条本体和扳手,还包括 螺杆和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机箱滑道的前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在所 述螺杆的作用下运动,以固定所述扳手。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手包括第二卡接部,沿第一 方向旋转所述螺杆的头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螺杆的作用下平滑移动,使所 述滑块的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扳手的第二卡接部接触,对所述扳手施加压力, 并固定所述扳手;沿第二方向旋转所述螺杆的头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螺杆 的作用下平滑移动,使所述滑块的第 一卡接部与所述扳手的第二卡接部脱离 接触,消除对所述^^反手的压力,使所述^J反手脱离固定。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腰形槽,所述腰形槽用于控制所述滑块的行程。优选地,所述腰形槽包括第一圆弧和第二圓弧,所述腰形槽与所述机箱 滑道上的销钉配合,使所述滑块与所述机箱滑道连接,所述滑块将所述扳手 完全固定时,所述销钉的圆柱面与所述第一圆弧相切;所述滑块完全消除对 所述扳手的压力时,所述销钉的圆柱面与所迷第二圓弧相切。优选地,所述扳手包括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 述第四卡接部同时与所述机箱滑道的前板卡接,使所述扳手与所述机箱滑道固定。优选地,所述螺杆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4几箱滑道的U形槽配 合,使所述螺杆只能旋转,不能移动。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螺孔,所述螺杆包括螺紋,所述螺杆的螺紋与所 述滑块的螺孔配合,带动所述滑块平滑移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包括拉手条本体和扳手,还包括: 螺杆和杠杆,所述螺杆穿过机箱滑道的前板与所述杠杆连接,所述杠杆在所 述螺杆的作用下固定所述扳手。优选地,所述杠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杆作用于所述第一端, 使所述第一端带动所述第二端作用于所述扳手。优选地,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螺杆的头部时,所述螺杆对所述第一端施 加压力,使所述杠杆逆时针旋转,并使所述第二端对所述扳手施加压力,并 固定所述扳手;沿第二方向旋转所述螺杆的头部时,所述螺杆消除对所述第 一端的压力,使所述杠杆顺时针旋转,并使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扳手脱离接触, 消除对所述扳手的压力,使所述扳手脱离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杆作用于滑块或 杠杆,使滑块或杠杆对扳手进行固定,在无法安装松不脱螺钉的情况下,实现 了对扳手的固定,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或 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 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滑块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螺杆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销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扳手的第二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进入机箱孔时的俯视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拉手条组件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拉手条组件拆卸过程示意图; 图IO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另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另一种拉手条组件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另一种拉手条组件拆卸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其核心思想为通过螺杆作用于滑块,使滑块 对扳手进行固定,该滑块的第一卡接部与扳手的第二卡接部配合,实现固定扳 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螺杆作用于杠杆,使杠杆对4反手进行固定,该杠杆包括 第一端和第二端,螺杆作用于杠杆的第一端,使该第一端带动第二端对扳手进 行固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示意图,包括拉手条本 体210、扳手220、螺杆230、滑块240和销钉260,其中,滑块240包括第 一^N妄部241,扳手220包括第二卡接部221。拉手条本体210和滑块240分别位于机箱滑道250的两側,当拉手条本 体210在扳手220的助力下插入到机箱的特定位置后,扳手220处于转动状 态,当扳手220旋转到位后,扳手220的第二卡接部221进入机箱孔270中, 与滑块240的第一""1N妄部241相对应。螺杆230穿过机箱滑道250的前板251与滑块240连接,滑块240在螺 杆230的作用下运动,使滑块240的第一""N矣部241和扳手220的第二卡接部221相配合,以固定扳手220。另外,滑块240通过位于机箱滑道250上的销钉260与机箱滑道250连 接,螺杆230与机箱滑道250的U形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手条组件结构,包括拉手条本体和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和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机箱滑道的前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螺杆的作用下运动,以固定所述扳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