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铁路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智能超表面相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移动通信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铁路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智能超表面相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铁路的发展,对高速铁路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速铁路网络的频繁切换现象严重制约着数据传输速率性能。在此背景下,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传输设计,使多个随机分布的接入点(AP)能够在没有小区边界的情况下联合地服务于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因此,将去蜂窝大规模MIMO应用到高速铁路场景中,可以规避网络频繁切换的问题,增加高速铁路的网络覆盖,并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0003]而智能超表面(RIS)由于具备调控无线电信号传播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RIS是由许多低成本的无源元件所组成,通过调整每个元件的幅度和/或相位,塑造无线传播环境,从而能够提高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
[0004]去蜂窝大规模MIMO和智能超表面(RIS)是两种提高高速铁路网络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智能超表面相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RIS赋能的高速铁路去蜂窝大规模MIMO网络;所述网络包括:部署在铁路轨道沿线的L个配备N根天线的接入点AP,部署在每趟运行列车顶部的单天线的车载移动中继MR,以及在每个车载移动中继MR旁部署的一个具有M个元素的智能超表面相移RIS;S2、从每个接入点AP到车载移动中继MR的等效信道为:其中,代表第l个接入点AP与车载移动中继MR之间的信道,代表RIS与车载移动中继MR之间的信道,代表第l个接入点AP与RIS之间的信道;S3、RIS的相移矩阵Φ为:其中,θ
m
∈[0,2π)表示第m个元素的相移;S4、车载移动中继MR接收到的信号为:其中,表示噪声,x表示发送到车载移动中继MR的信号,并且满足E{|x|2}=1,w
l
表示车载移动中继MR与第l个接入点AP的波束赋形向量,并且满足||w
l
||2≤P
l,max
;这里,P
l,max
表示第l个接入点AP的最大传输功率;S5、车载移动中继MR处的信噪比为:S6、系统的可达速率为:R
a
=log2(1+γ)S7、当相移矩阵Φ固定时,采用最大比传输方法获得使车载移动中继MR可达速率最大化的最优波束赋形向量为:S8、将可达速率最大化的优化目的转化为:s.t.|θ
m
|=1,m=1,
…
,MS9、基于PPO的RIS相移设计,包括以下子步骤:S9
‑
1基于PPO的RIS相移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包括:状态空间:当前RIS赋能的高速铁路去蜂窝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状态s
t
为:其中,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鹏,徐奥烁,梁晓林,王蔚戎,刘帅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