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标航迹是雷达系统探测到的目标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和处理目标航迹可以确定目标的类型、数量、运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目标识别、打击、指挥控制、飞行管制、海上交通管理和气象预报等。此外,研究目标航迹还有助于改进雷达系统的性能,提高探测能力、精度以及实用性和安全性。
[0003]在高速场景中,毫米波雷达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首先,由于雷达安装位置较高且存在盲区,当车辆完全进入雷达视场时,反射信号会在车辆的近端形成稳定的反射。也就是说,当车辆远离雷达时,稳定反射点位于车尾平面;而当车辆靠近雷达时,稳定反射点位于车首平面。其次,对于长尺寸的大型车辆来说,在从雷达后方进入视场的过程中,测量点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其真实速度不匹配,导致速度估计错误。这样的精度误差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最终导致跟踪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实际场景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分为表示第一目标的第一数据集和表示第二目标的第二数据集,所述第一目标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的尺寸;分别将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进行距离
‑
高度线性拟合,并计算出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目标和所述第二目标的分类门限;从航迹建立时刻开始,每次航迹关联成功时计算其纵向尺寸并保存其高度测量值;若目标航迹确认成功,则统计其高度测量值大于所述分类门限的数据个数,并判断所述数据个数与预设的航迹确认门限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目标的确认门限;若所述比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目标的确认门限,则统计当前的纵向尺寸连续小于等于历史最大的纵向尺寸的次数,并判断该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当统计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目标完全进入雷达视场并重新统计目标航迹关联成功的次数以判断目标航迹确认是否成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实际场景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分为表示第一目标的第一数据集和表示第二目标的第二数据集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数据D计算目标的高度数据H,其中H=R
×
sin(E)所述目标数据D包括目标的距离数据R和目标的俯仰角度E;将所述高度数据H并入所述目标数据D,并将并入后的所述目标数据D分为第一数据集D1和第二数据集D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将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进行距离
‑
高度线性拟合,并计算出用于区分所述第一目标和所述第二目标的分类门限的步骤包括:对第一数据集D1的距离数据和高度数据进行距离
‑
高度线性拟合,以得到第一目标的高度估计值H
est1
,以及对第二数据集D2的距离数据和高度数据进行距离
‑
高度线性拟合,以得到第二目标的高度估计值H
est2
;计算所述分类门限H
c
,其中,表示的平均值,表示的平均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的高度估计值H
est1
和所述第二目标的高度估计值H
est2
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其中A1=[R1,1],R1表示D1的距离数据,H1表示D1的高度数据;,其中A2=[R2,1],R2表示D2的距离数据,H2表示D2的高度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航迹建立时刻开始,每次航迹关联成功时计算其纵向尺寸并保存其高度测量值的步骤包括:从目标航迹建立时刻开始,统计航迹关联成功次数T
tick
和统计航迹连续关联失败次数T
miss
;
假设航迹起始确认门限为T
s
,航迹起始删除门限为T
f
,在某一时刻,若目标航迹满足T
tick
T
s
,表示目标航迹确认成功;若目标航迹满足T
tick
<T
s
且T
miss
>T
f
,表示目标航迹确认失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目标航迹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航迹建立时刻开始,每次航迹关联成功时计算其纵向尺寸并保存其高度测量值的步骤还包括:从航迹建立时刻开始,若目标航迹关联成功,则根据航迹关联的目标簇的纵坐标,计算其纵向尺寸Y
size
,其中Y
size
=2
×
max{|y
cluster
‑
y
center
|},max{}表示最大值,y
cluster
表示目标簇的纵坐标向量,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雪松,彭佳,谭俊杰,李仕贤,钟仁海,雷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隼眼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