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88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及控制方法,包括:用于对茶叶进行杀青的杀青单元;依次设置的第二冷凝析水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和第二空气预热单元与用于理条的理条单元串联以形成热风闭环回路,用于对理条单元中空气进行冷凝析出水分、过滤和预热;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凝析水单元、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一空气预热单元与用于烘干的烘干单元串联以形成热风闭环回路,用于对烘干单元中的空气进行冷凝析出水分、过滤和预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设计的烘干单元、冷凝析水单元、理条单元以及过滤单元,形成气路闭环便于热风中的水蒸汽冷凝析出液态水,同时去除热风中的碎茶屑,避免反复加热水蒸汽的过程,有利于降低能耗。利于降低能耗。利于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杀青、理条工序是茶叶加工的关键工序。目前主要采用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鲜叶进行杀青作业,采用多槽锅式理条机进行理条做形;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在杀青作业时主要依靠热传导方式进行热量传递,由于茶叶在滚筒中存在一定厚度,与滚筒内壁接触的茶鲜叶杀青质量较好,但位于上层的茶叶则杀青不足,存在杀青不均匀现象。
[0003]目前链板式茶叶烘干设备通常主要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烘干,其热辐射的介质是包含有水蒸汽的空气,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直排放到加工车间内,使得加工车间内的湿度升高,然后经进气口又进入烘干装备,随着烘干的进行,进气自身湿度越来越大,空气与茶叶细胞湿度梯度差越来越小,形成了烘焙初始阶段烘焙热效率较高,后期效率愈发地降低;由于烘焙过程中并未将空气中的水分排出,烘焙过程中除了加热茶叶外,同时在反复加热水蒸汽,显然加热水蒸汽并不是茶叶烘焙过程所必需的,是无用的能量消耗,而且空气湿度过高,会使得成品茶存在水闷味,降低成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及控制方法,通过特定设计的烘干单元、冷凝析水单元、理条单元以及过滤单元,使得整个热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循环,热风中的水蒸汽被冷凝析水单元冷凝析出液态水,使液态水逐步脱离加热系统,被析出液态水的热空气回送到进气口被加热,完成余热回收,减小能耗;并经过滤单元去除热风中残存的碎茶屑,使过滤后的热风重新参与到烘干、理条过程中,避免反复加热水蒸汽的过程,降低能耗;由于整个系统为密闭的系统,并散发到环境中的热量较少,减小了热量损失。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包括:
[0006]杀青单元,设置有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用于对茶叶进行杀青;
[0007]理条单元,设置在杀青单元的出料端,用于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理条;
[0008]依次设置的第二冷凝析水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和第二空气预热单元,通过导风管与理条单元串联以形成供热风循环流通的封闭通道,用于对理条单元中空气进行冷凝析出水分、过滤和预热,并循环至理条单元;
[0009]烘干单元,设置在理条单元的出料端,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烘干;
[0010]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凝析水单元、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一空气预热单元,通过导风管与烘干单元串联以形成供热风循环流通的封闭通道,用于对烘干单元中的空气进行冷凝析出水分、过滤和预热,并循环至烘干单元。
[0011]优选地,所述杀青单元和理条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
包括第一匀叶提升机,用于将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理条单元。
[0012]优选地,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烘干机架,所述烘干机架上端设置有烘干顶盖,所述烘干机架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烘干进料斗,所述烘干顶盖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活门;
[0013]所述烘干顶盖连通有烘干进气管和烘干排气管,所述烘干进气管通过第一导风管与所述第一空气预热单元连接,所述烘干排气管通过第二导风管连接有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通过第三导风管与所述第一冷凝析水单元连接;
[0014]所述烘干机架内还设置有第一传动链和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上设置有第一金属网带,所述第一传动链两端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链传动连接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链上设置有第二金属网带,所述第二传动链两端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二传动链传动连接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
[0015]所述烘干顶盖内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有若干初烘加热管,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网带正上方,第一金属网带上侧的区域为初烘区,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有若干复烘加热管,且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网带正上方,第二金属网带上侧的区域为复烘区。
[0016]优选地,所述烘干顶盖上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工业相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初烘加热管处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复烘加热管处的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初烘后茶叶物料的叶温,水分传感器用于检测初烘后茶叶物料的含水量,工业相机将茶叶物料在烘焙时的外形变化实时采集并将图像信号送给图像处理单元,并结合温度、湿度及外形变化对烘焙程度进行智能判断。
[0017]优选地,理条单元和烘干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第二匀叶提升机,用于将理条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单元。
[0018]优选地,所述理条单元包括理条机架,所述理条机架上端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长U型槽和短U型槽,所述短U型槽内连接有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套设有竖直支撑轴承,所述竖直支撑轴承的顶部滚动连接有往复框架,所述往复框架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其在理条机架上往复位移,所述长U型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有水平限位轴承,所述水平限位轴承套设在竖直连接杆上,所述竖直连接杆与所述往复框架固定连接,往复框架上端设置有理条锅槽,所述理条锅槽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理条进料斗,理条锅槽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理条出料斗;
[0019]所述理条机架上端还设置有理条顶盖,所述理条顶盖连接有理条进气管和理条排气管,所述理条进气管通过第五导风管与第二空气预热单元连接,所述理条排气管通过第六导风管连接有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通过第七导风管与第二冷凝析水单元连接;
[0020]所述理条机架上还设置有热源安装架,所述热源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理条加热管,所述理条加热管位于所述往复框架下方,所述理条加热管下方还设置有初预热风管,所述初预热风管出气端通过第九导风管与第二过滤单元连接,所述初预热风管进气端通过第八导风管与所述第二冷凝析水单元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在第一支承座上并与第一支承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第二支撑轴设置在第二支承座上并与第二支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上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四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偏心转动连接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远离所述驱动盘的一端与往复框架上的连接耳板转动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凝析水单元和所述第二冷凝析水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凝析水单元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下端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部连接有排水阀,所述储水箱上内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储水箱上方还设置有冷凝弯管、冷凝排气管和散热翅片,所述冷凝弯管和冷凝排气管均与所述漏斗连通,所述外壳体还连接有四通进气管,所述四通进气管通过第三导风管与所述第一引风机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杀青单元(1),设置有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01),用于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单元(5),设置在杀青单元(1)的出料端,用于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理条;依次设置的第二冷凝析水单元(9)、第二过滤单元(10)和第二空气预热单元(11),通过导风管与理条单元(5)串联以形成供热风循环流通的封闭通道,用于对理条单元(5)中空气进行冷凝析出水分、过滤和预热,并循环至理条单元(5);烘干单元(3),设置在理条单元(5)的出料端,用于对理条后的茶叶进行烘干;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凝析水单元(6)、第一过滤单元(7)和第一空气预热单元(8),通过导风管与烘干单元(3)串联以形成供热风循环流通的封闭通道,用于对烘干单元(3)中的空气进行冷凝析出水分、过滤和预热,并循环至烘干单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单元(1)和理条单元(5)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单元(2),所述第一输送单元(2)包括第一匀叶提升机(201),用于将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理条单元(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3)包括烘干机架(301),所述烘干机架(301)上端设置有烘干顶盖(302),所述烘干机架(301)上端的左侧设置有烘干进料斗(319),所述烘干顶盖(30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活门(320);所述烘干顶盖(302)连通有烘干进气管(313)和烘干排气管(314),所述烘干进气管(313)通过第一导风管(14)与所述第一空气预热单元(8)连接,所述烘干排气管(314)通过第二导风管(15)连接有第一引风机(12),所述第一引风机(12)通过第三导风管(16)与所述第一冷凝析水单元(6)连接;所述烘干机架(301)内还设置有第一传动链(307)和第二传动链(311),所述第一传动链(307)上设置有第一金属网带(308),所述第一传动链(307)两端套设有第一转轴(303),所述第一转轴(303)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链(307)传动连接的第一链轮(306),所述第一转轴(303)通过第一电机(305)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链(311)上设置有第二金属网带(312),所述第二传动链(311)两端套设有第二转轴(304),所述第二转轴(304)上设置有与第二传动链(311)传动连接的第二链轮(310),所述第二转轴(304)通过第二电机(309)驱动;所述烘干顶盖(302)内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315)和第二安装支架(316),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15)设置有若干初烘加热管(317),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网带(308)正上方,第一金属网带(308)上侧的区域为初烘区,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16)设置有若干复烘加热管(318),且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网带(312)正上方,第二金属网带(312)上侧的区域为复烘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顶盖(302)上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21)、第二温度传感器(322)、红外温度传感器(323)、水分传感器(324)和工业相机(32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1)用于测定初烘加热管(317)处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22)用于测定复烘加热管(318)上方的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323)用于检测初烘后茶叶物料的叶温,水分传感器(324)用于检测初烘后茶叶物料的含水量,工业相机(325)将茶叶物料在烘焙时的外形变化实时采集并将图像信号送给图像处理单元,并结合温度、湿度及外形变化对烘焙程度进行智能判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单元(5)
和烘干单元(3)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单元(4),所述第二输送单元(4)包括第二匀叶提升机(401),用于将理条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单元(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单元(5)包括理条机架(501),所述理条机架(501)上端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长U型槽(502)和短U型槽(503),所述短U型槽(503)内连接有水平连接杆(504),所述水平连接杆(504)套设有竖直支撑轴承(505),所述竖直支撑轴承(505)的顶部滚动连接有往复框架(506),所述往复框架(506)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其在理条机架(501)上往复位移,所述长U型槽(501)的内壁滚动连接有水平限位轴承(507),所述水平限位轴承(507)套设在竖直连接杆(508)上,所述竖直连接杆(508)与所述往复框架(506)固定连接,往复框架(506)上端设置有理条锅槽(509),所述理条锅槽(509)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有理条进料斗(510),理条锅槽(509)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理条出料斗(511);所述理条机架(501)上端还设置有理条顶盖(515),所述理条顶盖(515)连接有理条进气管(516)和理条排气管(517),所述理条进气管(516)通过第五导风管(18)与第二空气预热单元(11)连接,所述理条排气管(517)通过第六导风管(19)连接有第二引风机(13),所述第二引风机(13)通过第七导风管(20)与第二冷凝析水单元(9)连接;所述理条机架(501)上还设置有热源安装架(512),所述热源安装架(512)上设置有若干理条加热管(513),所述理条加热管(513)位于所述往复框架(506)下方,所述理条加热管(513)下方还设置有初预热风管(514),所述初预热风管(514)出气端通过第九导风管(22)与第二过滤单元(10)连接,所述初预热风管(514)进气端通过第八导风管(21)与所述第二冷凝析水单元(9)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网带式杀青理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519)、第一支撑轴(523)和第二支撑轴(524),所述驱动电机(519)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带轮(520),所述第一支撑轴(523)设置在第一支承座(521)上并与第一支承座(5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523)上设置有第二带轮(525)和第三带轮(526),所述第二支撑轴(524)设置在第二支承座(522)上并与第二支承座(522)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方赛弟徐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歙县农友茶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