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俊章专利>正文

强力耐磨液压或机动双向柔体河流地升拦河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48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力耐磨液压或机动双向柔体河流地升拦河坝。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从河槽底部能够根据人们需要自由升高达到蓄水灌溉、航运等目的和自由降至河槽底部能够满足洪水时的泄洪需求,避免两岸和河滩地界遭受洪水灾害的一种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它包括强力耐磨柔性一体拦河坝(1),升降支撑(2)、(3)、(4),升降支撑控制器(5),用于固定坝体(1)的河底设施(6),河底操作巡视通道(7),和进入地下操控系统通道(7)的通道(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与《一种关于彻底治理黄河下游泥沙的方法》中的 河槽底部输沙隧洞联合操作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河流拦河坝大多是先由国外技术引进,或直接由国内外公司设计施工的。如 东北小丰满水电拦河坝(日本),三门峡黄河第一坝(苏联)及小浪底工程。它包括1 地下基础工程;2 河床拦水闸门及发电附属设施;3 坝上提升设备和 动力装置。以上技术设施陈旧,汛期造成河床大量壅水堵塞河道,(如1961年黄河倒灌陕 西渭水,使秦川严重水灾,移民无数。)影响河床泄洪。尤其黄河下游悬河更是无法实施河 坝拦洪蓄水工程。造成汛期泛滥成水灾,早期河水量小成旱灾,尤其滩岸人民守着大河无水 用的状况。加上黄河二级悬河河患,使滩位和两岸人民年复一年,祖祖辈辈饱受黄河水、旱 灾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适用各种类型河流,能快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调节水位和水流方向, 增加自流灌溉体系。尤其是在彻底改善悬河现状解决二级悬河难题上更是无有其他办法可 以替代的水利设施。全面实施黄河下游地升坝工程和河槽底部输沙隧洞工程联合操作控制系统,不但 可以全面彻底解决悬河泥沙历史难题,同时也可以快速解决二级悬河给黄河滩位和大提两 岸所造成的洪涝旱灾隐患。本专利技术无论在任何河道都可实施,不但可以完成自流灌溉体系设计实施,保存大 量的淡水资源,还可完善恢复河道的航运交通设施。只要合理调度,调整河槽水位高度,就 可完成航运,自流灌溉,水产养殖,水产种植,健全黄河大农业体系,增加增强提高黄河滩地 的复种指数。彻底改善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黄河滩地及两岸人民的生活质量和 改善生存环境。当需要泄洪时,起动地升坝及支撑操作系统快速将柔性坝体放落在河槽底部,整 个下游不存在任何壅水设施,顺直宽敞的河槽科学合理的比降将会顺利的将洪水送入大 海。如遇特大洪水,还可同时启动河底输沙隧洞,增加河槽的泄洪能力。分散和降低洪水压 力,确保黄河下游安澜渡汛。升起地升坝,黄河下游IOOOm宽的河槽,4_5m深的河水,将呈水天世界,大提内外 形成的自流灌溉网和黄河大农业体系的逐步形成,恢复或开发新的下游航运体系和生态旅 游的船只在河上穿行,那时的黄河将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欢 呼振奋。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图1是地升坝的侧面工作示意图。(1)(是强力柔性整体密封坝体,横穿整个河流断面。随着支撑(2)、(3)、⑷的升降高度变化来满足我们对河流的需求。(5)是操纵支撑(2)、(3)、(4)的控制器,(6)是柔 性坝体(1)的前后河底固定装置。(7)是地升坝的地下操作通道,(8)是工作人员由地面进 入地下的操作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河流需要泄洪时,降下(2)、(3)、(4)支撑,让坝体⑴平 放在河槽底部泄洪,当河流需要蓄水保持河面深度时,操纵升降装置使坝体(1)升到所需 水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地升坝的横断面示意图。表示不同水位地升坝状况及工作人员由地 面通道(8)进入地下工作通道(7)通过操控器(5)操控(2)、(3)、(4)支撑的高度,达到升 降坝体1的所需高度。图2是本专利技术地升坝的侧视升高坝体⑴示意图。达到拦河蓄水目的。图3是本专利技术地升坝的侧视降低坝体⑴示意图。达到泄洪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工作人员通过通道(8)从地面进入地下工作通道(7),通过对控制器(5) 的操作,完成升降作业。达到蓄水灌溉和泄洪免灾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的能从河槽底部自由升降的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其特征在于地升柔性拦河坝体(1)是固定在河槽底部相距适当距离和适当河槽深度的地基上(6)的位置,并有一定的固定和保护装置。并和地上通道(8)相连。由通道(8)进入地下通道(7)进行操作控制和巡视工作。强力耐磨柔性坝体(1)的升降依靠液压或机动双向动力支撑(2)、(3)、(4)及支撑控制器(5)的操作来完成坝体的蓄水,灌溉航运和泄洪消灾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其特征在于它的坝体1是固定在河槽两 岸和底部适当距离和适当深度的基础(6)上的并加有固定保护装置的组合整体设施。并与 河槽两岸整体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其特征在于它的升降是依靠液压或机动 双向动力支撑(2)、(3)、(4)及制程控制器(5)的操作来完成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其特征在于升降调控系统由常规的地上 操作转为地下操控。由通道(8)进入地下坝体操控通道(7)进行坝体升降控制及巡视整体 工作情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其特征在于他的整个坝体基础和河底输 沙隧洞基础整体相连,这样加强了河底工程的牢固整体性。为彻底改善悬河及解决二级悬 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力耐磨液压或机动双向柔体河流地升拦河坝。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从河槽底部能够根据人们需要自由升高达到蓄水灌溉、航运等目的和自由降至河槽底部能够满足洪水时的泄洪需求,避免两岸和河滩地界遭受洪水灾害的一种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它包括强力耐磨柔性一体拦河坝(1),升降支撑(2)、(3)、(4),升降支撑控制器(5),用于固定坝体(1)的河底设施(6),河底操作巡视通道(7),和进入地下操控系统通道(7)的通道(8)。文档编号E02B7/20GK101892653SQ200910142838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泥沙翁 申请人:王俊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能从河槽底部自由升降的强力耐磨柔性拦河坝,其特征在于:地升柔性拦河坝体(1)是固定在河槽底部相距适当距离和适当河槽深度的地基上(6)的位置,并有一定的固定和保护装置。并和地上通道(8)相连。由通道(8)进入地下通道(7)进行操作控制和巡视工作。  强力耐磨柔性坝体(1)的升降依靠液压或机动双向动力支撑(2)、(3)、(4)及支撑控制器(5)的操作来完成坝体的蓄水,灌溉航运和泄洪消灾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泥沙翁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