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路基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修建在山区的道路,为了防止山水和土体中的积水进入到路面冲涮路面,会在道路靠近边坡的一侧修建排水沟(或者称为排水渠),利用排水沟将山水和积水及时排除,为了防止杂物(例如山体上掉落的落石、树叶、树枝)进入到排水沟中,基本上都会在排水沟上配设水子(排水沟盖板、雨篦子),例如在排水沟的上面,排水沟的进水口位置设置水子。
[0003]在排水沟上配设水子的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但是山区道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加上当山区进入雨季的时候,水流量较大同时夹杂着大量杂物而堵塞排水沟盖板,从而使得排水沟失去正常排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通过在排水沟配设的排水沟盖板容易堵塞而失去排水作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基于山区原貌进行结构改造,既能够保持山区自身原貌,同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山体自然形成的流水沟开挖的山体排水沟和沿着路基开挖的路基排水沟,所述山体排水沟与路基排水沟相互连通;所述山体排水沟内安装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安装有安装有轴承座,所述外套管内经轴承座安装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在轴承座的作用下能够在外套管内进行转动,所述山体排水沟的上顶部覆盖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由钢筋笼和填充在钢筋笼内的砾石构成,所述砾石至少包括第一砾石层和第二砾石层,所述第二砾石层位于第一砾石层的外围,所述第二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大于第一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经安装杆安装在外套管内,所述轴承座内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围均匀分布有多个过滤筛板,所述外套管的下段内壁上安装有溢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排水沟包括上排水沟和下排水沟,所述上排水沟与外套管相互适配,所述下排水沟开设在外套管的正下方,所述外套管上对应于下排水沟的位置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山体排水沟下段的两侧分别配设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包括横向排污通道和竖向排污通道,所述竖向排污通道分别布置在山体排水沟的左右两侧,所述横向排污通道用于将竖向排污通道和下排水沟相互连通并且所述横向排污通道最上端的高度低于溢流板上端的高度;所述竖向排污通道上开设有排污口和溢流口,所述排污口配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盖;所述溢流口开设的位置高于溢流板上端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或者山体排水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挡堰,所述挡堰由混凝土就浇筑而成或者由砾石堆积而成,所述挡堰顶部的高度大于过滤层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堰呈弧形布置,并且挡堰的弧口朝向下设置,位于最下方的挡堰的两端朝向竖向排污通道的方向进行延伸。6.一种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山区原貌的立体排水系统,基于该立体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1)沿着山体自然形成的流水沟进行开挖形成山体排水沟,其中,山体排水沟包括上排水沟和下排水沟,下排水沟位于上排水沟的正下方,上排水沟用于安装外套管;(2)沿着山体排水沟下段的左右两侧开挖横向通道和竖向孔,横向通道用于埋设横向排污通道,竖向孔用于埋设竖向排污通道,横向通道的一端与下排水沟相互连通,横向通道的另一端与竖向孔相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赵阳,王华震,何蕃民,陈亮辉,霍铮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