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立体绿化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64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立体绿化幕,包括幕墙基层、蓄水池以及盆栽展示机构。蓄水池设置在幕墙基层的底部。盆栽展示机构包括伸缩控制组件、自走式控制组件和栽种盆。伸缩控制组件包括多段式电动伸缩杆、弧形连杆、转动控制座和连接支架。自走式控制组件包括U型支架、U型连接架、滚轮支架和转动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展示模式可调节栽种组件作为形成立体幕墙的植物栽种结构,植物种植在展示模式可调节栽种组件的栽种盆中,通过伸缩控制支架和自走式控制机构能够对栽种盆的位置进行灵活的调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绿化幕的浇水方式与现有技术有较大区别,结合幕墙轮转式的结构设计,无需额外动力即可实现盆栽的浇水。即可实现盆栽的浇水。即可实现盆栽的浇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立体绿化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化幕墙
,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立体绿化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房屋的密集度也越来越高,城市环境的绿化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在有限的空地上,最大限度地栽培有利于城市环境美化的植物,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师研究的新课题,通过绿化幕墙在空间不足的区域提供绿化效果是一种常用的绿化设施,现在绿化幕墙主要是采用平面幕墙板形式,并在幕墙下边设置种植植被的培土槽,安装在外墙面上,平时通过事先固定安装好的灌溉管道通过自来水进行灌溉。
[0003]初期的绿化幕墙主要是在幕墙表面安装植物支撑架,进行绿化。在幕墙外表面悬挑支撑架,设置种植槽,再进行植物种植,喷淋系统主要采用独立的喷淋方法。绿化幕墙主要为固定式结构,缺少调节功能,观赏效果比较单一。
[0004]为了丰富绿化幕墙的可调节性以及观赏效果,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新式绿化幕墙,例如参考文献1和2中记载的绿化幕墙。
[0005]参考文献1:专利公开号为CN110663395A的中国专利文献。
[0006]参考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立体绿化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幕墙基层(1)、蓄水池(3)以及盆栽展示机构;所述蓄水池(3)设置在幕墙基层(1)的底部;所述盆栽展示机构包括伸缩控制组件(4)、自走式控制组件(5)和栽种盆(6);所述伸缩控制组件包括多段式电动伸缩杆(401)、弧形连杆(402)、转动控制座(403)和连接支架(404),所述电动伸缩杆(401)的尾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幕墙基层(1)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控制座(403)通过所述弧形连杆(402)固定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上,所述连接支架(404)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转动控制座(403)上,所述转动控制座(403)内置电机,所述连接支架(404)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多段式电动伸缩杆(401)对弧形连杆(402)、转动控制座(403)和连接支架(404)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伸缩控制组件还包括环形框架(405),所述环形框架(405)的顶部内侧壁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404)的顶部,所述环形框架(405)的外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齿轮槽(406),所述环形框架(405)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407);所述自走式控制组件(5)包括U型支架(501)、U型连接架(502)、滚轮支架(503)和转动滚轮(504),所述U型支架(501)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U型连接架(502),所述滚轮支架(503)通过U型连接架(502)与U型支架(501)相连接,所述转动滚轮(504)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503)上,所述转动滚轮(504)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407)内,通过U型支架(501)、U型连接架(502)和滚轮支架(503),使两侧的转动滚轮(504)能够分别卡入环形框架(405)的前后两侧壁上的滑动槽(407)内;所述自走式控制组件(5)还包括驱动电机(505)和齿轮条(506),所述驱动电机(505)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501)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条(506)与驱动电机(50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U型支架(501)通过两侧支臂(507)与栽种盆(6)连接,支臂(507)的一端与U型支架(501)固定连接,支臂(507)的另一端与栽种盆(6)的侧壁铰接,所述齿轮条(506)啮合安装在所述齿轮槽(406)内,通过驱动电机(505)的开启控制齿轮条(506)转动,进而使得齿轮条(506)能够通过齿轮槽(406)的相互作用下在环形框架(405)上移动;所述栽种盆(6)的底部设置有淋水盒(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震张忠邢立振王毅萌王泽垄杨景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重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