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30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其包括成品铜管,所述成品铜管的形状为U型,所述成品铜管的弧形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直角板,两个直角板沿成品铜管圆形截面方向呈圆周对称状态,直角板的一个直角边水平,并且该直角边上竖直滑动穿插有第一滑板;通过在横向和纵向方向对成品铜管的弧形位置的变形量是否满足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并且由于直角板沿成品铜管弧形轨迹移动,因此可实现对成品铜管变形位置的全面检测工作,有效简化了检测方式,提高检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全面检测和自动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检测精度。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检测精度。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铜管的加工可以通过压制或拉制成型,铜管本身具备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其是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
[0003]铜管在成品加工时,一般需要将其弯折成弧形,如图1中的成品铜管所示,由于铜管弯折时,其截面形状容易发生形变,即弯曲位置的铜管的形状由圆形变成椭圆形,铜管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铜管的变形量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铜管具有较好的流通性,而现有的检测方式是由工人借助于卡尺对铜管弯曲位置的宽度进行多次测量,此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检测速度慢,影响车间生产效率,同时其误差较大,检测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成品铜管,所述成品铜管的形状为U型,所述成品铜管的弧形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直角板,两个直角板沿成品铜管圆形截面方向呈圆周对称状态,直角板的一个直角边水平,并且该直角边上竖直滑动穿插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一端靠近成品铜管,第一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板簧和第一压力计,第一板簧与直角板连接,第一压力计与直角板接触,直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竖直,并且该直角边上水平滑动穿插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一端朝向直角板并且第二滑板端部设有弓形架,弓形架内转动设有滚轮,第二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力计和第二板簧,第二板簧与直角板连接,第二压力计与直角板分离。
[0006]优选的,还包括两个立板,成品铜管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立板的侧壁上,立板上设置有托柱,并且立板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开口朝下,导向槽内部前后两侧均滑动设有压柱。
[0007]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在水平方向贯穿立板,所述托柱穿过立板并相对滑动;立板的侧壁上倾斜转动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与成品铜管位于立板的左右两侧,第一气缸的顶部伸出端设有直角架,并且直角架与第一气缸转动连接,直角架的一直角边竖直,并且在竖直直角边上竖向滑动设有第一滑块,直角架的另一直角边水平,并且水平直角边的端部与立板的外侧壁抵接,托柱的端部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滑块与立板之间连接有第三板簧,直角架的前后侧壁上均倾斜转动设有斜臂,压柱的端部与斜臂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立板朝向所述成品铜管的侧壁上设有托板,托板的外端设有托槽板,托槽板顶部与成品铜管底部接触。
[0009]优选的,还包括支撑座,支撑座顶部转动设有转盘,支撑座的侧壁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与转盘传动连接;转盘上设置有支撑架结构,所述支撑架结构与两个直角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结构包括安装在转盘外壁上的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上水平滑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一个直角板固定连接,所述转盘顶部水平滑动设有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滑动方向沿转盘的径线方向,第二支撑臂与另一个直角板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滑块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与转盘之间均通过卡锁结构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直角板由竖直状态的固定板和水平状态的移动板组成,移动板竖向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且固定板与移动板通过相同结构的卡锁结构连接;其中第一滑板滑动安装在移动板上,第二滑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上。
[0012]优选的,还包括底座,底座前后两侧均横向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两个第三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架,并且连接架滑动穿过支撑座,支撑座底部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底部伸出端设有防滑板;所述立板底部纵向滑动安装在底座上,并且立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相同结构的卡锁结构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横向和纵向方向对成品铜管的弧形位置的变形量是否满足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并且由于直角板沿成品铜管弧形轨迹移动,因此可实现对成品铜管变形位置的全面检测工作,有效简化了检测方式,提高检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全面检测和自动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除成品铜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连接架及其上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直角板及其上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立板及其上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立板后侧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成品铜管;2、直角板;3、第一滑板;4、第一板簧;5、第一压力计;6、第二滑板;7、弓形架;8、滚轮;9、第二压力计;10、第二板簧;11、立板;12、托柱;13、导向槽;14、压柱;15、第一气缸;16、直角架;17、第一滑块;18、第三板簧;19、斜臂;20、托板;21、托槽板;22、支撑座;23、转盘;24、电机;25、传动轮;26、第一支撑臂;27、第二滑块;28、第二支撑臂;29、固定板;30、移动板;31、底座;32、第三滑块;33、连接架;34、第二气缸;35、防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成品铜管1,所述成品铜管1的形状为U型,所述成品铜管1的弧形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直角板2,两个直角板2沿成品铜管1圆形截面方向呈圆周对称状态,直角板2的一个直角边水平,并且该直角边上竖直滑动穿插有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的一端靠近成品铜管1,第一滑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板簧4和第一压力计5,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品铜管(1),所述成品铜管(1)的形状为U型,所述成品铜管(1)的弧形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直角板(2),两个直角板(2)沿成品铜管(1)圆形截面方向呈圆周对称状态,直角板(2)的一个直角边水平,并且该直角边上竖直滑动穿插有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的一端靠近成品铜管(1),第一滑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板簧(4)和第一压力计(5),第一板簧(4)与直角板(2)连接,第一压力计(5)与直角板(2)接触,直角板(2)的另一直角边竖直,并且该直角边上水平滑动穿插有第二滑板(6),第二滑板(6)的一端朝向直角板(2)并且第二滑板(6)端部设有弓形架(7),弓形架(7)内转动设有滚轮(8),第二滑板(6)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力计(9)和第二板簧(10),第二板簧(10)与直角板(2)连接,第二压力计(9)与直角板(2)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立板(11),成品铜管(1)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立板(11)的侧壁上,立板(11)上设置有托柱(12),并且立板(11)上开设有导向槽(13),导向槽(13)的开口朝下,导向槽(13)内部前后两侧均滑动设有压柱(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铜管成品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3)在水平方向贯穿立板(11),所述托柱(12)穿过立板(11)并相对滑动;立板(11)的侧壁上倾斜转动设有第一气缸(15),第一气缸(15)与成品铜管(1)位于立板(11)的左右两侧,第一气缸(15)的顶部伸出端设有直角架(16),并且直角架(16)与第一气缸(15)转动连接,直角架(16)的一直角边竖直,并且在竖直直角边上竖向滑动设有第一滑块(17),直角架(16)的另一直角边水平,并且水平直角边的端部与立板(11)的外侧壁抵接,托柱(12)的端部与第一滑块(17)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7)与立板(11)之间连接有第三板簧(18),直角架(16)的前后侧壁上均倾斜转动设有斜臂(19),压柱(14)的端部与斜臂(19)固定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来刘昆田利杰李辉葛会见张杰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润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