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972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制冷剂进口管、管箱、换热管束和制冷剂出口管,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设置在制冷剂进口管和换热管束之间,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沿制冷剂流动方向依次包含分配器进管和节流孔板,所述分配器进管的一个端面是敞开的,用于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管相连通,另一端面是封闭的且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所述节流孔板设置为距所述分配器进管的封闭端面有一定距离,所述节流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这种制冷剂分配器能使制冷剂在蒸发器的各换热管之间均匀分配,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分配装置,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应用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 剂分配器。
技术介绍
图1所示的为一常用的热泵空调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下列部件蒸发器1,及气液 分离器2、压缩机3、管路4、四通换向阀5、分流头6、风扇7、冷凝器8、热力膨胀阀9及其感 温包10和干燥过滤器11。当机组运行在制冷工况时,由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管路4和 四通换向阀5后进入冷凝器8,在冷凝器8中制冷剂与室外进行热交换后变成高温高压制冷 剂液体,经热力膨胀阀9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进入干燥过滤器11,然后进入 蒸发器1。在蒸发器1中进行换热,再通过管道经四通换向阀5和气液分离器2后进入压缩 机3的吸气口,在压缩机3中进行压缩,再次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热力循环。热力膨胀阀9的感温包10是用于通过测试低温低压气体的过热度来调节热 力膨胀阀9的开度。通常,进入蒸发器1中的制冷剂状态为气液两相,由于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 具有不同的密度,因此难以实现均勻充分的混合。制冷剂能否在蒸发器1的各换热管之间 进行均勻的分配,成为决定并制约蒸发器1及机组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 换热效率,需要一种能用于制冷系统中以实现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均勻分配的制冷剂分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这种 制冷剂分配器能使制冷剂在蒸发器的各换热管之间均勻分配,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 率。所述蒸发器包括制冷剂进口管、管箱、换热管束和制冷剂出口管,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 设置在制冷剂进口管和换热管束之间,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沿制冷剂流动方向依次包含分 配器进管和节流孔板,所述分配器进管的一个端面是敞开的,用于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管相 连通,另一端面是封闭的且其上均勻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所述节流孔板设置为距所述分 配器进管的封闭端面有一定距离,所述节流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分配器进管沿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均勻地设置有多个 第三开孔或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节流孔板包括一具有中心对称形状的平板,所述 平板的对称中心与分配器进管沿轴线方向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平板通过支撑脚连接到所述管箱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平板向着所述管箱的第一侧凹陷弯曲,与水平线 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的范围可以在5° -15°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沿所述平板的长度方向上在所述平板的面对管箱的一 侧上设置多个平行的或以对称中心呈放射状的开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开孔既可以均勻分布在所述节流孔板上,也 可以非均勻分布在所述节流孔板上。在非均勻分布的情况下,在正对着制冷剂进口管且与 进口管内径大小近似相等的范围内分布的开孔数量较其余范围内分布的开孔数量更少且 孔径更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管箱具有侧壁壳体,并设置有分层隔板和制冷剂 挡板,将所述节流孔板设置在由分层隔板、制冷剂挡板及管箱的侧壁壳体所围成的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开孔的直径大小可以是4-8mm,而第二开孔的 内径小于所述换热管束的换热管的内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发 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制冷系统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制冷剂分配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3中的制冷剂分配器进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制冷剂分配器进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图3中制冷剂分配器的节流孔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3中制冷剂分配器的节流孔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 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 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 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更为详尽的说明。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2所示,蒸发器1包括桶体1_1、进口水管1_2和出口水管1_3、换热管束1_4、制冷 剂分配器1_5、管箱1_6、制冷剂出口管1_7及制冷剂进口管1_8。制冷剂分配器1_5设置在 制冷剂进口管1_8和换热管束1_4之间。由图1所示的膨胀阀9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 经蒸发器1的制冷剂进口管1_8进入蒸发器1,再经制冷剂分配器1_5均勻地分配到第一流 程1_9区域中的换热管束1_4中。在该实施例中,蒸发器1的管箱1_6是圆形的板状结构。 制冷剂通过设置在管箱1_6 —侧上的制冷剂进口管1_8进入到和所述管箱1_6另一侧相对 的换热管束1_4中。图3为图2中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放大图。如图3所示,制冷剂分配器1_5沿4制冷剂流动方向依次包含分配器进管1_52和节流孔板1_51。分配器进管1_52设置在管箱 1_6的第一侧1_61上并与制冷剂进口管1_8相连通。该第一侧1_61与制冷剂进口管1_8 所在的第二侧1_62相对。所述节流孔板1_51包括平板和支撑脚,所述平板的形状可以是 呈中心对称的形状,例如矩形,也可以是半月形等其他形状,并通过支撑脚连接在管箱1_6 上与制冷剂进口管1_8所在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平板的对称中心与分配器进管1_52沿 轴线方向的中心线重合且距分配器进管1_52的端面有一定距离,具有节流和防冲的作用。图4为图3中所示的分配器进管1_5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 示,该进管1_521的内直径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进口管1_8的内直径相等以便与后者相连 接。进管1_521与制冷剂进口管1_8相接的一个端面是敞开的,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面是封 闭的,在该封闭的端面上沿中心对称地开有若干第一开孔1_5212,该第一开孔1_5212的直 径大小例如可以为4-8mm。该多个第一开孔1_5212可防止制冷剂直接冲击图3所示的节流 孔板1_51,起到缓冲制冷剂的作用,避免使得与其距离最短的换热管束1_4分配的制冷剂 较多。在进管1_521沿长度方向的侧壁上等角度地均勻开有等长、等高的若干开口 1_5211。 开口 1_5211的作用有两方面1)降低由于进口管截面变小,过多地增加制冷剂流经该装置 时产生的压力损失,2)制冷剂可从该开口处均勻分散开。图5为图3中所示的分配器进管1_5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 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进管1_522的内直径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进口管1_8的内直径相等 以便与后者相连接。进管1_522与制冷剂进口管1_8相接的一端是敞开的,与之相对的另 一端面是封闭的,在该封闭的端面上沿中心对称地开有若干第一开孔1_5222。该多个第一 开孔1_5222可防止制冷剂直接冲击图3所示的节流孔板1_51,起到缓冲制冷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1;2)的制冷剂分配器(1_5;2_5),所述蒸发器(1;2)包括制冷剂进口管(1_8;2_8)、管箱(1_6;2_6)、换热管束(1_4;2_4)和制冷剂出口管(1_7;2_7),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1_5;2_5)设置在制冷剂进口管(1_8;2_8)和换热管束(1_4;2_4)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1_5;2_5)沿制冷剂流动方向依次包含分配器进管(1_52;2_52)和节流孔板(1_51;2_51),所述分配器进管(1_52;2_52)的一个端面是敞开的,用于与所述制冷剂进口管(1_8;2_8)相连通,另一端面是封闭的且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1_5212;1_5222);所述节流孔板设置为距所述分配器进管的封闭端面有一定距离,所述节流孔板(1_51;2_5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1_51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能苏秀平丁汉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