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迁移特性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70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迁移特性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属于呼吸粉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开启高压电源,调整电压给粉尘荷电分离装置供电,使上下极板间形成稳定电场;S2:加入待分离粉尘,打开定量发尘器,将粉尘喷入环境试验舱内;S3:调节采样泵流量,开启采样泵,将舱内粉尘抽入到粉尘荷电分离装置中,实现粉尘的分离带试验;S4:根据BMRC曲线的肺部沉积率,在下极板上按照不同粒径粉尘的沉积率收集被荷电分离的粉尘,实现呼吸性粉尘的荷电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呼吸性粉尘的有效在线分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迁移特性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呼吸粉尘
,涉及一种基于电迁移特性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人在粉尘作业场所长时间吸入呼吸性粉尘会引发尘肺病。为了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开展呼吸性粉尘的精准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而分离是呼吸性粉尘监测的前提,需要对其进行研究。
[0003]目前,呼吸性粉尘分离主要方法有平板冲击式、陶析式和旋风分离式等三种。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平板冲击式分离器需要定时更换硅胶油或粘着剂;水平淘析式为重力沉降分离,受放置位置和朝向影响大,长时间或大浓度环境使用二次扬尘产生误差明显;旋风分离器虽可长时间使用,但需要不断的维护和清洁,分离器本身结构尺寸依存紧密,各因素对分离效能影响尚不清楚。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来解决现有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中需要定时更换、清理,且会产生二次扬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迁移特性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实现对呼吸性粉尘的有效在线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迁移特性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开启高压电源,调整电压给粉尘荷电分离装置供电,使上下极板间形成稳定电场;S2:加入待分离粉尘,打开定量发尘器,将粉尘喷入环境试验舱内;S3:调节采样泵流量,开启采样泵,将舱内粉尘抽入到粉尘荷电分离装置中,实现粉尘的分离带试验;S4:根据BMRC曲线的肺部沉积率,在下极板上按照不同粒径粉尘的沉积率收集被荷电分离的粉尘,实现呼吸性粉尘的荷电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粉尘荷电分离装置包括上下极板和中间框架,在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开孔接入绝缘胶管用于吸入粉尘和排出大粒径粉尘;所述上下极板采用有利于形成均匀电场的金属材料;所述中间框架采用绝缘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实现粉尘的分离带试验的装置包括定量发尘器、高压电源、粉尘荷电分离装置、过滤器、采样泵和环境实验舱;所述粉尘荷电分离装置、过滤器、采样泵安装在环境实验舱内;所述定量发尘器与粉尘荷电分离装置连接,将待分离粉尘喷入环境试验舱内;所述过滤器与粉尘荷电分离装置出口连接;所述采样泵与过滤器连接,用于控制通过过滤器的粉尘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性粉尘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实现粉尘的分离带试验,具体包括:在环境试验舱内,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政李德文刘国庆吴付祥惠立锋陈涛张强焦敏邓勤李征真罗小博王宇廷李彦筑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