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50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炉组,每个炉组由落料装置、存料区、干馏区、冷却区和排料装置组成;干馏区由三角砖、U型结构砖、支撑拱、拱脚下档、上升通道隔墙和硅砖组成。其有益效果是:该发明专利技术的干馏空间与换热气体通道分开设置,减少了换热气体对干馏过程的影响,提高了干馏过程的稳定性,高温干馏气通过U型结构砖侧面的干馏气通道敞开式进入干馏空间,增加了与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干馏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干馏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煤炭储备和广泛的分布,其中华北北部等地是低阶煤的主产区,储量相对较大。低阶煤原料具有热值高、灰分低、含硫量低等特点,可作为生产高端碳材料的首选原料。综合利用低阶煤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业内各方正在努力探索采用中低温干馏技术对低阶煤进行干馏生产的兰炭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煤炭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0003]目前,现有的内热式干馏炉的干馏段通常采用中空隔墙间隔排布,隔墙与隔墙之间为干馏空间,隔墙的两侧墙体上布置多层供气孔,将高温干馏气供入隔墙内部,通过多层供气孔供出的高温干馏气与自上而下的煤料接触实现干馏煤的目的。落料空间汇集了自上而下的煤料、侧面来的高温干馏气和自下而上的换热气体混合增加了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换热的复杂程度,导致生产稳定性差,严重影响着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干馏空间与换热气体通道分开设置,减少了换热气体对干馏过程的影响,提高了干馏过程的稳定性,高温干馏气通过U型结构砖侧面的干馏气通道敞开式进入干馏空间,增加了与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干馏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炉组,每个炉组由落料装置、存料区、干馏区、冷却区和排料装置组成;干馏区由三角砖、U型结构砖、支撑拱、拱脚下档、上升通道隔墙和硅砖组成,其中支撑拱为若干个,长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布置,靠近硅砖的支撑拱通过拱脚下档与硅砖粘接连接,中间的支撑拱两个一组通过拱脚下档咬合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拱之间为落料空间;上升通道隔墙为若干个,沿着相邻的两个支撑拱的外沿设置,上升通道隔墙与硅砖之间以及两个上升通道隔墙之间为换热气体上升通道;U型结构砖由侧壁和中间壁组成,其中侧壁为两个,平行设置并与中间壁垂直连接为一体;U型结构砖为若干块,两块U型结构砖为一组,其中的侧壁端相对粘接连接、中间壁端分别与上升通道隔墙粘接连接,若干组U型结构砖沿着支撑拱长度方向铺设成一层,若干层成组的U型结构砖的侧壁之间的空间为干馏空间;三角砖设置在换热气体通道的上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干馏区由分隔墙分为两个腔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U型结构砖的中间壁为直角梯形结构,斜腰边向两个侧壁倾斜,中间壁的下部设有贯通的干馏气通道。
[0009]进一步的,该专利技术干馏炉为多层耐材砌筑而成,四周的端墙由内至外分别为硅砖、
粘土层和沙土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端墙上设有与U型结构砖上干馏气通道连通的供气通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换热气体上升通道与干馏空间分开设置,减少了换热气体对干馏过程的影响,提高了干馏过程的稳定性;
[0013]2)换热气体从冷却区进入穿过煤层直至干馏炉的顶部,在干馏区可减少换热气体上行的阻力,降低了换热气体供入的压力;
[0014]3)高温干馏气通过U型结构砖侧面的干馏气通道敞开式进入干馏空间,增加了与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干馏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之干馏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的A

A剖面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4是图2中的B

B剖面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之干馏区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之U型结构砖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图中:11

落料装置 12

存料区 14

冷却区 15

冷却区供气通道 16

排料装置 21

干馏区 22

三角砖 23

干馏空间24

U型结构砖 25

落料空间26

换热气体上升通道 27

支撑拱 28

拱脚下挡 29

供气通道 30

上升通道隔墙 31

硅砖 32

粘土层 33

沙土层 34

分隔墙 41

侧壁 42

中间壁43

干馏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水平”、“垂直”、“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6]见图1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炉组,每个炉组由落料装置11、存料区12、干馏区21、冷却区14和排料装置16组成(见图1所示);干馏区21由三角砖22、U型结构砖24、支撑拱27、拱脚下档28、上升通道隔墙30和硅砖31组成(见图2),其中支撑拱27为若干个,长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布置,靠近硅砖31的支撑拱27通过拱脚下档28与硅砖31粘接连接,中间的支撑拱27两个一组通过拱脚下档28咬合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拱27之间为落料空间25;上升通道隔墙30为若干个,沿着相邻的两
个支撑拱27的外沿设置,上升通道隔墙30与硅砖31之间以及两个上升通道隔墙30之间为换热气体上升通道26;U型结构砖24由侧壁41和中间壁42组成,其中侧壁41为两个,平行设置并与中间壁42垂直连接为一体;U型结构砖24为若干块,两块U型结构砖24为一组,其中的侧壁端41相对粘接连接、中间壁42端分别与上升通道隔墙30粘接连接,若干组U型结构砖24沿着支撑拱27长度方向铺设成一层,垂直向上若干层成组的U型结构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炉组,每个炉组由落料装置、存料区、干馏区、冷却区和排料装置组成;干馏区由三角砖、U型结构砖、支撑拱、拱脚下档、上升通道隔墙和硅砖组成,其中支撑拱为若干个,长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布置,靠近硅砖的支撑拱通过拱脚下档与硅砖粘接连接,中间的支撑拱两个一组通过拱脚下档咬合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拱之间为落料空间;上升通道隔墙为若干个,沿着相邻的两个支撑拱的外沿设置,上升通道隔墙与硅砖之间以及两个上升通道隔墙之间为换热气体上升通道;U型结构砖由侧壁和中间壁组成,其中侧壁为两个,平行设置并与中间壁垂直连接为一体;U型结构砖为若干块,两块U型结构砖为一组,其中的侧壁端相对粘接连接、中间壁端分别与上升通道隔墙粘接连接,若干组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传松刘洪春杨俊峰肖建生刘承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