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44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第一钢平台基础:在水中插打钢管桩作为第一立柱,在第一立柱之间安装第一横联系;在所述第一立柱顶部之间沿横向安装第一分配梁,在所述第一分配梁顶部之间沿纵向安装第一纵梁;在所述第一纵梁顶部沿横向安装第一横梁;S2.在第一横联系上面安装循环池和沉淀池;S3.在第一横梁顶部安装第一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在施工平台上合理的设置泥浆池,能减少对河道的占用,且能满足钻孔桩施工的泥浆循环要求。的泥浆循环要求。的泥浆循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中施工
,尤其是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中钻孔桩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扩孔、塌孔、缩颈等现象,保持孔壁稳定,往往需要在钻孔过程中压入泥浆,而由于从桩孔内抽出的泥浆夹带有孔底钻渣,因此不能直接回用,导致在施工现场需要配备泥浆池进行泥浆循环。泥浆池的设置目前是最难处理的,目前较多的是采用两种方式:(1)采用钢护筒作为泥浆池,如CN113404450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深水桩基泥浆循环施工系统及循环施工方法”,公开了泥浆循环施工系统包括:第一桩基钢护筒,所述第一桩基钢护筒的上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桩基钢护筒相邻设置的第二桩基钢护筒,所述第二桩基钢护筒的上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口;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泥浆过滤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桩基钢护筒和所述第二桩基钢护筒之间交替泵浆的泥浆泵组件,所述泥浆泵组件包括泥浆泵本体、与所述泥浆泵本体连接的泵送管。该专利技术以第二桩基钢护筒作为循环池使用,如此设置泥浆池节约了空间,但由于钢护筒体积较小,难以完全满足泥浆池的泥浆流量,导致循浆效果不理想,工期较长,且由于循环池沉入河床较深,钢护筒底部形成的泥浆、钻渣难以彻底清除,会对河床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泥浆池设置在施工平台上,目前泥浆池普遍为矩形的整体钢结构形式,占用空间大、运输不便,对河道影通航响大,施工成本高。因此,研究一种能减少河道占用的、且能够合理的施工设置泥浆池满足泥浆循环要求的水中施工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施工平台上合理的设置泥浆池,能减少对河道的占用,且能满足钻孔桩施工的泥浆循环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第一钢平台基础:在水中插打钢管桩作为第一立柱,在第一立柱之间安装第一横联系,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横联系围成立方体型;在所述第一立柱顶部之间沿横向安装第一分配梁,所述第一分配梁与所述第一立柱垂直;在所述第一分配梁顶部之间沿纵向安装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分配梁垂直;在所述第一纵梁顶部沿横向安装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纵梁垂直;S2.安装循环池和沉淀池:所述循环池和所述沉淀池均采用装配式泥浆池,放置于所述第一横联系上面,所述装配式泥浆池中泥浆池本体的高度低于第一纵梁;所述循环池和所述沉淀池的上部之间安装泥浆池循环管或泥浆溜槽使其连通;
S3.安装第一面板:在第一横梁顶部安装第一面板,第一面板预留对钻孔桩进行施工的空位,其中,第一面板包括装配式面板和固定式面板,所述循环池和所述沉淀池上方对应安装所述第一面板的区域位置处设置为装配式面板,剩余区域位置处为固定式面板,固定式面板与所述第一横梁焊接在一起,装配式面板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钢平台的安装步骤:在水中插打钢管桩作为第二立柱,在第二立柱之间安装第二横联系,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二横联系围成立方体型;在所述第二立柱顶部之间沿纵向安装第二分配梁,所述第二分配梁与所述第二立柱垂直;在所述第二分配梁顶部之间沿横向安装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分配梁垂直;在所述第二纵梁顶部沿纵向安装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垂直,在所述第二纵梁上面安装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钢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拼接在一起;第二钢平台的安装步骤在步骤S1之前,或在步骤S1/步骤S2/步骤S3之后,或与步骤S1/步骤S2/步骤S3同时进行。
[0006]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面板通过U型螺栓、垫片和螺母连接,所述装配式面板竖向穿设有通孔,所述U型螺栓两端穿过所述装配式面板的通孔,所述垫片从下面插入U型螺栓的两端且卡在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下面,螺母拧入所述U型螺栓的两端实现所述装配式面板的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泥浆池包括底模、侧模、搅拌系统和止浆机构,其中:所述底模呈圆形;所述侧模至少包括两个侧模单元,侧模单元横向拼接在一起围成圆筒形,底部与所述底模连接形成泥浆池本体;所述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机和搅拌支撑机构;所述止浆机构包括止浆板、止浆封板和止浆加劲板,所述止浆板呈环形,下面与所述底模连接,外径与所述侧模的内径相匹配,内壁间隔设置有多块三角形的止浆加劲板,所述止浆加劲板的下面与所述底模连接,内侧面与环形的止浆封板连接,所述止浆封板遮挡住止浆加劲板、止浆板与底模围成的空间;步骤S2具体包括:将底模与所述止浆机构连接,放置于所述第一横联系上面,将侧模单元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侧模,再将侧模对照止浆板下放到底模上并进行螺栓紧固;然后将搅拌支撑机构安装至侧模顶部,搅拌机上端与所述搅拌支撑机构连接,下部伸入至底模和侧模围成的空间内。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本体和底模加强肋,所述底模本体呈圆形,下面间隔连接有若干根底模加强肋;所述底模加强肋之间还间隔垂直连接有底模加强筋;所述侧模单元包括侧模单元本体、抱箍和侧模加强肋,所述侧模单元本体横向截面呈弧形,外壁间隔连接有多条竖向设置的侧模加强肋,且外壁两侧设置有侧模单元连接板;所述侧模加强肋外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弧形抱箍,抱箍的两端也设置有抱箍连接板;相邻侧模单元的侧模单元连接板、抱箍连接板通过侧模连接件拧固在一起,围成所述侧模。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梁由贝雷片制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纵梁由贝雷片制成。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泥浆管理系统的安装步骤:泥浆管理系统放置于第一钢平台上
面,还包括泥浆管理系统的安装步骤:泥浆管理系统放置于第一钢平台上面,包括制浆装置、第三泥浆泵、入浆管、第一送浆管、分砂装置、第二送浆管和在线密度计,其中:所述第一送浆管的入口与所述制浆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泥浆泵用于从所述沉淀池中抽取泥浆;所述入浆管用于将从沉淀池或从桩孔抽出的带钻渣的泥浆引入至分砂装置中;所述在线密度计设置在入浆管上;所述分砂装置与所述入浆管的出口连接,用于将从入浆管引入的带钻渣的泥浆进行初步筛分,分出泥砂和泥浆;所述第二送浆管的进口与所述分砂装置的泥浆出口连接,出口伸入至循环池中,且设置有泥浆调节孔与所述第一送浆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制浆装置和所述分砂装置均设置在一个平台基座上面。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分砂装置包括旋流器、一级筛网和二级筛网,所述旋流器下部间隔设置有一级筛网和二级筛网,一级筛网的孔径大于二级筛网的孔径;所述一级筛网和/或二级筛网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一级筛网一侧设置有一级出渣口,一级出渣口沿出渣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二级筛网一侧设置有二级出渣口,二级出渣口沿出渣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0013]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循环一体化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作第一钢平台基础:在水中插打钢管桩作为第一立柱,在第一立柱之间安装第一横联系,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横联系围成立方体型;在所述第一立柱顶部之间沿横向安装第一分配梁,所述第一分配梁与所述第一立柱垂直;在所述第一分配梁顶部之间沿纵向安装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分配梁垂直;在所述第一纵梁顶部沿横向安装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纵梁垂直;S2.安装循环池和沉淀池:所述循环池和所述沉淀池均采用装配式泥浆池,放置于所述第一横联系上面,所述装配式泥浆池中泥浆池本体的高度低于第一纵梁;所述循环池和所述沉淀池的上部之间安装泥浆池循环管或泥浆溜槽使其连通;S3.安装第一面板:在第一横梁顶部安装第一面板,第一面板预留对钻孔桩进行施工的空位,其中,第一面板包括装配式面板和固定式面板,所述循环池和所述沉淀池上方对应安装所述第一面板的区域位置处设置为装配式面板,剩余区域位置处为固定式面板,固定式面板与所述第一横梁焊接在一起,装配式面板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采用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钢平台的安装步骤:在水中插打钢管桩作为第二立柱,在第二立柱之间安装第二横联系,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二横联系围成立方体型;在所述第二立柱顶部之间沿纵向安装第二分配梁,所述第二分配梁与所述第二立柱垂直;在所述第二分配梁顶部之间沿横向安装第一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分配梁垂直;在所述第二纵梁顶部沿纵向安装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垂直,在所述第二纵梁上面安装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钢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拼接在一起;第二钢平台的安装步骤在步骤S1之前,或在步骤S1/步骤S2/步骤S3之后,或与步骤S1/步骤S2/步骤S3同时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面板通过U型螺栓、垫片和螺母连接,所述装配式面板竖向穿设有通孔,所述U型螺栓两端穿过所述装配式面板的通孔,所述垫片从下面插入U型螺栓的两端且卡在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下面,螺母拧入所述U型螺栓的两端实现所述装配式面板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泥浆池包括底模、侧模、搅拌系统和止浆机构,其中:所述底模呈圆形;所述侧模至少包括两个侧模单元,侧模单元横向拼接在一起围成圆筒形,底部与所述底模连接形成泥浆池本体;所述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机和搅拌支撑机构;所述止浆机构包括止浆板、止浆封板和止浆加劲板,所述止浆板呈环形,下面与所述底模连接,外径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张豪唐俊张湘元李晟冷炎张伯聪赵孟贺肖延军薛昌汭刘草平谭本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