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32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加工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搅拌桶,所述转轴上分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设计的三层搅拌齿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搅拌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搅拌齿的强度;同时设计的终端控制器能够实现搅拌装置的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半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煤油、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已出现品种繁多的聚氨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涂料,表现出一定的工程实用效果。当前聚氨酯改性沥青主要用于机场跑道、防水桥面、停车场、运动场、重交通路面、交叉路口和路面转弯处等特殊场合的铺装应用。
[0003]申请号201922287556.4专利公开了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涉及沥青加工
,包括搅拌盘、电机、升降装置和搅拌桶,所述的搅拌盘设置于电机的主动轴上,所述的搅拌桶设置于电机的下方,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的搅拌盘的外周为交错分布的齿片,且所述的搅拌盘的外周铰接有至少一个刮板,所述的刮板为外侧面是外圆弧状的弧形板。在对桶内沥青与聚氨酯搅拌的同时,刮下桶侧壁上粘附的沥青与聚氨酯,减小了桶侧壁粘附的材料对沥青与聚氨酯混合比例的影响,使改性沥青的性能更加稳定、可控。
[0004]但设计的搅拌齿结构不够完善,在搅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齿的现象,严重影响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加热搅拌过程中,装置内层的温度与外层差距明显,不分层测量可能会出现受热不均的现象,而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人力来控制电机转速和加热温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温度测量系统和搅拌齿不完善、不能自主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具备搅拌更加充分、温度测量更加合理以及能够实现自主控制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
加热搅拌桶,所述转轴上分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共设有三层搅拌齿,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齿和二号搅拌齿,所述二号搅拌齿宽度逐步递减,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在二号搅拌齿的顶部设置有倒圆角,所述二号搅拌齿数量若干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下两层均设置为二号搅拌齿,三层搅拌齿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搅拌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搅拌齿的强度。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搅拌齿形状与二号搅拌齿类似,设置的长度和宽度皆大于二号搅拌齿,方向与二号搅拌齿相反,所述一号搅拌齿上设置的倒圆角弧度小于二号搅拌齿上的倒圆角弧度,底部压力大于上部分,齿数厚度增大可以提高搅拌齿的强度,避免出现断齿的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上共设有三层搅拌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上固定连接有三号搅拌齿和四号搅拌齿,所述四号搅拌齿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上开设有槽口,所述三号搅拌齿形状与二号搅拌齿,但是三号搅拌齿体积大于二号搅拌齿,所述四号搅拌齿形状为梯台,中间位置最高,两边宽度逐级递减,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内各设置有一个电机,分开控制转速。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板与旋向相同的一侧面较宽,另一面相对较窄,同时搅拌板外侧面整体呈现流线体构造,所述搅拌板上开设的槽口各个位置不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内设置有终端控制器,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驱动模块、终止模块和显示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转轴上各个温度传感器所传输的信号,通过传感器发出电信号,信号接收模块通过线路接收所传达的电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主要有信号转换器和处理器组成,主要用于将信号接收模块所传递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显示模块上,同时处理器会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将相对应的控制信号传递给驱动模块。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分为三个部分,所述驱动模块第一部分控制第一搅拌装置的转速,所述驱动模块第二部分控制第二搅拌装置的转速,所述驱动模块第三部分控制加热搅拌桶的加热温度。
[0016]优选的,所述终止模块主要为控制器和按钮,所述按钮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驱动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显示各级温度传感器所标示的温度,第二部分显示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转速。
[0017]有益效果:
[0018]1、该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齿和二号搅拌齿,所述二号搅拌齿宽度逐步递减,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在二号搅拌齿的顶部设置有倒圆角,所述二号搅拌齿数量若干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下两层均设置为二号搅拌齿,三层搅拌齿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搅拌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搅拌齿的强度。
[0019]2、该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上共设有三层搅拌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上固定连接有三号搅拌齿和四号搅拌齿,所述四号搅拌齿侧面固定连接
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上开设有槽口,所述三号搅拌齿形状与二号搅拌齿,但是三号搅拌齿体积大于二号搅拌齿,所述四号搅拌齿形状为梯台,中间位置最高,两边宽度逐级递减,能够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断将沥青向上下两个方向挤压,加快了沥青的搅拌速度,同时搅拌更加均匀。
[0020]3、该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设置有终端控制器,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驱动模块、终止模块和显示模块。能够实现自动根据温度变化调节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转速和加热搅拌桶的温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0021]4、该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分开控制转速,能够更大程度的使搅拌桶内上下层搅拌程度大致相同,避免搅拌时上下层温度相差过大,造成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正面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7),所述底座(17)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6),所述减震垫(6)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4),所述连杆(4)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装置(9)和第二搅拌装置(12),所述底座(17)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所述固定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搅拌桶(2),所述转轴(8)上分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上共设有三层搅拌齿,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上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齿(10)和二号搅拌齿(11),所述二号搅拌齿(11)宽度逐步递减,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在二号搅拌齿(11)的顶部设置有倒圆角,所述二号搅拌齿(11)数量若干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搅拌装置(9)上下两层均设置为二号搅拌齿(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搅拌齿(10)形状与二号搅拌齿(11)类似,设置的长度和宽度皆大于二号搅拌齿(11),方向与二号搅拌齿(11)相反,所述一号搅拌齿(10)上设置的倒圆角弧度小于二号搅拌齿(11)上的倒圆角弧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用聚氨酯改性沥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2)上共设有三层搅拌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2)上固定连接有三号搅拌齿(13)和四号搅拌齿(14),所述四号搅拌齿(14)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6),所述搅拌板(16)上开设有槽口(15),所述三号搅拌齿(13)形状与二号搅拌齿(11),但是三号搅拌齿(13)体积大于二号搅拌齿(11),所述四号搅拌齿(14)形状为梯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杨彦海胡楠王凤池任俊达张怀志杨野赵金成付昊轩李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