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3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包括:支撑架,与行李传送带平行设置;多个前后移动平台,在支撑架上前后移动;多个第一左右移动平台,在前后移动平台上左右移动;多个第一上下移动平台,在第一左右移动平台上上下移动;多个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行李传送带上的行李,并在第一上下移动平台的带动下将行李移送到行李车上;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行李的行李基本信息;多个第二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行李车内行李的行李摆放信息;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行李基本信息控制夹持机构从行李传送带上夹持行李,并根据行李摆放信息控制第一左右移动平台和第一上下移动平台将行李移动并码放到行李车内。车内。车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物料转运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场智能装备
,尤其涉及机场行李自动搬运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下一代信息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逐步革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飞机等航空器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未来机场应当定位为快捷、安全、高效的交通枢纽,解决好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复杂关系,为旅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环境,亟需一套完善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以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行,尤其是机场三大关键运营系统的行李处理系统,每日需要处理数万件至数十万件出港、中转和到港旅客的行李,行李的运输速度,决定服务品质、体验感及满意度。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机场托运行李搬运装载环节,从运转流水线到行李车地勤装载作业过程,面临着工作负荷大、分拣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招工难、人力成本突出、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0004]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开发一套智能化行李转运系统,替代现有人工转运行李,减少分拣区的行李滞留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机场托运行李搬运装载过程中人力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包括:支撑架,与行李传送带平行设置;多个前后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前后移动平台在所述支撑架上前后移动,且所述前后移动平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行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平行;与所述前后移动平台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左右移动平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前后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在所述前后移动平台上左右移动,且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架垂直;与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上下移动平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在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上上下移动;与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一一对应的多个夹持机构,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上,用于夹持所述行李传送带上的行李,并在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的带动下将行李移送到行李车上;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行李传送带上方,用于采集行李的行李基本信息;多个第二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设置在多个行李车上方,用于采集行李车内行李的行李摆放信息;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二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李基本信息控制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行李传送带上夹持行李,并根据所述行李摆放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和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将行李移动并码放到行李车内。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根据采集的行李基本信息和行李摆放信息利用夹持机
构夹持行李,并将夹持的行李码放在行李车内,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机场托运行李搬运装载过程中人力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并因此可以实现减少人力成本、减少分拣区行李滞留时间的技术效果。
[0008]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A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的左右移动平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2B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的上下移动平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2C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的上下移动平台的另一角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L形托爪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A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倾斜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B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倾斜夹持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7C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挡板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A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姿态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B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姿态调整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暂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李暂存平台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支撑架
ꢀꢀꢀꢀꢀꢀꢀꢀꢀꢀꢀꢀꢀꢀꢀꢀꢀꢀꢀꢀꢀꢀꢀꢀꢀꢀꢀꢀ
2前后移动平台
[0027]3第一左右移动平台
ꢀꢀꢀꢀꢀꢀꢀꢀꢀꢀꢀꢀꢀꢀꢀꢀꢀꢀ
4第一上下移动平台
[0028]5夹持机构
ꢀꢀꢀꢀꢀꢀꢀꢀꢀꢀꢀꢀꢀꢀꢀꢀꢀꢀꢀꢀꢀꢀꢀꢀꢀꢀ
6第一信息采集装置
[0029]7第二信息采集装置
ꢀꢀꢀꢀꢀꢀꢀꢀꢀꢀꢀꢀꢀꢀꢀꢀꢀꢀ
8控制装置
[0030]9第二左右移动平台
ꢀꢀꢀꢀꢀꢀꢀꢀꢀꢀꢀꢀꢀꢀꢀꢀꢀꢀ
10第二上下移动平台
[0031]11行李姿态调整结构
ꢀꢀꢀꢀꢀꢀꢀꢀꢀꢀꢀꢀꢀꢀꢀꢀꢀ
12行李暂存平台
[0032]5‑
1倒L形基板
ꢀꢀꢀꢀꢀꢀꢀꢀꢀꢀꢀꢀꢀꢀꢀꢀꢀꢀꢀꢀꢀꢀꢀ5‑
2移动板
[0033]5‑
3第一伸缩板
ꢀꢀꢀꢀꢀꢀꢀꢀꢀꢀꢀꢀꢀꢀꢀꢀꢀꢀꢀꢀꢀꢀ5‑
4第一驱动杆
[0034]5‑
5第二伸缩板
ꢀꢀꢀꢀꢀꢀꢀꢀꢀꢀꢀꢀꢀꢀꢀꢀꢀꢀꢀꢀꢀꢀ5‑
6第二驱动杆
[0035]5‑
7微轮
ꢀꢀꢀꢀꢀꢀꢀꢀꢀꢀꢀꢀꢀꢀꢀꢀꢀꢀꢀꢀꢀꢀꢀꢀꢀꢀꢀꢀ5‑
8L形托爪
[0036]5‑
9第三驱动杆
ꢀꢀꢀꢀꢀꢀꢀꢀꢀꢀꢀꢀꢀꢀꢀꢀꢀꢀꢀꢀꢀꢀ5‑
10推杆
[0037]5‑
11基板
ꢀꢀꢀꢀꢀꢀꢀꢀꢀꢀꢀꢀꢀꢀꢀꢀꢀꢀꢀꢀꢀꢀꢀꢀꢀꢀꢀ5‑
12第四驱动杆
[0038]5‑
13可伸缩挡板
ꢀꢀꢀꢀꢀꢀꢀꢀꢀꢀꢀꢀꢀꢀꢀꢀꢀꢀꢀꢀꢀ
R滚轮
[0039]5‑1‑
1垂直部分
ꢀꢀꢀꢀꢀꢀꢀꢀꢀꢀꢀꢀꢀꢀꢀꢀꢀꢀꢀꢀꢀꢀ5‑1‑
2水平部分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支撑架(1),与行李传送带(C)平行设置;多个前后移动平台(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前后移动平台(2)在所述支撑架(1)上前后移动,且所述前后移动平台(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行李传送带(C)的传输方向平行;与所述前后移动平台(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前后移动平台(2)上,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在所述前后移动平台(2)上左右移动,且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架(1)垂直;与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上,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在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上上下移动;与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一一对应的多个夹持机构(5),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上,用于夹持所述行李传送带(C)上的行李(B),并在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的带动下将行李(B)移送到行李车(V)上;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装置(6),设置在所述行李传送带(C)上方,用于采集行李(B)的行李基本信息;多个第二信息采集装置(7),分别设置在多个行李车(V)上方,用于采集行李车(V)内行李(B)的行李摆放信息;以及控制装置(8),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装置(6)和所述第二信息采集装置(7)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李基本信息控制所述夹持机构(5)从所述行李传送带(C)上夹持行李(B),并根据所述行李摆放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和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将行李(B)移动并码放到行李车(V)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左右移动平台(9),设置在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上,所述第二左右移动平台(9)在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上左右移动,且所述第二左右移动平台(9)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左右移动平台(3)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左右移动平台(9)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左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上下移动平台(10),设置在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上,所述第二上下移动平台(10)在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上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上下移动平台(1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上下移动平台(4)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上下移动平台(10)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5)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倒L形基板(5

1),设置在所述第二上下移动平台(10)上,其中,所述倒L形基板(5

1)包括垂直部分(5
‑1‑
1)和水平部分(5
‑1‑
2);与所述垂直部分(5
‑1‑
1)平行的移动板(5

2),设置在所述水平部分(5
‑1‑
2)上,用于在所述水平部分(5
‑1‑
2)上沿着所述行李传送带(C)的方向移动以便夹持或释放行李(B),其中,所述垂直部分(5
‑1‑
1)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板(5

2)的长度,所述移动板(5

2)向靠近所述垂直部分(5
‑1‑
1)的方向移动时夹持行李(B),所述移动板(5

2)向远离所述垂直部分(5

1

1)的方向移动时释放行李(B);第一伸缩板(5

3),设置在所述移动板(5

2)上,用于在与所述移动板(5

2)平行的方向上上下伸缩,以便所述夹持机构(5)夹紧行李(B);以及第一驱动杆(5

4),一端设置在所述移动板(5

2)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板(5

3)上,所述第一驱动杆(5

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伸缩板(5

3)在所述移动板(5

2)上上下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物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机构(5)还包括:第二伸缩板(5

5),弹性设置在所述垂直部分(5
‑1‑
1)上,用于与所述行李传送带(C)弹性接触,以便减小摩擦力;以及第二驱动杆(5

6),一端设置在所述垂直部分(5
‑1‑
1)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板(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
申请(专利权)人:蓝天使机场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