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16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化池进出水阀门关掉,缺氧池有搅拌需要开着搅拌装置,好氧池曝气设备需要提前预曝气2小时,使得水中溶解氧能达到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21世纪人类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环境严重破坏与污染,使人们的健康遭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整治各种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迫在眉睫,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将其列为首要的施政重点。其中水污染的程度已经造成生态的严重失衡,大自然因过度的污染而失去了原有的氮循环自净能力,所以藉由水处理方法是修复大自然生态的必须法门。
[0003]而在众多的污水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法因为工艺简单、成效显著、成本低廉、纯天然环保、无二次公害等优点,在全世界都是最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中生物膜法、生物滴虑法、活性污泥法或加入生物制剂等方法,都是利用生物的分解能力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大多的微生物处理仅靠存在于废水污泥中自发菌之作用,由于现代工业化污水中的污染源种类相当复杂,而分解污染物的生物菌种类不全,该有的不存在,而不必要者又偏多,往往因为有效菌数量不足或菌种分解能力不够,降解污染能力欠佳,以致于处理效果不易控制,有时还需凭借运气,故微生物学家专门针对此状况培养具备专门降解污水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生化池进出水阀门关掉,缺氧池有搅拌需要开着搅拌装置,好氧池曝气设备需要提前预曝气2小时,使得水中溶解氧能达到2

4mg/L,厌氧(缺氧)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
[0007]S2:生化池PH控制在6

9的数值,好氧池PH控制在7

8.5之间,生化池中的温度建议控制在10
°‑
35
°
之间;
[0008]S3:固体粉末菌种在投加前需要与生化池的污水溶解,菌种与水的溶解比例为1:10溶解,溶解后的细菌溶解分别投加到之前已经搅拌和曝气的好氧氧和缺氧池子中;
[0009]S4:进出水关闭两天中水中的有机物有限,细菌繁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通过人工外部投加营养源;
[0010]S5:持续曝气24小时,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并进行繁殖,达到活跃状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采用阶段式调适进水,以减小对已经培养起来的细菌的冲击,运行第一天打开正常进水量的1/5,第二天是正常进水量的2/5,第三天是正常进水量的3/5,第四天是正常进水量的4/5,第五天时,可正常进出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4中营养源为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组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所述固体粉末菌种为好氧性微生物菌种、通用厌氧性微生物菌种、绝对厌氧性微生物菌种中的一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所述好氧性微生物菌种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将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转化为污水处理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并利用这些养分进行繁殖,其过程可以降解污染物质,达到除污除臭的目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所述通用厌氧性微生物菌种是在没有溶氧的环境下将硝酸盐还原(利用硝酸盐中的氧),进行脱氮反应,使其产生氮气,通用厌氧性微生物菌种用于绝对厌氧微生物污水处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应。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所述绝对厌氧性微生物菌种利用酸生成菌进行酸化反应,将污水中的醣类或蛋白质分解成单醣类、胺基酸或低级脂肪酸(有机酸),再以醋酸生成菌(绝对厌氧性微生物菌种)将污水中的单醣类、胺基酸或有机酸分解成醋酸,最后再以甲烷生成菌(绝对厌氧性微生物菌种)分解醋酸生成甲烷。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处理方法中,所述固体粉末菌种为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复合型污水处理菌种、COD降解菌种中的一种。
[0018]目前,菌种迭代升级,以及发展至第三代:
[0019]第一代的生物处理技术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发性细菌进行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使水体恢复氮循环的自净能力,由于菌种不全或数量不足,已经应付不了现代化高浓度与高复杂的污水;
[0020]第二代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专业的微生物菌剂结合好氧、缺氧、厌氧等各种手段与设施来处理特定污水,由于环境适应能力与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决污水中的高复杂污染成分与顽劣性的污水;
[0021]第三代污水处理菌技术是新一代的复合性微生物菌群,结合污水处理菌微生物研发经验与全球先进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术,遴选萃取多种微生物中对水体污染物具有优秀降解性的菌种基因,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经过严格的筛选与驯化,再运用专用配方将多种微生物构成生物链,最终驯养成为专治复杂污水的复合菌群,使能处理各种高难度的废水。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微生物菌种进行污水处理,具有以下优点:
[0023]1、培养周期短:生物接触氧化法培菌能2

3天快速挂膜,附着在填料上的菌种好氧池是黄棕色,用手接触时可以感觉到鼻涕一样黏黏的感觉,同时,产污泥量很少,不需要经常排污泥,排泥周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不等;活性污泥法陪菌,以污泥作为附着点,然后投加固体粉末菌种,可以缩短单独使用活性污泥培养的周期,周期大概能减少到一半。
[0024]2、处理范围广:固体粉末微生物菌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BOD,COD,SS,氨氮,总氮指标,细菌对总磷的处理有限,总磷去除主要与污水处理工艺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0025]3、稳定性强:污水生化池不光需要培养菌种周期快,同时对于后期新的稳定运行也是很重要。
[0026]4、适应性强:固体粉末菌种对水质高低复合的适应能力也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高浓度COD指标投加固体粉末的菌种也能培养或者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具备显著的除臭效果,消除NH3、P、H2S及有机酸之能力超强。
[0027]5、投放简单:菌种与污泥按照10:1比例溶解投加到生化池中,然后曝气开着培养。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可以忽略不记。
[0028]6、繁殖能力强:菌种从第一代繁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周期非常的短(硝化细菌的繁殖较长一些,一般在3天),对高负荷水质造成的冲击的恢复能力也是比较强。
[0029]7、抑制病毒、病菌与寄生虫,抑制藻类繁殖,净化水体与水色,对于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如锌、锰、铁、铬

等也能去除。
[0030]8、污水处理菌种系列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然进化等特性,一旦出现新的污染化合物,它们也能逐步通过自发或诱导产生新的酶系,具备新的代谢功能,从而降解或转化新的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为达到污水中污染物质降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化池进出水阀门关掉,缺氧池有搅拌需要开着搅拌装置,好氧池曝气设备需要提前预曝气2小时,使得水中溶解氧能达到2

4mg/L,厌氧(缺氧)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S2:生化池PH控制在6

9的数值,好氧池PH控制在7

8.5之间,生化池中的温度建议控制在10
°‑
35
°
之间;S3:固体粉末菌种在投加前需要与生化池的污水溶解,菌种与水的溶解比例为1:10溶解,溶解后的细菌溶解分别投加到之前已经搅拌和曝气的好氧氧和缺氧池子中;S4:进出水关闭两天中水中的有机物有限,细菌繁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通过人工外部投加营养源;S5:持续曝气24小时,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并进行繁殖,达到活跃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阶段式调适进水,以减小对已经培养起来的细菌的冲击,运行第一天打开正常进水量的1/5,第二天是正常进水量的2/5,第三天是正常进水量的3/5,第四天是正常进水量的4/5,第五天时,可正常进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营养源为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