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群华专利>正文

三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02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尤其是三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1)、第一模盖单元(2)和模套单元(3);其特征是:该模具中还包含一第二模盖单元(4)、及多个导流杆(6)和一导流器(5);且分色孔(34)的轴线与第一模盖单元(2)的轴线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5度且不大于175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同一管道或线缆外表面一次挤制三种颜色标识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易于安装与调试、更加符合了粘稠体流体力学的原理;彩色条的分布更加均匀,生产的光、电缆、管道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尤其是三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
技术介绍
光、电线缆通常用于架空、管道、直埋敷设,随着通信业的不断发展 壮大,同一根杆塔或同一根管道中会敷设上多根线缆,这些线缆又会属于 不同的运营商,由于线缆的外观都为黑色,故对于维护来说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有醒目的标识,通常是将线缆的外表皮做成不同的颜色;然而, 由于彩色缆价格昂贵,而且不能有效地防止紫外辐射,因此,运营商需要 在单根线缆外表皮上有彩色条纹。而且,随着运营商的业务量的加大,在 单根护套上只用两种颜色来区分,已达不到快速分辩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 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三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1、第一模盖单元2和模 套单元3;模芯单元1前端有缆芯柱11,中间有模芯体17、固定夹持部分 13,后端有固定部分14、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固定部分14的末端上有倒角15,模芯单元1内部有中空的模芯腔16;所述缆芯柱11内部设有缆芯孔lll,缆芯孔111与模芯腔16是连通的,所述的模芯单元l为一体 式结构;第一模盖单元2由位于前端的出料端25和位于后端的模盖体24 组成,模盖体24内部设有模盖腔26,出料端25的前端面处设有出料孔21, 出料孔21与模盖腔26是相通的;所述模盖腔26为圆柱台结构,靠近出料 孔21处截面积较小,所述出料孔21为圆柱孔;所述第一模盖单元2为一体化式结构;模套单元3外形为一头中空的圆柱体,其模套侧壁334的后 端处,有纵向贯穿模套侧壁334的注塑孔333,模套侧壁334内部形成的 模套孔336与模套单元3前端面335上的安装孔331是相互连通的;其特 征是该模具中还包含一第二模盖单元4、及多个导流杆6和一导流器5; 所述第一模盖单元2的模盖体24表面有一个与模盖体24相平行的分流槽 33和至少一个分色环23,分流槽33和每个分色环23上都有自上而下贯穿 模盖体24的壁的分色孔34;所述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为凹槽,且分 流槽33与分色环23交汇于模盖体24上,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未贯 通穿模盖体24的壁体,所述分色环23沿模盖体24表面分布,所述第一模 盖单元2上还有至少一个贯穿模盖体24壁的引流孔35,模盖体24外表面 后端处有螺纹;所述第二模盖单元4的模盖体表面有一个与模盖体相平行 的分流槽431和至少一个分色环,分流槽431和每个分色环上都有自上而 下贯穿模盖体的壁的分色孔44;所述分流槽431与分色环都为凹槽,且分 流槽431与分色环交汇于分流基点43上,且分流槽431与分色环都未贯通 穿模盖体的壁体,所述分色环431沿模盖体表面分布,所述第二模盖单元 4上还有一个贯穿模盖体壁的外引流孔49,所述第二模盖单元4的后端内表 面有内螺纹48,外表面凸起于模盖体壁体且具有外螺纹47,所述模盖体内 部有一中空的孔46,孔46是连续的且贯穿前端45,所述第二模盖单元4 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模套单元3还有一贯穿侧壁334的内引流孔38,模套 单元3的侧壁334的内表面有螺纹,模盖体24外表面有螺牙,且所述螺纹 与螺牙是相匹配的;上述所述模套单元3为一体式结构。上述所述模芯体17、模盖腔26的外形为都为圆柱台形,窄小部分靠 近各自相应的模芯或模盖的前端;所述圆柱台延伸形成的圆锥体的顶角范 围为10°~50°,优选15±5°;所述模盖腔26形成的圆锥体的顶角不小于所 述模芯体17形成的圆锥体的顶角。上述所述缆芯孔111为圆柱形孔,且缆芯孔111的孔径比出料孔21的 孔径要小。上述所述缆芯柱11的长度大于出料端25的长度。6上述所述出料端25的外径小于安装孔331内径。 上述所述模套侧壁334的内径大于模盖体24的外径。 上述所述出料端25的外径小于模盖体24的外径。 上述所述模套单元3的长度略小于模盖单元2的长度。 上述所述沿模盖体24表面分色环23呈螺旋形分布,其螺旋形沿模盖体24轴向的长度与分流槽33沿模盖体24轴向的长度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上述所述分色孔34的直径为出料孔21之直径的1/50 1/5。 上述所述分色孔34的个数为2、 3或4个,且分色孔34的轴线与第一 模盖单元2的轴线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5度且不大于175度;而且,每 个分色孔34的轴线与第一模盖单元2的轴线的夹角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 是不相同的。上述所述分色孔34的轴线与第一模盖单元2的轴线的夹角为90度, 而且其沿模盖腔26的圆周呈均匀分布;而且,所述分色孔34的轴线还可 以在同一平面或不是同一平面内。上述所述分色孔44的个数为2、 3或4个,且分色孔44的轴线与第二 模盖单元4的轴线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5度且不大于175度;而且,每 个分色孔44的轴线与第二模盖单元4的轴线的夹角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 是不相同的。上述所述分色孔44的轴线与第二模盖单元4的轴线的夹角为90度, 而且其沿孔46的圆周呈均匀分布;而且,所述分色孔44的轴线还可以在 同一平面或不是同一平面内。上述所述分流槽为柱形槽。上述所述导流器5为一体式结构,且其由导流头51、导流帽52构成, 沿轴线有一贯穿的过流孔53,且导流帽52沿导流器5轴线的投影面积比 导流头51沿导流器5轴线的投影面积大。上述所述导流杆6为一体式结构,且其由引流杆61、引流帽62构成, 沿导流杆6轴线有一贯穿的出流孔63,所述引流帽62的上表面64为凹形,下表面65为与第二模盖单元4的分流槽或分色环相配合的形状。上述所述导流头51能穿过内引流孔38而导流帽52不能穿过内引流孔 38,且导流头51能穿过外弓、l流孔49。上述所述引流杆61能穿过分色孔44而引流帽62不能穿过分色孔44, 且引流杆61能穿过引流孔35。当要生产三色线缆时,先将模芯单元1安装在护套挤塑机上,可以通 过工具夹持固定夹持部分13,由于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因此,可将 模芯单元1顺利地安装好;接着,将第一模盖单元2安装在模芯单元1外, 只要注意将缆芯柱11置入出料孔21,并处于中间位置;并注意将缆芯柱11 的前端面与出料端25前端面大致处于一个平面,即可固定住模盖单元2; 接着将第二模盖单元4安装在第一模盖单元2外,将引流杆61穿过分色孔 44及引流孔35;然后,将模套单元3安装在第二模盖单元4外,将导流头 51穿过内引流孔38及穿过外引流孔49,并注意注塑孔333与分流基点43 基本对准;接着开主机挤塑;挤塑时,缆芯穿过模芯腔16、缆芯孔111、 出料孔21,护套料从模盖腔26进入挤包在缆芯上,由于同时,在内引流 孔38中注入了第一种不同颜色的护套料,此护套料按不同路径进入分色环 23、分流槽33中,又通过分色孔34将该料同时挤包在线缆上,形成了双色 线缆;此外,由于注塑孔333中注入了第一种不同颜色的护套料,通过引 流同样注入到内部挤包在线缆上,因此,形成了三色线缆。这样,不同颜 色的护套料就永久性地镶嵌在线缆上,达到了清楚辩认的目的;而且,护 套料依然具有防紫外辐射的效果;当然,所述的缆芯可以为光缆的缆芯、 电缆的缆芯,还可以为光、电缆的护套成品。当然,该模具还可用于生产双色及三色的管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易于安装与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1)、第一模盖单元(2)和模套单元(3);模芯单元(1)前端有缆芯柱(11),中间有模芯体(17)、固定夹持部分(13),后端有固定部分(14)、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固定部分(14)的末端上有倒角(15),模芯单元(1)内部有中空的模芯腔(16);所述缆芯柱(11)内部设有缆芯孔(111),缆芯孔(111)与模芯腔(16)是连通的,所述的模芯单元(1)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模盖单元(2)由位于前端的出料端(25)和位于后端的模盖体(24)组成,模盖体(24)内部设有模盖腔(26),出料端(25)的前端面处设有出料孔(21),出料孔(21)与模盖腔(26)是相通的;所述模盖腔(26)为圆柱台结构,靠近出料孔(21)处截面积较小,所述出料孔(21)为圆柱孔;所述第一模盖单元(2)为一体化式结构;模套单元(3)外形为一头中空的圆柱体,其模套侧壁(334)的后端处,有纵向贯穿模套侧壁(334)的注塑孔(333),模套侧壁(334)内部形成的模套孔(336)与模套单元(3)前端面(335)上的安装孔(331)是相互连通的;其特征是:该模具中还包含一第二模盖单元(4)、及多个导流杆(6)和一导流器(5);所述第一模盖单元(2)的模盖体(24)表面有一个与模盖体(24)相平行的分流槽(33)和至少一个分色环(23),分流槽(33)和每个分色环(23)上都有自上而下贯穿模盖体(24)的壁的分色孔(34);所述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为凹槽,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交汇于模盖体(24)上,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未贯通穿模盖体(24)的壁体,所述分色环(23)沿模盖体(24)表面分布,所述第一模盖单元(2)上还有至少一个贯穿模盖体(24)壁的引流孔(35),模盖体(24)外表面后端处有螺纹;所述第二模盖单元(4)的模盖体表面有一个与模盖体相平行的分流槽(431)和至少一个分色环,分流槽(431)和每个分色环上都有自上而下贯穿模盖体的壁的分色孔(44);所述分流槽(431)与分色环都为凹槽,且分流槽(431)与分色环交汇于分流基点(43)上,且分流槽(431)与分色环都未贯通穿模盖体的壁体,所述分色环(431)沿模盖体表面分布,所述第二模盖单元(4)上还有一个贯穿模盖体壁的外引流孔(49),所述第二模盖单元(4)的后端内表面有内螺纹(48),外表面凸起于模盖体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群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