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群华专利>正文

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0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1)和模盖单元(2);其特征是:该模具中还包含一模套单元(3);其模套侧壁(334)上有纵向贯穿模套侧壁(334)的注塑孔(333),模套侧壁(334)内部形成的模套孔(336)与模套单元(3)前端面(335)上的安装孔(331)是相互连通的;模盖单元(2)的表面有分流槽(33)和分色环(23),且其都有自上而下贯穿模盖体(24)壁的分色孔(34);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交汇于模盖体(24),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未贯通穿模盖体(24)的壁体;分色环(23)沿模盖体(24)表面呈螺旋形分布;模套侧壁(334)的内表面有与模盖体(24)外表面的螺牙相匹配的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与调试、更加符合了粘稠体流体力学的原理;彩色条的分布更加均匀,生产的光、电缆、管道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尤其是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
技术介绍
光、电线缆通常用于架空、管道、直埋敷设,随着通信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一根 杆塔或同一根管道中会敷设上多根线缆,这些线缆又会属于不同的运营商,由于线缆 的外观都为黑色,故对于维护来说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有醒目的标识,通常是将 线缆的外表皮做成不同的颜色;然而,由于彩色缆价格昂贵,而且不能有效地防止紫 外辐射,因此,运营商需要在单根线缆外表皮上有彩色条纹。为此,需要专门的模具。 现有的模具采用相互独立的模芯单元、模盖单元、模套单元相结合的方式,模盖单元 上设置有环通的分色环和分流槽,分色环与分流槽是相互垂直的,由于现实情况下, 每台挤塑料机头的压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外置的彩色料注塑机与主挤塑机间相 互影响,生产出对称的彩色条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是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1和模盖单元2;模芯单元 l前端有缆芯柱ll,中间有模芯体17、固定夹持部分13,后端有固定部分14、固定部 分14上设有螺纹、固定部分14的末端上有倒角15,模芯单元1内部有中空的模芯腔 16;所述缆芯柱11内部设有缆芯孔111,缆芯孔111与模芯腔16是连通的,所述的模 芯单元l为一体式结构;模盖单元2由位于前端的出料端25和位于后端的模盖体24 组成,模盖体24内部设有模盖腔26,出料端25的前端面处设有出料孔21,出料孔21 与模盖腔26是相通的;所述模盖腔26为圆柱台结构,靠近出料孔21处截面积较小, 所述出料孔21为圆柱孔;所述模盖单元2为一体化式结构;其特征是该模具中还包 含一模套单元3;模套单元3外形为一头中空的圆柱体,其模套侧壁334的后端处,有纵向贯穿模套侧壁334的注塑孔333,模套侧壁334内部形成的模套孔336与模套单元 3前端面335上的安装孔331是相互连通的;模盖单元2的模盖体24表面有一个与模 盖体24相平行的分流槽33和至少一个分色环23,分流槽33和每个分色环23上都有 自上而下贯穿模盖体24的壁的分色孔34;所述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为凹槽,且分 流槽33与分色环23交汇于模盖体24上,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未贯通穿模盖体 24的壁体;所述分色环23沿模盖体24表面呈螺旋形分布;上述所述模套侧壁334的 内表面有螺纹,模盖体24外表面有螺牙,且所述螺纹与螺牙是相匹配的;上述所述模 套单元3为一体式结构。上述所述模芯体17、模盖腔26的外形为都为圆柱台形,窄小部分靠近各自相应的 模芯或模盖的前端;所述圆柱台延伸形成的圆锥体的顶角范围为10° 50°,优选15±5°; 所述模盖腔26形成的圆锥体的顶角不小于所述模芯体17形成的圆锥体的顶角。上述所述缆芯孔111为圆柱形孔,且缆芯孔111的孔径比出料孔21的孔径要小。上述所述缆芯柱11的长度大于出料端25的长度。上述所述出料端25的外径小于安装孔331内径。上述所述模套侧壁334的内径大于模盖体24的外径。上述所述出料端25的外径小于模盖体24的外径。上述所述模套单元3的长度略小于模盖单元2的长度。上述所述沿模盖体24表面呈螺旋形分布的分色环23,其螺旋形沿模盖体24轴向 的长度与分流槽33沿模盖体24轴向的长度是相等的。上述所述分色孔34的直径为出料孔21之直径的1/50~1/5。上述所述分色孔34的个数为2、 3或4个,且所有分色孔34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 面上,而且其沿模盖腔26的圆周呈均匀分布。上述所述分流槽33为柱形槽。当要生产双色线缆时,先将模芯单元1安装在护套挤塑机上,可以通过工具夹持固 定夹持部分13,由于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因此,可将模芯单元1顺利地安装好; 接着,将模盖单元2安装在模芯单元1外,只要注意将缆芯柱11置入出料孔21,并处 于中间位置;并注意将缆芯柱11的前端面与出料端25前端面大致处于一个平面,即 可固定住模盖单元2;然后,将模套单元3旋在模盖单元2上至注塑孔333与分色环 23、分流槽33的中心基本对准为止;接着开主机挤塑;挤塑时,缆芯穿过模芯腔16、 缆芯孔lll、出料孔21,护套料从模盖腔26进入挤包在缆芯上,由于同时,在注塑孔333中注入了不同颜色的护套料,此护套料按不同路径进入分色环23、分流槽33中, 又通过分色孔34将该料同时挤包在线缆上,形成了双色线缆;这样,不同颜色的护套 料就永久性地镶嵌在线缆上,达到了清楚辩认的目的;而且,护套料依然具有防紫外 辐射的效果;当然,所述的缆芯可以为光缆的缆芯、电缆的缆芯,还可以为光、电缆 的护套成品。当然,该模具还可用于生产双色的管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与调试、用此模具生产的光电缆更易被识 别;各色条的对称性更好且镶嵌地更加牢固;且色条的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由于分 色环不为直柱形,因此,更加符合了粘稠体流体力学的原理,挤制护套时,彩色条的 分布更加均匀,生产的光、电缆、管道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芯单元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盖单元的实施实例一的立体示意图3为图2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实例一模盖单元与模套单元安装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模套单元沿B-B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实例一请参见图1至图5,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l和模 盖单元2;模芯单元l前端有缆芯柱ll,中间有模芯体17、固定夹持部分13,后端有 固定部分14、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固定部分14的末端上有倒角15,模芯单元1 内部有中空的模芯腔16;所述缆芯柱11内部设有缆芯孔111,缆芯孔111与模芯腔16 是连通的,所述的模芯单元1为一体式结构;模盖单元2由位于前端的出料端25和位 于后端的模盖体24组成,模盖体24内部设有模盖腔26,出料端25的前端面处设有出 料孔21,出料孔21与模盖腔26是相通的;所述模盖腔26为圆柱台结构,靠近出料孔 21处截面积较小,所述出料孔21为圆柱孔;所述模盖单元2为一体化式结构;其特征是该模具中还包含一模套单元3;模套单元3外形为一头中空的圆柱体,其模套侧壁334的后端处,有纵向贯穿模套侧壁334的注塑孔333,模套侧壁334内部形成的模套 孔336与模套单元3前端面335上的安装孔331是相互连通的;模盖单元2的模盖体 24表面有一个与模盖体24相平行的分流槽33和二个分色环23,分流槽33和每个分 色环23上都有自上而下贯穿模盖体24的壁的分色孔34;所述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 都为凹槽,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交汇于模盖体24上,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 未贯通穿模盖体24的壁体;所述分色环23沿模盖体24表面呈螺旋形分布;上述所述 模套侧壁334的内表面有螺纹,模盖体24外表面有螺牙,且所述螺纹与螺牙是相匹配 的;上述所述模套单元3为一体式结构。它的原理为当要生产双色线缆时,先将模芯单元1安装在护套挤塑机上,可以通 过工具夹持固定夹持部分13,由于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因此,可将模芯单元l顺 利地安装好;接着,将模盖单元2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结构的双色线缆护套挤塑模具,它包含:模芯单元(1)和模盖单元(2);模芯单元(1)前端有缆芯柱(11),中间有模芯体(17)、固定夹持部分(13),后端有固定部分(14)、固定部分(14)上设有螺纹、固定部分(14)的末端上有倒角(15),模芯单元(1)内部有中空的模芯腔(16);所述缆芯柱(11)内部设有缆芯孔(111),缆芯孔(111)与模芯腔(16)是连通的,所述的模芯单元(1)为一体式结构;模盖单元(2)由位于前端的出料端(25)和位于后端的模盖体(24)组成,模盖体(24)内部设有模盖腔(26),出料端(25)的前端面处设有出料孔(21),出料孔(21)与模盖腔(26)是相通的;所述模盖腔(26为圆柱台结构,靠近出料孔(21)处截面积较小,所述出料孔(21)为圆柱孔;所述模盖单元(2)为一体化式结构;其特征是:该模具中还包含一模套单元(3);模套单元(3)外形为一头中空的圆柱体,其模套侧壁(334)的后端处,有纵向贯穿模套侧壁(334)的注塑孔(333),模套侧壁(334)内部形成的模套孔(336)与模套单元(3)前端面(335)上的安装孔(331)是相互连通的;模盖单元(2)的模盖体(24)表面有一个与模盖体(24)相平行的分流槽(33)和至少一个分色环(23),分流槽(33)和每个分色环(23)上都有自上而下贯穿模盖体(24)的壁的分色孔(34);所述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为凹槽,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交汇于模盖体(24)上,且分流槽(33)与分色环(23)都未贯通穿模盖体(24)的壁体;所述分色环(23)沿模盖体(24)表面呈螺旋形分布;上述所述模套侧壁(334)的内表面有螺纹,模盖体(24)外表面有螺牙,且所述螺纹与螺牙是相匹配的;上述所述模套单元(3)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群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