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77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新理疗器领域,提供了一种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包括舱体、输氢组件、输氧组件和气压调节组件,气压调节组件包括控制模块和无油空气增压泵,制氢机、分子筛制氧机和无油空气增压泵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气压调节组件调节舱体内压强处于20至80kpa(1.5ATA);且控制模块控制控制氢气浓度不超过3%,当超过3%时候打开顶部安全阀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氧组件将舱体内调节至高压氧,可提高组织中的氧分压可对全身各系统产生调节,促使机体能快速代谢,调节人体内分泌,有效对大脑内主管睡眠的神经递质浓度进行双向调节,恢复动态平衡。恢复动态平衡。恢复动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新理疗器领域,具体地说是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

技术介绍

[0002]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是一款结合微压氧气舱,负氧离子环境舱,水暖磁疗理疗坐垫、吸氢疗法、零电位接地气理疗于一体的理疗舱。
[0003]在公开号为CN1119206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高能量负氧离子人体治疗舱,包括舱体,舱体内设置至少一个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包括躺椅、设备连接器、底座、控制器以及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组,躺椅设置在底座上,躺椅和底座内设置有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组,设备连接器和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生态级负氧离子发生释放模组用于发生和释放的生态级负氧离子的浓度为22亿个/cm3至220亿个/cm3之间。效果:实现了小粒径,高浓度、高纯度、高活性、超高能量的生态治疗级负氧离子释放器,满足产品产生高浓度负氧离子需求,根据治疗需要可控制调整负氧离子强度;舱体采用全封闭方式,充分利用高浓度负氧离子对人体全面治疗。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舱体通常是采用单一的负氧治疗方式,治疗方式单一导致效果受限;因此,提出一种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
[0005]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舱体通常是采用单一的负氧治疗方式,治疗方式单一导致效果受限等问题。
[0007]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
[0008]舱体,所述舱体前端面安装有推拉门,舱体和推拉门处均安装有观测窗,所述舱体内部安装有若干沙发;
[0009]输氢组件,输氢组件数量与沙发相适,输氢组件包括制氢机、湿化器、氢气终端、负离子发生器和耳挂式单孔呼吸管;所述氢气终端安装于舱体内壁,所述耳挂式单孔呼吸管通过导管与氢气终端连接,且耳挂式单孔呼吸管置于沙发处;
[0010]输氧组件,输氧组件包括增压管道、负离子发生器、无油增压泵和分子筛制氧机,输氧组件调节舱体的微正压,且调节舱体内氧气浓度高于舱体外空气50%;
[0011]气压调节组件,气压调节组件包括控制模块和无油空气增压泵,分子筛制氧机和无油空气增压泵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气压调节组件调节舱体内压强处于20至80kpa(1.5ATA);且控制模块控制控制氢气浓度不超过3%,当超过3%时候打开顶部安全阀排放,顶部安全阀为可调超压排气阀。
[0012]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输氧组件将舱体内调节至高压氧,可提高组织中的氧分压可对全身各系统产生调节,促使机体能快速清理机体垃圾,调节人体内分泌,有效对大脑内主管睡眠的神经递质浓度进行双向调节,恢复动态平衡;输氢组件在高压氧环境下导入负氢
离子,由耳挂式单孔呼吸管独立吸收氢氧气,在舱内自由呼吸,氢气对各类疾病过程中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血管异常增生等具有治疗作用;同时,氢气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氢气对以脑血管疾病为代表和以老年性痴呆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疾功能紊乱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气压调节组件确保舱体形成有效密闭空间,以确保舱体耐压在20至80kpa(1.5个大气压)内无泄露。
[0013]优选的,所述制氢机安装于舱体外,且制氢机与氢气终端之间连有管路,所述管路周侧安装负离子发生器和湿化器。
[0014]优选的,所述分子筛制氧机安装于舱体外,且分子筛制氧机与舱体之间连接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周侧安装无油增压泵和负离子发生器。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压力表、氢气探头、氧气探头和控制器,所述压力表检测端连接至舱体内,且表显端置于舱体外,所述舱体内壁安装有若干氧气探头和氢气探头,所述压力表、氢气探头、氧气探头、制氢机、分子筛制氧机和无油空气增压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舱体前端面安装有控制屏,所述压力表显示端安装于控制屏端面处。
[0017]优选的,所述沙发上表面安装有水暖坐垫,所述水暖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储水器。
[0018]优选的,所述坐垫本体由上到下分别由水立方绗架面料、高弹性喷胶棉、专用循环管道、高弹性喷胶棉、水立方绗架面料五层结构构成,且上层的水立方绗架面料内镶嵌磁铁层,所述坐垫本体通过循环水管与外置的智能温控循环储水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方式,水暖坐垫采用水暖和磁疗的方式,使用户乘坐部位升温活血的同时实现磁疗的理疗。
[0020]优选的,所述舱体地面铺设有若干接地垫,所述接地垫的数量与沙发相适,所述接地垫由纳米金属纤维与有机亲肤材料编制而成,所述接地垫通过导线连接接地。
[0021]通过采用上述方式,接地垫让地表的微弱电流与人体的生理电流连通,让人体恢复电平衡状态。
[0022]优选的,所述沙发一侧安装有USB电源。
[0023]优选的,所述舱门处设有应急装置,所述应急装置包括顶部安全阀和手动安全阀。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输氧组件将舱体内调节至高压氧,可提高组织中的氧分压可对全身各系统产生调节,促使机体能快速清理机体垃圾,调节人体内分泌,有效对大脑内主管睡眠的神经递质浓度进行双向调节,恢复动态平衡;输氢组件在高压氧环境下导入负氢离子,由耳挂式单孔呼吸管独立吸收氢氧气,在舱内自由呼吸,氢气对各类疾病过程中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血管异常增生等具有治疗作用;同时,氢气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氢气对以脑血管疾病为代表和以老年性痴呆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疾功能紊乱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0026]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水暖和磁疗的方式,使用户乘坐部位升温活血的同时实现磁疗的理疗。
[0027]3、本专利技术通过接地垫让地表的微弱电流与人体的生理电流连通,让人体恢复电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1、舱体;2、推拉门;3、观察窗;4、控制屏;5、压力表;6、沙发;7、水暖坐垫;8、USB电源;9、接地垫;10、氧气探头;11、氢气探头;12、湿化器;13、氢气终端;14、耳挂式单孔呼吸管;15、负离子发生器;16、制氢机;17、增压管道;18、无油增压泵;19、分子筛制氧机;20、无油空气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4]实施例一: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包括:舱体1,舱体1前端面安装有推拉门2,舱体1和推拉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前端面安装有推拉门(2),舱体(1)和推拉门(2)处均安装有观测窗(3),所述舱体(1)内部安装有若干沙发(6);输氢组件,输氢组件数量与沙发(6)相适,输氢组件包括制氢机(16)、湿化器(12)、氢气终端(13)、负离子发生器(15)和耳挂式单孔呼吸管(14);所述氢气终端(13)安装于舱体(1)内壁,所述耳挂式单孔呼吸管(14)通过导管与氢气终端(13)连接,且耳挂式单孔呼吸管(14)置于沙发(6)处;输氧组件,输氧组件包括增压管道(17)、负离子发生器(15)、无油增压泵(18)和分子筛制氧机(19),输氧组件调节舱体(1)的微正压,且调节舱体(1)内氧气浓度高于舱体(1)外空气50%;气压调节组件,气压调节组件包括控制模块和无油空气增压泵(20),分子筛制氧机(19)和无油空气增压泵(20)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气压调节组件调节舱体(1)内压强处于20至80kpa;且控制模块控制氢气浓度不超过3%。2.如权利要求1所述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机(16)安装于舱体(1)外,且制氢机(16)与氢气终端(13)之间连有管路,所述管路周侧安装负离子发生器(15)和湿化器(1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身体机体活化净化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制氧机(19)安装于舱体(1)外,且分子筛制氧机(19)与舱体(1)之间连接增压管道(17),所述增压管道(17)周侧安装无油增压泵(18)和负离子发生器(15)。4.如权利要求3所述身体机体活化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医时光海南康复医疗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