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26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氧舱,涉及氧舱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氧舱乘坐舒适度的题;具体包括饼式舱体,所述饼式舱体的底部两侧内壁分别支架,且两个支架相对一侧设置有水平位移机构,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端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端固定连接有座椅,座椅的中间两侧焊接有侧架,侧架的背面外壁设置有抵板,且抵板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座椅和侧架均采用弧形结构,材质采用EPP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氧舱内部座椅固定,不能调节的弊端,提高了使用者乘坐的舒适度,保证了使用者正确坐姿,提高了使用者吸氧的效率,也可通过自主调节座椅的角度和水平位置来避免因长时间坐姿对脊椎的伤害,既保证了治疗安全性,又促进了装置的智能化。又促进了装置的智能化。又促进了装置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氧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氧舱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氧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氧舱的应用越来越广,方舱是家用氧舱中重要的舱体结构。氧舱是建立一个密闭的空间,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和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和净化压缩空气输入,在舱内部形成大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并且具有比外界较高的氧浓度,形成有利于人体吸收氧气的环境,用于医疗、美容、运动员、高原及高山缺氧等状态下的人员吸烟补充,缓解疲劳等。
[0003]以往的氧舱为单人坐式,座椅固定,不能根据不同人体状态随意调整坐姿,使得使用者乘坐的舒适度降低,而错误的体态会压迫人体肺部,导致吸氧量减少,容易出现气短,而且长时间如此会造成人体脊椎疲劳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氧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型氧舱,包括饼式舱体,所述饼式舱体的底部两侧内壁分别支架,且两个支架相对一侧设置有水平位移机构,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端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端固定连接有座椅,座椅的中间两侧焊接有侧架,侧架的背面外壁设置有抵板,且抵板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07]优选地:所述座椅和侧架均采用弧形结构,材质采用EPP材料。
[0008]进一步地:所述饼式舱体的靠近座椅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操控室,且饼式舱体靠近操控室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气口。
[000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饼式舱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基座,且饼式舱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内侧设置有电动滑轨。
[0010]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电动滑轨外侧轨道滑动连接有舱门,安装板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机架,机架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供排气、氧设备,机架靠近饼式舱体的中间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位移机构包括导板、U型连接板、丝杠和第一电机,且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条;
[0012]导板套接于支架外周上,且导板与导条形成滑动配合,导板相对一侧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机构的底部两侧相连接。
[0013]同时,所述U型连接板设置有支架相对一侧的底部外壁上;
[0014]第一电机设置于U型连接板的底部一侧;
[0015]丝杠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且丝杠与其中一个导板相互插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底座、伸缩杆、固定
板、弧形槽、顶座、滑动槽、弧形齿轮和蜗杆;
[0017]底座两侧设置于导板的相对一侧;
[0018]固定板设置于底座的底部两侧;
[0019]蜗杆设置于固定板相对一侧中间。
[0020]同时,所述伸缩杆通过螺纹连接于蜗杆的一端;
[0021]弧形槽,弧形槽开于底座的顶部两侧;
[0022]顶座弧形滑动连接于底座顶部,且顶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与座椅的底部中间外壁相连接;
[0023]滑动槽开于顶座的底部两侧,且滑动槽与弧形槽相适配。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更优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U型连接板的中间一侧,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伸缩杆的延长杆的端部相连接;
[0025]弧形齿轮设置于顶座的底部中间,且弧形齿轮的弧形面设置有蜗轮齿,弧形齿轮与蜗杆相互啮合。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该一种智能型氧舱,使用者在进入饼式舱体中时,脚踩着侧架底部一侧,可坐于或躺于弧形结构的座椅上,而当使用者背部抵住座椅靠背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时,靠背抵住压力传感器,此时,当挤压力超过其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角度调节机构工作,使得座椅完成角度调节,从而起到了调节使用者体态倾角的作用,满足了不同使用者对于体态的需求,解决了传统氧舱内部座椅固定,不能调节的弊端,有效提高了使用者乘坐的舒适度,保证了使用者正确坐姿,提高了使用者吸氧的效率,同时,也可通过自主调节座椅的角度和水平位置来避免因长时间坐姿对脊椎的伤害,由此,既保证了治疗安全性,又促进了装置的智能化。
[0028]2.该一种智能型氧舱,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旋转的丝杠带动了导板进行水平位移,而导板与角度调节机构的底部两侧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对角度调节机构上方的座椅进行水平位移,促进饼式舱体内部座椅的水平位移,满足不同身高人群乘坐的要求,提高了使用者乘坐后伸腿的舒适度。
[0029]3.该一种智能型氧舱,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了伸缩杆转动,并使得伸缩杆一端的蜗杆旋转,转动的蜗杆与弧形齿轮相互作用,带动了顶座在底座顶部做弧形运动,顶座底部的滑动槽与底座顶部的弧形槽相互滑动,同时,顶座顶部的座椅也随之摆动,由此,实现了座椅的倾角调节,以此实现了使用者坐姿的改变,不仅促进了人体供氧效率,而且有利于缓解久坐后的肌肉紧张的症状。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氧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氧舱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氧舱中座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氧舱中座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型氧舱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供排气、氧设备;2、基座;3、舱门;4、机架;5、安装板;6、电动滑轨;7、支撑
架;8、操控室;9、气口;10、座椅;11、支架;12、导板;13、U型连接板;14、侧架;15、抵板;16、丝杠;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底座;20、压力传感器;21、伸缩杆;22、固定板;23、弧形槽;24、顶座;25、滑动槽;26、弧形齿轮;27、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8]实施例1:
[0039]一种智能型氧舱,如图1

5所示,包括饼式舱体,所述饼式舱体的底部两侧内壁分别支架11,且两个支架11相对一侧设置有水平位移机构,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端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端固定连接有座椅10,座椅10的中间两侧焊接有侧架14,且座椅10和侧架14均采用弧形结构,材质采用EPP材料,侧架14的背面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抵板15,且抵板15的中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传感器20;
[0040]所述饼式舱体的靠近座椅10上方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氧舱,包括饼式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饼式舱体的底部两侧内壁分别支架(11),且两个支架(11)相对一侧设置有水平位移机构,所述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端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且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端固定连接有座椅(10),座椅(10)的中间两侧焊接有侧架(14),侧架(14)的背面外壁设置有抵板(15),且抵板(15)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0)和侧架(14)均采用弧形结构,材质采用EPP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饼式舱体的靠近座椅(10)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操控室(8),且饼式舱体靠近操控室(8)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气口(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饼式舱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基座(2),且饼式舱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内侧设置有电动滑轨(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滑轨(6)外侧轨道滑动连接有舱门(3),安装板(5)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机架(4),机架(4)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供排气、氧设备(1),机架(4)靠近饼式舱体的中间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机构包括导板(12)、U型连接板(13)、丝杠(16)和第一电机(17),且支架(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条;导板(12)套接于支架(11)外周上,且导板(12)与导条形成滑动配合,导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友凌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顿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