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362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是在氮气保护下,将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动改性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流动改性剂用于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提高所得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力学和耐热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航空、汽车等领域。然而,玻璃纤维的加入会造成聚合物共混体系黏度增大,加工流动性差,而且玻璃纤维用量越大,在基体中越难分散,折断率越大,所得到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内部结构缺陷多,力学强度差。通过在共混体系中添加流动改性加工助剂可降低黏度,明显改善玻璃纤维的分散状态。梁叶云等(超支化聚酯制备高玻璃纤维含量的尼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功能材料,2018,49(06):6103

6106+6113)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的低缠结度和低黏度起流动改性作用,将1wt%超支化聚酯(DCHP)加入到50wt%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共混体系中,流动改性作用明显,所得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增加了107%,拉伸强度提升了约9%,弯曲强度基本不变。然而由于DCHP在渗入PA6分子链时弱化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致使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下降了近1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1446307.4将1wt%蒙脱土类衍生物(RC

620)作为流动改性剂应用于50wt%玻璃纤维增强高温尼龙共混体系,RC

620通过抑制尼龙分子间作用力,使得所得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提升了一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5%和7%,但是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未得到改善。
[0003]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由于在加工温度范围内呈现液晶态,可以促进基体高分子链解缠,有效降低熔体黏度,同时外力作用下容易取向形成微纤起到增强的作用,在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加工流动性方面引起关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010218363.4将TLCP作为流动改性剂加入到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共混体系中,有效改善了体系的加工流动性,但是TLCP的添加量较高,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不明显,当TLCP添加量为15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仅提高了4.5%、2.6%和1.0%。
[0004]由此可见,现有流动改性加工助剂在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加工流动性的同时往往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开发一种制备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能够在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加工流动性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复合材料刚性和韧性的流动改性剂,具备极其重要的工业价值和学术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具有分散玻璃纤维、提高体系加工流动性、改善复合材料刚性和韧性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应用。
[0007]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具有如下结构式:
[0009][0010]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该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在室温下为白色粉末状,在246~320℃之间呈现液晶态。
[0011]优选地,在氮气保护下,将4,4'

联苯二酚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转移到冰浴中,加入缚酸剂,搅拌下滴加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滴加完毕后常温反应16

24h;反应结束后,析出沉淀,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
[0012]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吡啶、四氢呋喃、二氯甲烷和氯仿中的一种;所述有机溶剂均提前用分子筛除水处理;所述缚酸剂为吡啶或三乙胺。
[0013]优选地,当有机溶剂用吡啶时,不需要另外添加缚酸剂,吡啶起到缚酸剂的作用。
[0014]优选地,所述4,4'

联苯二酚与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2~3;所述有机溶剂用量为4,4'

联苯二酚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总质量的9~12倍;所述缚酸剂的摩尔数为4,4'

联苯二酚的2.5~4倍。
[0015]优选地,所述滴加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是在30~60min内完成;搅拌的速率为200~250r/min。
[0016]优选地,所述析出沉淀是将所得反应后溶液倒入盐酸水溶液中实现;所述洗涤是将得到的沉淀物再分别用NaHCO3水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
[0017]优选地,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16~24h;所述盐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5wt%,所述NaHCO3水溶液的浓度为3~8wt%。
[0018]所述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应用:按配比称取玻璃纤维、聚合物、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玻璃纤维的用量在30wt%~60wt%之间;所述聚合物为加工温度在246℃~320℃范围内的任一种,如尼龙6、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述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用量为0.25wt%~1wt%;所述抗氧化剂的用量为0.2wt%。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体系加工流动性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添加1wt%该流动改性剂到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共混体系中,共混体系的平衡扭矩下降了76.3%。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可有效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添加1wt%该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到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共混体系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19.3%,断裂伸长率提高26.3%,拉伸强度提高18.4%,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28.0%和29.8%,实现了复合材料刚性和韧性的同时改善。
[00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添加,与常见的工程塑料如尼龙6、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加工温度匹配,应用
5wt%NaHCO3水溶液和650g去离子水洗涤、沉淀和抽滤,最后将所得产物置于90℃真空烘箱中干燥20h,得到的白色粉末即为PPF,产率为95.7%。所得PPF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
[0034]实施例3
[0035]在氮气保护下,将0.01mol 4,4'

联苯二酚和90g二氯甲烷加入到150mL三口烧瓶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转移到冰浴中,加入0.04mol吡啶,在磁力搅拌下,50min内滴加进0.03mol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搅拌速率为220r/min,常温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其特征在于,该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在室温下为白色粉末状,在246~320℃之间呈现液晶态。3.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氮气保护下,将4,4'

联苯二酚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转移到冰浴中,加入缚酸剂,搅拌下滴加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滴加完毕后常温反应16

24h;反应结束后,析出沉淀,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吡啶、四氢呋喃、二氯甲烷和氯仿中的一种;所述有机溶剂均提前用分子筛除水处理;所述缚酸剂为吡啶或三乙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机溶剂用吡啶时,不需要另外添加缚酸剂,吡啶起到缚酸剂的作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氟小分子液晶流动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4'

联苯二酚与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2~3;所述有机溶剂用量为4,4'

联苯二酚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氯总质量的9~12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青黄小丹刘述梅袁彦超曹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