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50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属于无人机反制技术领域,包括:反制抓捕机、自动机库、光电探测器;所述反制抓捕机包括机体、涡喷动力发动机、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所述机体两侧设置有机翼;所述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设置在所述机翼上;所述自动机库包括外壳、停机坪;所述停机坪包括降落甲板、归中杆;所述归中杆用于将降落于甲板的所述反制抓捕机拨至正确归中位置;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支架、无人机侦测模块、云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云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无人机侦测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云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全自动无人机反制装置,无需人员值守,作业成功率高,部署灵活,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反制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
[0003]无人机的流行和管控不足导致了无人机乱飞乱用,不仅会侵犯他人隐私,还可能影响航空安全。因此,无人机反制系统应运而生。无人机反制手段主要包括干扰阻断类、直接摧毁类及监测控制类。其中,直接摧毁类的反制方法中,包括利用无人机捕捉装置对无人机实施网捕。现有的捕捉装置主要由两种,一种是无人机携带拦截网对目标无人机进行拦截,由于携带拦截网,大大降低了无人机飞行速度,难以追上目标无人机;另一种是发射网弾捕捉,通过发射装置发射网捕装置,受捕捉高度高度限制,且发射装置发射后网捕装置不便于调节方向,可能导致捕获失败,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包括:反制抓捕机、自动机库、光电探测器;
[0007]所述反制抓捕机包括机体、涡喷动力发动机、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所述机体两侧设置有机翼;所述机翼上设置有舵面;所述涡喷动力发动机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设置在所述机翼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所述机体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保持所述反制抓捕机呈垂立状态以便垂直起降;
[0008]所述自动机库包括外壳、停机坪;所述外壳包括舱壳、舱盖;所述舱盖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舱壳顶部;所述停机坪包括降落甲板、归中杆;所述降落甲板设置在所述舱壳内部;所述归中杆滑动设置于所述舱壳内部,用于将降落于甲板的所述反制抓捕机拨至正确归中位置;
[0009]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支架、无人机侦测模块、云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云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无人机侦测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云台上。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包括外壳体、导引摄像头、捕捉网装置、降落伞装置、动力装置、航电装置;所述导引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头部;所述捕捉网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降落伞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包括降落伞和用于为所述降落伞发射提供动力的火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火箭发动机和舵面尾翼,所述火箭发动机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尾部中,所述舵面尾翼设置在所
述外壳体尾部外表面;所述航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用作控制装置。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捕捉网装置包括重锤、牵引绳、发射动力火药、捕捉网;所述重锤通过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捕捉网连接;所述发射动力火药设置在所述重锤一侧,用于爆破后将所述重锤发射。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捕捉网装置还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所述捕捉网中心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容纳所述捕捉网的捕捉网舱固定连接。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舱盖包括齿条、齿轮、动力装置;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舱盖底部;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舱壳侧面,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齿轮连接,用于带动齿轮转动。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归中杆的数量为四条,分为相互垂直设置的两组,每组内两根所述归中杆相互平行,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横跨设置在所述降落甲板上方,两端与所述竖杆连接;所述竖杆延伸至所述降落甲板下方与移动装置连接。
[00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同步带、传动轮箱、同步轴、驱动电机;所述同步带设置在所述舱壳11内部;所述传动轮箱设置在所述同步带上,通过所述同步轴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归中杆的所述竖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同步带上带和下带。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降落甲板为自发光降落甲板,从上至下包括保护层、图案层、散射层、光通道层、反光层;所述保护层为透明漫反射PVC覆膜;所述图案层由抗紫外线油墨印刷制成;所述散射层为半透明毛面PVC板;所述光通道层为亚克力或者PC板,表面设置有微孔;所述反光层为纯白色硬质光面发泡PVC。
[00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降落甲板还包括红外LED灯和照明LED灯;所述降落甲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图案层、所述散射层、所述光通道层和所述发光层;所述通孔中插设有导光柱;所述红外LED灯设置在所述导光柱底部;所述照明LED灯数量为若干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光通道层四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使用涡喷发动机动力的抓捕机,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好的特点。抓捕作战时更具有优势。相比于电动抓捕机,具有续航时间长,能源补充速度快的特点。涡喷发动机动力相比于螺旋桨抓捕机,减小了动力在机体中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飞行更加灵活。抓捕机可以垂直起降,相比于跑道或弹射起飞的抓捕机,缩小了对部署空间的需求。
[0020]2、全自动机库和光电探测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作业。
[0021]3、使用降准回收技术,提高了回收成功率,缩小了降落甲板的面积需求。
[0022]4、采用自发光降落甲板,减小了视觉识别技术对环境光的敏感性,夜间也能够实现视觉识别精准回收。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反制抓捕机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反制抓捕机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捕网发射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前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捕捉网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降落时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机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机库舱盖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归中杆及舱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专利技术同步带与竖杆连接位置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降落甲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图案层示意图。
[0035]图13为本专利技术光通道层示意图。
[0036]图14为本专利技术光电探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1、机体;12、涡喷动力发动机;13、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131、外壳体;132、导引摄像头;133、捕捉网装置;1331、重锤;1332、牵引绳;1333、发射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制抓捕机、自动机库、光电探测器;所述反制抓捕机包括机体(11)、涡喷动力发动机(12)、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13);所述机体(11)两侧设置有机翼(14);所述机翼(14)上设置有舵面(15);所述涡喷动力发动机(12)设置在所述机体(11)上;所述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13)设置在所述机翼(14)远离所述机体(11)的一侧;所述机体(1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用于保持所述反制抓捕机呈垂立状态以便垂直起降;所述自动机库包括外壳(21)、停机坪(22);所述外壳(21)包括舱壳(211)、舱盖(212);所述舱盖(212)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舱壳(211)顶部;所述停机坪(22)包括降落甲板(221)、归中杆(222);所述降落甲板(221)设置在所述舱壳(211)内部;所述归中杆(222)滑动设置于所述舱壳(211)内部,用于将降落于甲板的所述反制抓捕机拨至正确归中位置;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支架(31)、无人机侦测模块(32)、云台(33)、无线通信模块(34);所述云台(33)安装于所述支架(31)上;所述无人机侦测模块(32)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4)设置在所述云台(3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反制捕网发射器(13)包括外壳体(131)、导引摄像头(132)、捕捉网装置(133)、降落伞装置(134)、动力装置(135)、航电装置(136);所述导引摄像头(13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头部;所述捕捉网装置(13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中;所述降落伞装置(13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内部,包括降落伞(1341)和用于为所述降落伞(1341)发射提供动力的火药(1342);所述动力装置(135)包括火箭发动机(1351)和舵面尾翼(1352),所述火箭发动机(1351)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31)尾部中,所述舵面尾翼(135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31)尾部外表面;所述航电装置(136)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31)内部,用作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网装置(133)包括重锤(1331)、牵引绳(1332)、发射动力火药(1333)、捕捉网(1334);所述重锤(1331)通过所述牵引绳(1332)与所述捕捉网(1334)连接;所述发射动力火药(1333)设置在所述重锤(1331)一侧,用于爆破后将所述重锤(1331)发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网装置(133)还包括连接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雨王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巡天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