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40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和施工方法,涉及路基抗震技术领域,包括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板和锚定部件;所述挡土墙立壁位于所述路堤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挡土墙底板的上方,所述挡土墙扶壁固定在所述挡土墙立壁的后侧,且固定在所述挡土墙底板的上方,所述锚定部件包括竖直锚固体和倾斜锚固体,所述竖直锚固体和所述倾斜锚固体的底部均贯穿所述路堤深入到地基土体中,所述竖直锚固体的顶部贯穿所述路堤和所述挡土墙底板固定在所述挡土墙立壁的内部,所述倾斜锚固体的顶部贯穿所述路堤和所述挡土墙底板固定在所述挡土墙扶壁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解决了现有传统扶壁式挡土墙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能较差的问题。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抗震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体截面面积小、自身重量较轻等特点,适用于缺乏石料地区和承载力较低的地基,一般用于较高的边坡支护,立壁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在墙身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对于传统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土墙更加适用于较狭窄的地带,工期较短,更加经济耐用,常用于城市公路工程。
[0003]扶壁式挡土墙有整体浇筑和预制装配两种形式,但现有传统扶壁式挡土墙抗震性能较差,不能保证地震作用下的路基水平位移在容许值之内,且不宜用于地震烈度较大的强震地区。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和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传统扶壁式挡土墙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和施工方法,解决现有传统扶壁式挡土墙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板和锚定部件;
[0007]所述挡土墙底板位于路堤的正上方,所述挡土墙立壁位于所述路堤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挡土墙底板的上方,所述挡土墙扶壁固定在所述挡土墙立壁的后侧,且固定在所述挡土墙底板的上方,所述挡土墙立壁、所述挡土墙扶壁和所述挡土墙底板一体化设置;所述锚定部件包括竖直锚固体和倾斜锚固体,所述竖直锚固体和所述倾斜锚固体的底部均贯穿所述路堤深入到地基土体中,所述竖直锚固体的顶部贯穿所述路堤和所述挡土墙底板固定在所述挡土墙立壁的内部,所述倾斜锚固体的顶部贯穿所述路堤和所述挡土墙底板固定在所述挡土墙扶壁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挡土墙立壁的前侧底部还设置有墙板延长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挡土墙立壁上均布开设有多个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进水口处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0010]优选的,所述锚定部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锚定部件呈圆柱状,螺纹钢锚杆固定在所述锚定部件的中心位置,多个承载体均匀安装在所述螺纹钢锚杆的底部至中间位置处,垫片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在所述螺纹钢锚杆的顶部位置处,加强套管通过所述垫片吊置在所述螺纹钢锚杆上,所述加强套管的顶部开设有注入孔,所述加强套管内部包裹有混凝土;
[0011]所述竖直锚固体内的加强套管的底部贯穿所述路堤位于所述路基土体中,顶部位于所述挡土墙立壁的内部;所述倾斜锚固体内的加强套管的底部贯穿所述路堤位于所述路基土体中,顶部位于所述挡土墙扶壁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锚定部件的外壁呈螺纹状,所述加强套管的侧壁呈螺纹状。
[0013]优选的,各段所述挡土墙立壁之前预设有固定缝隙,所述固定缝隙的内部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
[0014]优选的,所述弹性防水材料包括沥青、油毡、聚氨酯和丙烯酸。
[0015]优选的,所述路堤包括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位于所述碎石垫层的上方。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图划分施工段,并确定所述挡土墙立壁与所述挡土墙扶壁的位置与高程,根据所述挡土墙立壁与所述挡土墙扶壁的位置确定出锚孔的位置,并根据地基不同深度的土的种类和标准贯入实验的实验值确定所述锚孔的直径大小与深度;
[0018]S2:初步施工,将碎石垫层铺设在开挖的路基上,并将混凝土垫层铺设在所述碎石垫层上得到路堤,根据步骤S1中确定的所述锚孔的位置和所述锚孔的直径与深度,在所述路堤上钻设出带有螺纹的锚孔;
[0019]S3:初步灌浆前准备,将中空外管插入到步骤S2钻设出的锚孔中并深入所述锚孔的底部,所述中空外管的侧壁为螺纹状并与所述锚孔的螺纹的相匹配,所述中空外管的直径大于加强套管的直径,所述中空外管的侧壁螺纹与所述加强套管的侧壁螺纹相匹配;
[0020]S4:螺纹钢锚杆安装,将多个承载体均匀安装在所述螺纹钢锚杆的底部至中间位置处,利用两个螺母将垫片固定在所述螺纹钢锚杆的顶部位置处,将加强套管通过所述垫片吊置在所述螺纹钢锚杆上,得到安装好的螺纹钢锚杆;
[0021]S5:初步灌浆,将安装好的螺纹钢锚杆(6)固定在所述锚孔中,然后在所述锚孔中进行混凝土浆料灌注作业;
[0022]优选的,S5中包括以下分步骤:
[0023]S51:将安装好的所述螺纹钢锚杆(6)插入所述锚孔中,所述螺纹钢锚杆(6)位于步骤S3中安装好的中空外管的中心处;
[0024]S52:将注入软管穿过所述加强套管(9)上的注入孔插入到步骤S51中的所述中空外管内,通过所述注入软管在所述中空外管内注射混凝土浆料;
[0025]S53:在注射混凝土浆料的同时旋转外抽所述中空外管,直至将所述加强套管(9)内部灌满所述混凝土浆料后停止灌浆,此时将中空外管完全旋转抽离所述锚孔;
[0026]S54:等待所述加强套管(9)内的混凝土浆料完全凝固,得到锚定部件(7)。
[0027]S6:再次灌浆前准备,将规定量钢筋安装到所述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板和墙板延长结构的预设空间内,并利用模板围出所述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板和墙板延长结构的空间结构;
[0028]S7:再次灌浆,对步骤S6中围好的空间结构进行灌浆,待浆料凝固后撤去模板,得到所述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板和墙板延长结构。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
板和锚定部件,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和挡土墙底板一体化设置安装在路堤的两侧,锚定部件包括竖直锚固体和倾斜锚固体,二者的底部均贯穿路堤深入到地基土体中,竖直锚固体的顶部固定在挡土墙立壁的内部,倾斜锚固体的顶部固定在挡土墙扶壁的内部。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壁挡土墙在受到地震惯性力时,挡土墙会将上部结构受到的惯性力向土体深处传导,具体为挡土墙立壁与所述挡土墙扶壁受到的惯性力通过锚定部件传导入土体深处。锚定部件通过对地基中土体的约束,减小地震时的地基的水平位移和边坡滑动力,减小墙体剪应力及相应的剪切变形。
[003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的挡土墙立壁、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底板、墙板延长结构及锚定部件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提高了挡土墙结构的一体化程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挡土墙结构主视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挡土墙结构左视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挡土墙结构俯视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锚定部件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立壁(1)、挡土墙扶壁(3)、挡土墙底板(4)和锚定部件(7);所述挡土墙底板(4)位于路堤的正上方,所述挡土墙立壁(1)位于所述路堤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挡土墙底板(4)的上方,所述挡土墙扶壁(3)固定在所述挡土墙立壁(1)的后侧,且固定在所述挡土墙底板(4)的上方,所述挡土墙立壁(1)、所述挡土墙扶壁(3)和所述挡土墙底板(4)一体化设置;所述锚定部件(7)包括竖直锚固体(7.1)和倾斜锚固体(7.2),所述竖直锚固体(7.1)和所述倾斜锚固体(7.2)的底部均贯穿所述路堤深入到地基土体中,所述竖直锚固体(7.1)的顶部贯穿所述路堤和所述挡土墙底板(4)固定在所述挡土墙立壁(1)的内部,所述倾斜锚固体(7.2)的顶部贯穿所述路堤和所述挡土墙底板(4)固定在所述挡土墙扶壁(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立壁(1)的前侧底部还设置有墙板延长结构(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立壁(1)上均布开设有多个泄水孔(13),所述泄水孔(13)的进水口处包裹有透水土工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件(7)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锚定部件(7)呈圆柱状,螺纹钢锚杆(6)固定在所述锚定部件(7)的中心位置,多个承载体(8)均匀安装在所述螺纹钢锚杆(6)的底部至中间位置处,垫片(11)通过两个螺母(10)固定在所述螺纹钢锚杆(6)的顶部位置处,加强套管(9)通过所述垫片(11)吊置在所述螺纹钢锚杆(6)上,所述加强套管(9)的顶部开设有注入孔,所述加强套管(9)内部包裹有混凝土;所述竖直锚固体(7.1)内的加强套管(9)的底部贯穿所述路堤位于所述路基土体中,顶部位于所述挡土墙立壁(1)的内部;所述倾斜锚固体(7.2)内的加强套管(9)的底部贯穿所述路堤位于所述路基土体中,顶部位于所述挡土墙扶壁(3)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件(7)的外壁呈螺纹状,所述加强套管(9)的侧壁呈螺纹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段所述挡土墙立壁(1)之前预设有固定缝隙,所述固定缝隙的内部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水材料包括沥青、油毡、聚氨酯和丙烯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路基抗震的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包括碎石垫层(5)和混凝土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雯张文祥张宏胡子良刘雪峰张再军张曙俊黄昕孙雪龙樊英张慧许占燕王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