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14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部设有用于将电子元件变形的管脚进行恢复的校形组件以及用于压紧电子元件的压紧机构,其中:校形组件包括底座、工位台、校形治具、校正轮以及驱动机构,底座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部一侧,工位台固定安装在底座朝向压紧机构的一端面上,校形治具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部,且校形治具靠近工位台设置,校形治具的上部设有校形槽,校正轮设于校形槽的正上方,驱动机构与校正轮传动连接;压紧机构包括快速夹钳以及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可将电子元件翘起的管脚压平,从而实现将电子元件变形的管脚进行恢复的目的,尤为重要的是,不会压坏电子元件。不会压坏电子元件。不会压坏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具体是涉及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0003]公开(公告)号为CN2174922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形管脚整形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为矩形结构,主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均匀排列的气缸;辅助结构,主体上方设有辅助结构;上料结构,主体左侧顶部中间位置设有上料结构,且上料结构的震频器底部与主体顶部相接触。
[0004]上述的变形管脚整形装置,使用时,将产品放置在震盘上,通过震频器将产品导入内槽,进而掉落在放置件顶部,当产品进入内槽满料时,感应器发出信号,停止进料,将气缸启动,进而带动辅助件向下移动,从而将下压件插入在内槽内部,从而将变形产品的管脚通过挤压整形,整形成正常的产品管脚,但是上述的变形管脚整形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将产品压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了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包括:
[0007]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设有用于将电子元件变形的管脚进行恢复的校形组件以及用于压紧电子元件的压紧机构,其中:
[0008]所述校形组件包括底座、工位台、校形治具、校正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一侧,所述工位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压紧机构的一端面上,所述校形治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校形治具靠近所述工位台设置,所述校形治具的上部设有校形槽,所述校正轮设于所述校形槽的正上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校正轮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校正轮在所述校形槽内做直线运动;
[0009]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快速夹钳以及压块,所述快速夹钳通过配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另一侧,所述压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快速夹钳的压杆底端,且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工位台的正上方。
[0010]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龙门架、第一电动推杆、两组第一导向伸缩件、连接座、第二电动推杆、两组第二导向伸缩件、U形安装架以及转轴,所述龙门架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以及两组所述第一导向伸
缩件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内顶壁底部,两组所述第一导向伸缩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两侧,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底端以及两组所述第一导向伸缩件的底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以及两组所述第二导向伸缩件均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校形治具的一侧面上,两组所述第二导向伸缩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两侧,所述U形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以及两组所述第二导向伸缩件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端部,且所述U形安装架水平设置,所述转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U形安装架上,所述校正轮固定套装在所述转轴上。
[0011]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每组所述第一导向伸缩件均包括第一外套管以及第一内插杆,所述第一外套管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所述第一内插杆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内顶壁底部,且所述第一内插杆的底端活动插入所述第一外套管的上端内部。
[0012]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每组所述第二导向伸缩件均包括第二外套管以及第二内插杆,所述第二外套管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校形治具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内插杆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U形安装架朝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内插杆远离所述U形安装架的一端活动插入所述第二外套管朝向所述校形治具的一端内部。
[0013]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贯穿其侧部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顶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校形治具相连通的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线圈,所述校形治具为不锈钢块。
[0014]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通槽的槽口设置。
[0015]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散热风扇串联连接。
[0016]上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中:所述通槽的两个槽口内均安装有镂空盖板。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主要由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部校形组件和压紧机构,在使用时,将电子元件变形放置在工位台的上部,同时将电子元件翘起的管脚插入校形槽内,然后利用快速夹钳驱动压块将电子元件压紧在工位台的上部,随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校正轮下降进入校形槽内将电子元件翘起的管脚压紧,然后驱动机构驱动校正轮远离工位台移动,即可将电子元件翘起的管脚压平,从而实现将电子元件变形的管脚进行恢复的目的,尤为重要的是,不会压坏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中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
[0026]1、校形组件;11、底座;12、工位台;13、校形治具;14、校形槽;15、镂空盖板;16、转轴;17、校正轮;18、U形安装架;19、第二内插杆;190、第二外套管;191、第二电动推杆;192、龙门架;193、第一电动推杆;194、第一内插杆;195、第一外套管;196、连接座;197、圆柱槽;198、加热线圈;199、散热风扇;1990、通槽;1991、温控开关;
[0027]2、压紧机构;21、配装座;22、快速夹钳;23、压块;
[0028]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1]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部设有用于将电子元件变形的管脚进行恢复的校形组件(1)以及用于压紧电子元件的压紧机构(2),其中:所述校形组件(1)包括底座(11)、工位台(12)、校形治具(13)、校正轮(17)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上部一侧,所述工位台(1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1)朝向所述压紧机构(2)的一端面上,所述校形治具(1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1)的上部,且所述校形治具(13)靠近所述工位台(12)设置,所述校形治具(13)的上部设有校形槽(14),所述校正轮(17)设于所述校形槽(14)的正上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校正轮(17)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校正轮(17)在所述校形槽(14)内做直线运动;所述压紧机构(2)包括快速夹钳(22)以及压块(23),所述快速夹钳(22)通过配装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上部另一侧,所述压块(23)固定安装在所述快速夹钳(22)的压杆底端,且所述压块(23)位于所述工位台(12)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脚变形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龙门架(192)、第一电动推杆(193)、两组第一导向伸缩件、连接座(196)、第二电动推杆(191)、两组第二导向伸缩件、U形安装架(18)以及转轴(16),所述龙门架(192)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1)的上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93)以及两组所述第一导向伸缩件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92)的内顶壁底部,两组所述第一导向伸缩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93)的两侧,所述连接座(19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93)的活塞杆底端以及两组所述第一导向伸缩件的底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91)以及两组所述第二导向伸缩件均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196)朝向所述校形治具(13)的一侧面上,两组所述第二导向伸缩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91)的两侧,所述U形安装架(1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91)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韦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