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链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06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链盖,包括:一后盖;一第一链盖,设有一第一外弧部、一第一延伸部、至少一第一肋条及一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连接与所述后盖,所述第一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内侧缘,所述第一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肋条的内端;及一第二链盖,滑动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一链盖,设有一第二外弧部、一第二延伸部、至少一第二肋条及一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后盖,所述第二肋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弧部的内侧缘,所述第二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二肋条的内端,所述第二内环设置旋转套接于所述第一内环。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行车链盖能因应不同车种调整或因应使用者需求调整,避免自行车链盖干涉链条。条。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链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链盖,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整的自行车链盖。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为了安全的考量都会在对应链条上方处装设链盖,链盖可以防止骑乘者在骑乘自行车时误触,避免裤脚卷入发生危险,以及防止脏污裤脚。长期以来,由于耐用性和成本的原因,链盖一直是自行车制造商面临的麻烦问题。链盖的安装很困难,并且需要适合链盖类型的支架和安装它们的框架,避免链盖与链条接触。
[0003]现有的自行车链盖一体成型后,尺寸固定,针对不同尺寸车体必须个别制造,此种形态的链盖凸显出适用性不佳的缺陷,例如公路车与登山越野车,其链盘尺寸各有不同,为因应此两种链盘尺寸的不同,需购买不同尺寸的链盖。再者,现有的自行车链盖套设于前链盘与后链盘之间,且使用者可对自行车的后链盘进行微调,使自行车在使用下较为舒适。因此,前链盘与后链盘之间的距离也会改变。因为现有的自行车链盖为固定尺寸,当前链盘与后链盘之间的距离改变时,链盖会与链盘或者链条产生干涉,进而降低自行车的骑乘舒适性及安全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整的自行车链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链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链盖,包括:一后盖;一第一链盖,滑动连接于所述后盖,所述第一链盖设有一第一外弧部、一第一延伸部、至少一第一肋条及一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外侧缘,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连接与所述后盖,所述第一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内侧缘,所述第一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肋条的内端;及一第二链盖,滑动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一链盖,所述第二链盖设有一第二外弧部、一第二延伸部、至少一第二肋条及一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外弧部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两端,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弧部的外侧缘,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后盖,所述第二肋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弧部的内侧缘,所述第二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二肋条的内端,所述第二内环旋转套接于所述第一内环。
[000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外弧部设有一第一分支与一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前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分支,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后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的连接处向所述后盖斜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后盖之间。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外弧部设有一第三分支与一第四分支,所述第二外弧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前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四分支,所述第二外弧部与所述
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后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分支,所述第三分支与所述第四分支的连接处向所述后盖斜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三分支的自由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的自由端,所述第四分支的自由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的自由端。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链盖由一第一外盖与一第一内盖组成,所述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一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盖上。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外盖的内侧面设有数个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内盖的内侧面设有数个第一卡勾,数个所述第一卡勾扣合于数个所述第一扣合部。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链盖由一第二外盖与一第二内盖组成,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第二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盖上。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外盖的内侧面设有数个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内盖的内侧面设有数个第二扣合部,数个所述第二卡勾扣合于数个所述第二扣合部。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分支的自由端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三分支的自由端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分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分支的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四分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支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盖设有一第三外盖、一第三内盖、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自由端设置于所述第三外盖与所述内盖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外盖中间并延伸出所述第三外盖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座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表面。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自行车链盖通过旋转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第二外弧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当所述后盖前后移动时,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可做相应的调整。使本技术自行车链盖能因应不同车种调整或因应使用者需求调整,避免自行车链盖干涉链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自行车链盖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自行车链盖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自行车链盖的第一链盖与第二链盖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自行车链盖的部分分解图。
[0020]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自行车链盖 100 第一链盖 1
[0022]第一外弧部 11 第一分支 111
[0023]第二分支 112 第一凹槽 113
[0024]第一延伸部 12 第一肋条 13
[0025]第一内环 14 缺口 141
[0026]第一外盖 15 第一内盖 16
[0027]第一扣合部 17 第一卡勾 18
[0028]第二链盖 2 第二外弧部 21
[0029]第三分支 211 第四分支 212
[0030]第二凹槽 213 第二延伸部 22
[0031]第二肋条 23 第二内环 24
[0032]第二外盖 25 第二内盖 26
[0033]第二卡勾 27 第二扣合部 28
[0034]后盖 3 第三外盖 31
[0035]第三内盖 32 第一固定座 33
[0036]第二固定座 34。
实施方式
[003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自行车链盖100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0038]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自行车链盖100设有一第一链盖1、一第二链盖2与一后盖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盖1与所述第二链盖2的结构大致相同。所述第一链盖1与所述第二链盖2设置于自行车的前链盘(图中未示)且彼此相互套接。所述第一链盖1与所述第二链盖2套设于自行车的传动轴(图中未示)。所述第一链盖1与所述第二链盖2用于覆盖自行车的链条(图中未示)。所述后盖3设置于自行车的后链盘(图中未示),所述第一链盖1与所述后盖3的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链盖2与所述后盖3的自由端相连接,因此,所述第一链盖1、所述第二链盖2与所述后盖3能相对移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链盖1、所述第二链盖2与所述后盖3的相对位置。所述后盖3套设于自行车的后传动轴(图中未示)。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链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盖;一第一链盖,滑动连接于所述后盖,所述第一链盖设有一第一外弧部、一第一延伸部、至少一第一肋条及一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外侧缘,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所述第一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内侧缘,所述第一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肋条的内端;及一第二链盖,滑动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一链盖,所述第二链盖设有一第二外弧部、一第二延伸部、至少一第二肋条及一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外弧部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弧部的两端,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弧部的外侧缘,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后盖,所述第二肋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弧部的内侧缘,所述第二内环设置于所述第二肋条的内端,所述第二内环旋转套接于所述第一内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弧部设有一第一分支与一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前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分支,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后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的连接处向所述后盖斜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弧部与所述后盖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弧部设有一第三分支与一第四分支,所述第二外弧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前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四分支,所述第二外弧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向后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分支,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