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85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属于新能源电池运输设备技术领域。该吊运装置包括吊具支架,吊具支架包括支架体、吊耳和吊臂,吊耳设置于支架体顶部,吊臂的一端与支架体底部连接,吊臂的另一端侧壁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卡接凸缘,支架体上设置有多组吊臂,每组吊臂均包括对称设置于吊耳两侧的两个吊臂,两个吊臂之间的间距可调,多组吊臂间隔布置。采用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对电芯模组进行吊运入箱,能避免在电芯模组进行吊运时与电池箱发生干涉,提高适配性。提高适配性。提高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运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以及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动力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及储能等产品上。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快迅高效设计、生产、组装,投产从而抢市场,是企业关心的重大问题。
[000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续航能力,模组中往往需要并列设置多个电芯,通常采用扎带加端板配合固定形式以形成长电芯模组。在电芯模组组装完成后,需要通过吊装工装由两侧夹持住电芯模组的端板,将电芯模组转运入电池箱。
[0004]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吊装工装,由两端夹紧电芯模组的两侧端板进行转运和入箱,由于吊装工装的夹持部需要占用端板两侧一定的空间,在吊装入箱时为了避免与箱体侧壁产生干涉,模组与电池箱内壁之间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导致待吊运装配的电芯模组尺寸限制较大,适配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能避免在电芯模组进行吊运时与电池箱发生干涉,提高适配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包括:
[0007]吊具支架,
[0008]所述吊具支架包括支架体、吊耳和吊臂,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支架体顶部,所述吊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体底部连接,所述吊臂的另一端侧壁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卡接凸缘,所述支架体上设置有多组所述吊臂,每组所述吊臂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吊耳两侧的两个所述吊臂,两个所述吊臂之间的间距可调,多组所述吊臂间隔布置。
[0009]可选地,所述吊臂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凸缘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宽度。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所述吊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调节槽中。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杆体和凸缘套筒,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桩,所述凸缘套筒插装于所述插桩上,所述卡接凸缘设置于所述凸缘套筒的外侧壁上。
[0012]可选地,所述支架体包括吊耳支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与多组所述吊臂一一对应的连杆组,所述吊耳支架呈条状,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
所述第三支撑杆相互平行,所述吊耳支架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形通孔,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吊耳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吊耳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侧,同组的两个所述吊臂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和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连杆组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吊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转动连接。
[0014]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吊臂的两侧均设置有紧固螺母。
[0015]可选地,所述吊具支架为不锈钢制件。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7]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组吊运装置,通过吊具支架上的吊耳进行吊装,通过调整布置于吊具支架底部的多组吊臂之间的间距以与电芯模组两侧侧端板上的定位孔对应。通过下降使吊臂传入对应的定位孔后再次调整同组吊臂之间的间距由两侧对电芯模组进行装夹。在再次提升的过程中利用卡接凸缘与定位孔所在的安装凸起相配合实现电芯模组的吊起。其在对电芯模组进行装夹和吊运的过程中,吊臂始终由顶部穿设配合于侧端板上的定位孔中,其整体结构不会占用侧端板背对单体电芯一侧的空间,在吊运入箱过程中无需考虑吊臂对空间的占用,能避免在电芯模组进行吊运时与电池箱发生干涉,有效提高适配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吊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吊运装置与电芯模组装夹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臂与侧端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吊运装置与电芯模组装夹配合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一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另一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
吊具支架;2

紧固螺母;11

支架体;12

吊耳;13

吊臂;13a

卡接凸缘;111

吊耳支架;112

第一支撑杆;113

第二支撑杆;114

第三支撑杆;115

连杆组;131

第一连接段;131a

调节槽;132

第二连接段;1111

腰形通孔;1151

上支撑臂;1152

下支撑臂;1321

杆体;1322

凸缘套筒;1323

插装;m

电芯模组;m1

单体电芯;m2

侧端板;m21

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8]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续航能力,模组中往往需要并列设置多个电芯,通常采用扎带加端板配合固定形式以形成长电芯模组。在电芯模组组装完成后,需要通过吊装工装由两侧夹持住电芯模组的端板,将电芯模组转运入电池箱。
[0029]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吊装工装,由两端夹紧电芯模组的两侧端板进行转运和入箱,由于吊装工装的夹持部需要占用端板两侧一定的空间,在吊装入箱时为了避免与箱体侧壁产生干涉,模组与电池箱内壁之间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导致待吊运装配的电芯模组尺寸限制较大,适配性较低。
[0030]图1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支架(1),所述吊具支架(1)包括支架体(11)、吊耳(12)和吊臂(13),所述吊耳(12)设置于所述支架体(11)顶部,所述吊臂(1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体(11)底部连接,所述吊臂(13)的另一端侧壁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卡接凸缘(13a),所述支架体(11)上设置有多组所述吊臂(13),每组所述吊臂(13)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吊耳(12)两侧的两个所述吊臂(13),两个所述吊臂(13)之间的间距可调,多组所述吊臂(13)间隔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13)包括第一连接段(131)和第二连接段(132),所述第一连接段(13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体(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凸缘(13a)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31)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31)的另一端开设有调节槽(131a),所述调节槽(131a)沿所述吊臂(13)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的一端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调节槽(131a)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包括杆体(1321)和凸缘套筒(1322),所述杆体(13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杆体(132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桩(1323),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吉佩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