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591 阅读:18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能够切实地检测出电梯门与门档柱之间的绳状异物的电梯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门装置具有:单开滑动门式的电梯门(1a、1b),该电梯门(1a、1b)通过电梯门开闭机构来开闭电梯出入口;门坎(6),该门坎(6)具有引导该电梯门开闭的引导槽(6a);以及检测单元(9),该检测单元(9)设置在门档柱(8)上,用于检测该门档柱(8)与电梯门之间是否夹入有异物,在该电梯门装置中,使用堵塞构件(10)至少堵塞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到电梯门的下端面的高度位置之间的电梯门下部间隙,同时使检测单元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或者引导槽内的规定高度位置朝着上方延伸设置到规定的高度位置。由此,能够切实地检测出位于电梯门和门档柱之间的地板面上或者引导槽内的绳状异物(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检测出电梯门与门档柱 之间是否夹入有异物的单开滑动门式的电梯门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在现有的单开滑动门式的电梯门装置中,在门档面或者门档高低 部分设置用于停止电梯门的关闭动作或者停止运行的开关,在电梯门与门 档柱之间夹入了异物时使开关动作,由此来提高安全性(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昭53-25058号公报(第1页,图1) 在上述的现有装置中,在规定的高度位置上,能够有效地检测到位于 电梯门和门档柱之间的异物,例如乘客的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在电梯门 装置中,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一直到电梯门的下端面的高度位置为止,具 有电梯门的下部间隙,例如,在电梯门与门档柱之间的地板面上存在有绳 状异物时,随着电梯门的关闭动作,绳状异物会被巻入到下部间隙中,上 述现有装置存在无法检测出上述绳状异物的问题。由于不能检测出绳状异 物,所以,当电梯轿厢在绳状异物的一端位于电梯门厅侧,另一端位于电 梯轿厢侧的状态下进行升降时,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如何切实地 检测到上述异物,在安全上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地检测出电梯门与门档柱之间有无绳状异物夹入的电 梯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门装置,该电3梯门装置具有单开滑动门式的电梯门,该电梯门通过电梯门开闭机构来 开闭电梯的出入口;门坎,该门坎具有引导该电梯门开闭的引导槽;以及 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设置在门档柱上,用于检测该门档柱与所述电梯门 之间是否夹入有异物,所述电梯门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堵塞构件至少堵 塞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到所述电梯门的下端面的高度位置之间的电梯门 下部间隙,并且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地板面的高度位置或者所述引导槽内 的规定高度位置朝着上方延伸设置到规定的高度位置。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电梯门装置中,通过堵塞 构件至少堵塞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到电梯门的下端面的高度位置之间的 电梯门下部间隙,并且检测单元设置在门档柱上,其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 或者引导槽内的规定高度位置朝着上方延伸设置到规定的高度位置。由 此,位于电梯门与门档柱之间的绳状异物随着电梯门的关闭动作而被堵塞 构件推出到门档柱的检测单元处,从而能切实地检测出该绳状异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电梯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堵塞 构件设置在所述电梯门或者引导所述电梯门沿着所述引导槽开闭的引导 构件上,并且设置成从所述电梯门下端面进入到所述引导槽内。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电梯门装置中,设置在电 梯门或者引导电梯门沿着引导槽开闭的引导构件上的堵塞构件被设置成 从电梯门的下端面进入到引导槽内,所以,还能够随着电梯门的关闭动作 通过堵塞构件将进入到引导槽内的绳状异物推出到门档柱的检测单元处。 此外,即使因电梯门开闭装置和电梯门等的安装状态的变化以及因长期使. 用而产生的安装状态的变化,而在门坎的上表面与堵塞构件的下端之间出 现了间隙时,也能够切实地检测出异物。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切实地检测出夹在电梯门与门档柱之间的绳状异物 以及夹在地板面上或者进入到引导槽内的绳状异物,所以能够提高电梯的 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是从电梯门厅侧观察 到的处于全闭状态的电梯轿厢门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的A—A线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与图3相当,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装置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符号说明la、 lb轿厢门2电梯门开闭装置3导轨4引导构件5引导机构6门坎6a引导槽7电动机8轿厢门档柱9压敏传感器10、 10a堵塞构件11绳状异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是从电梯门厅侧观察 到的处于全闭状态的电梯轿厢门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 的图1的A—A线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 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单开滑动门式的电梯轿厢门la、 lb的上 部由电梯门开闭装置2的导轨3悬吊,电梯轿厢门la、 lb的下部安装有 引导构件4,该引导构件4和安装在引导构件4上的引导机构5进入到设 置在门坎6上的后述的引导槽6a中,随着电动机7的旋转,在未图示的 开闭机构的作用下,电梯轿厢门la、 lb沿着电梯轿厢门的开闭装置2的 导轨3以及门坎6的引导槽6a开闭。此外,如图2所示,电梯轿厢门的门档柱8上设置有检测电梯轿厢门la与门档柱8之间是否夹入有异物的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例如是压敏传 感器9,在电梯轿厢门la、 lb完全关闭时,压敏传感器9和电梯轿厢门 la形成紧密接触的结构。由此,在没有任何异物夹入时不输出检测信号, 在有异物夹入在电梯轿厢门la以及电梯轿厢门的门档柱8中时,通过压 敏传感器9来检测是否出现了局部性的压力增加,并将其反映在电梯门开 闭控制中。此外,压敏传感器9设置在门档柱8上,并从地板面的高度位 置朝着上方延伸设置到规定的高度位置。并且,如图3所示,将引导构件4的一部分延伸设置到电梯轿厢门la 的门档面,形成堵塞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到电梯轿厢门la的下端面的高 度位置之间的电梯门下部间隙的堵塞构件10,并且该堵塞构件10设置成 从电梯门的下端面进入到引导槽6a内。此外,堵塞构件10的材质例如使 用容易得到且加工方便的金属。此外,为了避免与门坎6的引导槽的壁面 发生接触,将堵塞构件10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引导槽6a的宽度尺寸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门装置中,当在电梯轿厢门la和 门档柱8之间在地板面上存在跨越门坎6的绳状异物11时,随着电梯轿 厢门la、 lb的关闭动作,由堵塞构件10推动绳状异物11移动,并且进 --步通过电梯轿厢门la、 lb的关闭动作,将绳状异物11推向门档柱8上 的压敏传感器9。由此,由压敏传感器9检测到局部性的压力增加,并将 其反映在电梯门的开闭控制上。此外,将堵塞构件10设置成从电梯门的 下端面进入到引导槽6a内,由此,还能够随着电梯门的关闭动作通过堵 塞构件10将进入到引导槽6a内的绳状异物推向门档柱8的的压敏传感器 9。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切实地检测出在电梯轿厢门la和门档柱8之 间的位于地板面上或者引导槽6a内的绳状异物11,所以能够提高电梯的 安全性。此外,通过将堵塞构件10设置成从电梯门的下端面进入到引导 槽6a内,即使因电梯门开闭装置和电梯门la、 lb等的安装状态的变化以 及因长期使用而产生的安装状态的变化,而在门坎6的上表面与堵塞构件 10的下端之间出现了间隙时,也能够切实地检测出异物。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引导构件4的一部分延长来一体地构 成堵塞构件10,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成在引导构件4上安装其他构件来形成堵塞构件10,此时,能够在已经设置的电梯上采用这一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堵塞构件io的材质使用了金属, 但考虑到每次电梯轿厢门la进行关闭动作时堵塞构件IO都会与压敏传感 器9紧密接触,所以,如果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装置,其具有:单开滑动门式的电梯门,该电梯门通过电梯门开闭机构来开闭电梯的出入口;门坎,该门坎具有引导该电梯门开闭的引导槽;以及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设置在门档柱上,用于检测该门档柱与所述电梯门之间是否夹入有异物,所述电梯门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堵塞构件至少堵塞从地板面的高度位置到所述电梯门的下端面的高度位置之间的电梯门下部间隙,并且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地板面的高度位置或者所述引导槽内的规定高度位置朝着上方延伸设置到规定的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真剑田渊光石塚真介坂井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水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