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06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包括粉碎机构、混料机构和压料机构;混料机构包括喷淋管、绞龙及卧式混料桶,所述卧式混料桶转动设置于支架上,卧式混料桶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盖板,所述喷淋管由卧式混料桶一端插入,所述绞龙由卧式混料桶另一端插入,绞龙对应有进料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根据鱼类用药投喂需求,在重新粉碎后饲料中加入粘合剂和鱼类用药物,再进行颗粒制造生产,提高投喂后鱼饲料内药物状态稳定性,保证鱼类对药物的摄入量,解决投喂常规的、在表面粘接药物的鱼饲料时,饲料表面药物由于浸泡扩散导致药量摄入不足问题。摄入不足问题。摄入不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鱼类养殖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根据鱼塘内鱼类状况,需要配置含有药粉的饲料进行投喂。普通的方法是在直接在外购的颗粒状鱼饲料中添加药粉和粘合剂,粘合剂大都选用麦粉或淀粉,通过搅拌将粘合剂、药粉及饲料颗粒混匀,此时药粉通过粘接剂粘接在饲料颗粒表面,短暂晾晒后进行投喂。
[0003]而养殖中发现,鱼塘内鱼类并非都在投喂第一时间来取食,例如在草鱼和鲤鱼混养的鱼塘,通常在投喂半小时后鲤鱼才来取食。因此采用常规方式配置饲料缺点是:由于药粉粘合在饲料表面,浸泡一段时间后药粉很容易脱离开饲料颗粒扩散至水中,鱼类摄入药量不足,治疗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以对购买的鱼饲料再加工,使养殖鱼所用药粉充分混合至饲料颗粒内,防止药粉由于浸泡流失,保证鱼类对药物的摄入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包括将鱼饲料颗粒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以及将粉碎机构粉碎后的粉状饲料、鱼类用药及粘接剂混合的混料机构,以及将混料机构混合后的混合饲料进行制粒生产的压料机构;
[0007]所述混料机构包括喷淋管、绞龙及卧式混料桶,所述卧式混料桶转动设置于支架上,卧式混料桶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盖板,所述喷淋管由卧式混料桶一端插入,所述绞龙由卧式混料桶另一端插入,绞龙对应有进料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卧式混料桶在开设出料口的一侧还设有配重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配重块对称布置在出料口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卧式混料桶转动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和卧式混料桶将通过皮带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皮带传动结构对应有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通过可调缓冲结构安装于支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可调缓冲结构包括固定板、螺杆和滑杆,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支架,所述张紧轮匹配的U型板通过滑杆滑动安装于固定板,且滑杆在固定板和U型板之间位置设有弹簧,所述螺杆螺纹安装于固定板,该螺杆内端活动穿装于U型板后设置有限位板,该螺杆外端设有手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伸至卧式混料桶的部分朝下设有多个雾化喷头。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卧式混料桶为外凸的腰鼓形桶结构。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5](1)本技术中,根据鱼塘内鱼类用药投喂需求,将所购鱼饲料重新粉碎,然后在粉碎后饲料中加入粘合剂和鱼类用药物,并进行充分混合,最后对混合物料进行颗粒制造生产,形成含有药物的鱼饲料,提高投喂后鱼饲料内药物状态稳定性,保证鱼类对药物的摄入量,解决投喂常规的、在表面粘接药物的鱼饲料时,饲料表面药物由于浸泡扩散导致药量摄入不足问题。
[0016](2)本技术中,粉碎后鱼饲料、药物及粘合剂在卧式混料桶内翻滚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卧式混料桶在开设出料口的一侧设有配重块,使得卧式混料桶能够自动转动至出料口朝下位置,便于混合料出料。
[0017](3)本技术中,张紧轮的设置,一方面保证皮带处于张紧状态,防止皮带打滑,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张紧轮的位置,使得卧式混料桶和动力源完全脱离,便于卧式混料桶转动至出料口朝下位置。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中混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中卧式混料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施例中张紧轮作业状态图;
[0023]图5为本实施例中可调缓冲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制备装置生产流程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支架;2

绞龙;21

进料仓;3

卧式混料桶;31

出料口;32

第一插孔;33

第二插孔;4

喷淋管;41

雾化喷头;5

皮带传动结构;51

被动带轮;52

主动带轮;53

张紧轮,54

皮带;531

U型板;532

弹簧;533

固定板;534

滑杆;535

螺杆;536

手轮;537

限位板;6

配重块;7

盖板;9

粉碎机构;10

混料机构;11

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9]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粉碎机构9、混料机构10及压料机构11。本技术中粉碎机构9、混料机构10及压料机构11作业动力源都是电机。粉碎机构9可选用常规的颗粒粉碎机,压料机构11可选用常规的制粒机,例如平模饲料制粒机或摇摆式制粒机,该粉碎机构9和压料机构11都为常规设备,不作详细说明和图示。本装置作业流程如图6所示,使用粉碎机构9将所购鱼饲料颗粒进行粉碎,然后将所形成的粉状饲料转运至混合机构10内,同时向混合机构10内加入粘接剂及药粉,粉状饲料、粘接剂及药粉在混合机构10内充分混合形成混合饲料,然后将该混合饲料转运至压料机构,在压料结构内进行压
料生产,重新形成新的、含有药物的饲料颗粒,新的饲料颗粒短暂晾晒后投喂即可。
[0030]本技术中,粉碎机构9、混料机构10及压料机构11间物料的转运可以通过传送带实现,也就是在粉碎机构9和混料机构10之间、混料机构10和压料机构11之间分别设置传送带,将物料转运,传送带结构及具体布置方式为现有结构,不作详细说明和图示说明。或者也可以采用人工转运方式,即使用收集桶分别收集粉碎机构9及混料机构10生产的物料,然后人工将物料分别转运,人工转运方式适用于中、小型鱼塘的养殖生产。
[0031]混料机构10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喷淋管4、绞龙2及卧式混料桶3,卧式混料桶3转动设置于支架1上,支架1设有驱动卧式混料桶3转动的电机。卧式混料桶3结构如图3所示,卧式混料桶3为外凸的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鱼饲料颗粒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9),以及将粉碎机构粉碎后的粉状饲料、鱼类用药及粘接剂混合的混料机构(10),以及将混料机构混合后的混合饲料进行制粒生产的压料机构(11);所述混料机构(10)包括喷淋管(4)、绞龙(2)及卧式混料桶(3),所述卧式混料桶(3)转动设置于支架(1)上,卧式混料桶(3)侧壁设有出料口(31),所述出料口(31)设有盖板(7),所述喷淋管(4)由卧式混料桶(3)一端插入,所述绞龙(2)由卧式混料桶(3)另一端插入,绞龙(2)对应有进料仓(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混料桶(3)在开设出料口(31)的一侧还设有配重块(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6)设置有两个,两个配重块(6)对称布置在出料口(31)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药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混料桶(3)转动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和卧式混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韩进刚徐赟霞杨凯王钢王宇刘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