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59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涉及河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垫层、生态石笼网箱层、水冲石层和河道地基土,所述河道地基土、基础垫层、生态石笼网箱层和水冲石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础垫层采用15cm厚的C20素砼铺设平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础垫层、生态石笼网箱层、水冲石层和碎石层护底之间的相互配合,其顶高程可通过堆叠的水冲石层数进行调节,可与上游水位形成梯级水位差,有效的减缓水流流速;同时,该堰体生态石笼结构及水冲石层均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可有效的避免截断水流导致形成死水的现象。效的避免截断水流导致形成死水的现象。效的避免截断水流导致形成死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古诗有云:“为有源头活水来”,区域治水畅流活水是实现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为实现区域内畅流活水的目的,构建“科学划分水利分区,合理布设控导工程,构建纲网清晰、高低分开、引排有序”的水系格局,在片区边界建设必要的控导工程,向各片区内部有序分水、定量配水,营造水势,归顺水流,实现各片区“全面活水、持续活水、按需活水、两利活水、高效活水、连片活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0003]在控导工程中,景观堰集合美观性和实用性,应用十分广泛,也是现如今河道生态治理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尤其在城市内河河道中,已成为一大潮流和趋势。如何优化景观堰的结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生态性景观性,也是水利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方向,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景观堰坝体结构,以丰富景观堰的应用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包括基础垫层、生态石笼网箱层、水冲石层和河道地基土,所述河道地基土、基础垫层、生态石笼网箱层和水冲石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础垫层采用15cm厚的C20素砼铺设平整,所述地基土采用50cm厚的8%水泥土换填;所述生态石笼网箱层堆叠2

4层,每层厚度0.5m,且上下层之间错缝布置;所述水冲石层选用粒径粒径40

60cm的水冲石采用金字塔式的堆叠方式铺叠而成。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生态石笼网箱层由多个生态石笼网箱铺设而成,单个所述生态石笼尺寸为1.4*1.0*0.5m。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生态石笼网箱由石笼网箱以及填充于石笼网箱内的生态石组成,所述石笼网箱材料采用热镀锌合金钢丝,所述石笼网箱网孔为10cm*12cm,公差+16%/

4%,所述生态石优选采用质地均匀、无裂缝、未风化的块石或鹅卵石,且生态石粒径不小于15cm,同时同一石笼网箱内生态石粒径为15

25cm者占比不小于70%。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石笼网箱每3

4个联结成一个整体,相邻两个所述石笼网箱联结方式采用组合钢丝铰制,且组合钢丝间距为15

25cm。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水冲石层中的水冲石选用表面光洁度大于等于98%、抗压强度不小于600Kg/m2的花岗岩景观石铺设而成,且所述花岗岩景观石厚度为40

60cm,宽度为110

120cm,长度为90

100cm,所述水冲石间隙用小粒径的水冲石或鹅卵石进行填充。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基础垫层的上游和下游均设有3

5m长的碎石层护底,所述碎石层护底顶高程和河床高程持平,所述碎石层护底采用40cm厚的碎石沉降层且边坡不缓于1:2.5。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通过基础垫层、生态石笼网箱层、水冲石层和碎石层护底之间的相互配合,其顶高程可通过堆叠的水冲石层数进行调节,可与上游水位形成梯级水位差,有效的减缓水流流速;同时,该堰体生态石笼结构及水冲石层均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可有效的避免截断水流导致形成死水的现象,同时该堰体结构简单,工程实施方便,造价较低,后期维护管理均较方便,上层水冲石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治水需求进行定期更换或增减等,设计灵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基础垫层;2、生态石笼网箱层;3、水冲石层;4、碎石层护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包括基础垫层1、生态石笼网箱层2、水冲石层3和河道地基土,河道地基土、基础垫层1、生态石笼网箱层2和水冲石层3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基础垫层1采用15cm厚的C20素砼铺设平整,地基土采用50cm厚的8%水泥土换填。
[0024]生态石笼网箱层2堆叠2

4层,每层厚度0.5m,且上下层之间错缝布置,生态石笼网箱层2由多个生态石笼网箱铺设而成,单个生态石笼尺寸为1.4*1.0*0.5m(长*宽*高),生态石笼网箱由石笼网箱以及填充于石笼网箱内的生态石组成,石笼网箱材料采用热镀锌合金钢丝,石笼网箱网孔为10cm*12cm,公差+16%/

4%,生态石优选采用质地均匀、无裂缝、未风化的块石或鹅卵石,且生态石粒径不小于15cm,同时同一石笼网箱内生态石粒径为15

25cm者占比不小于70%,石笼网箱每3

4个联结成一个整体,相邻两个石笼网箱联结方式采用组合钢丝铰制,且组合钢丝间距为15

25cm,为了保障面墙的平整度从而使得石笼网箱堆叠密实,靠面板30cm厚度方位内按照干砌石标准进行施工。
[0025]石笼网箱材料采用热镀锌合金钢丝,相关性能指标如下:
[0026](1)热镀锌合金钢丝镀层重量:扎丝线径2.0mm镀层重量≥150g/m、矽胶涂塑后线径3.0mm;网丝线径2.5mm镀层重量≥230g/m、矽胶涂塑后线径3.5mm;边丝线径3.2mm镀层重量≥150g/m、矽胶涂塑后线径4.2mm。
[0027](2)钢丝力学性能:未经编织钢丝抗拉强度350Mpa~500Mpa;延伸率≧10%。
[0028](3)涂塑层聚酯膜片力学性能:聚酯膜片力学性能≥15Mpa;延伸率≥160%。
[0029]生态石笼网箱网丝、边丝、扎丝(矽胶涂塑后)施工完成后,需进行现场检视:a、现场抽样检视:钢丝与矽胶为紧密粘合状,在钢丝端头处三公分将涂塑层环切后,用手扭、拔涂塑层与钢丝不得脱落转动;b、现场抽样检视:在钢丝任一端取一公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包括基础垫层(1)、生态石笼网箱层(2)、水冲石层(3)和河道地基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地基土、基础垫层(1)、生态石笼网箱层(2)和水冲石层(3)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础垫层(1)采用15cm厚的C20素砼铺设平整;所述生态石笼网箱层(2)堆叠2

4层,每层厚度0.5m,且上下层之间错缝布置;所述水冲石层(3)选用粒径粒径40

60cm的水冲石采用金字塔式的堆叠方式铺叠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石笼网箱层(2)由多个生态石笼网箱铺设而成,单个所述生态石笼尺寸为1.4*1.0*0.5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型生态回收料控导坝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石笼网箱由石笼网箱以及填充于石笼网箱内的生态石组成,所述石笼网箱材料采用热镀锌合金钢丝,所述石笼网箱网孔为10cm*12cm,公差+16%/

4%,所述生态石优选采用质地均匀、无裂缝、未风化的块石或鹅卵石,且生态石粒径不小于15cm,同时同一石笼网箱内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陈杨荀俊冯小红许宇翔杨海军顾雪许映建季伟伟施松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