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52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包括面板层、垫层区及过渡区,所述面板层包括若干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若干纵横设置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在面板变形开裂后可显色,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两端固设于面板上,所述第二管体包覆第一管体设置;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碱性溶液,所述第二管体内设有显色溶液,所述第一管体断裂后碱性溶液与显色溶液混合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发现形变后使显色单元发生显色变化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从而在显色后便于操作人员在定期检查时观察发现,提升了面板堆石坝对裂纹的检测效率。了面板堆石坝对裂纹的检测效率。了面板堆石坝对裂纹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板堆石坝
,尤其是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以堆石体为支承结构,在其上游表面浇筑混凝土面板作为防渗结构的堆石坝,简称面板堆石坝或面板坝,随着技术的发展,混凝土面板内会采用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以一定比例混合,从而生产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现有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通常以浇筑的形式进行生产,面板在垫层区表面浇筑后,使面板之间及与垫层区表面间进行粘合,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与垫层区形成整体。
[0003]随着堆石坝的自然沉降及使用年限的增加,混凝土面板通常会产生裂纹,操作人员需定期对各混凝土面板进行观察检测,并对损坏的混凝土面板进行更换或修补,而操作人员在对面板进行观察时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及劳动力,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包括面板层、垫层区及过渡区。
[000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面板层包括若干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若干纵横设置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在面板变形开裂后可显色,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两端固设于面板上,所述第二管体包覆第一管体设置;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碱性溶液,所述第二管体内设有显色溶液,所述第一管体断裂后碱性溶液与显色溶液混合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000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为玻璃管,所述第一管体两端设有金属杆,所述第二管体两端固设于金属杆上,所述第二管体为柔性管。
[000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所述显色溶液为酚酞,所述碱性溶液与显色溶液混合后其混合液体为红色。
[000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管体一端通过金属杆固设于第一支架上,另一端通过金属杆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001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为空心管,所述金属杆上设有与第一管体两端套设的固定孔。
[001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为透明柔性管,其两端与第一管体两端的金属杆外壁胶接,所述显色溶液填充于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间隙中。
[001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靠近第二支架一端的金属杆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杆穿设第二支架设置,所述螺母固定于第二支架两侧。
[0013]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为透明玻璃管。
[001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设于面板中心处,所述第一支架与面板一体浇筑成型,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与金属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001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为不锈钢板,所述第二支架与面板一体浇筑成型,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与金属杆相配合的通孔。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发现形变后使显色单元发生显色变化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从而在显色后便于操作人员在定期检查时观察发现,提升了面板堆石坝对裂纹的检测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面板层俯视局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面板俯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面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

图6,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包括面板层1、垫层区2及过渡区3,此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现有结构,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0024]所述面板层1包括若干面板4组成,所述面板4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其为模块板,即制造时按相同大小进行模具化制作,随后将制成的面板4通过拼接覆盖于垫层区2上,并用混凝土或胶水使之于垫层区2表面进行粘接。
[0025]所述面板层1俯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面板4上设有若干纵横设置的显示单元,即面板4上可设置多组显示单元,其排列可横竖设置,从而在面板4安装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坝体沉降或使用后,面板4受力产生变形后使显示单元显示较为突出的颜色,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及辨别。
[0026]所述堆石坝上也可设置多组摄像头对面板层1进行实时监控,当工作人员在监控室监控到显示单元颜色发生变化后,即可派操作人员至现场进行实时修复或切除更换,同时,也可通过无人机定期对面板层1进行巡查,检测各面板4上的显示单元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0027]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管体5及第二管体6,所述第一管体5为玻璃管,其内部为空心,优选的,所述玻璃管为透明玻璃,其内空心处填充有碱性溶液,初始时,第一管体5为封闭玻璃管,当玻璃管5受力破裂后,碱性溶液可从玻璃管内部流出。
[0028]所述第一管体5两端设置有金属杆7,所述金属杆7上设有与第一管体5两端相配合的固定孔13,所述第一管体5通过铆接或胶水粘合等方式与金属杆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6包覆第一管体5设置,即所述第一管体5穿设第二管体6,所述第二管体6两端与第一管体5两端的金属杆7外壁固定连接,并通过胶水与金属杆7固定使第二管体6密封。
[0029]所述第二管体6为柔性管,其材质优选为透明塑料,所述第二管体6内填充有显色溶液,具体的,所述显色溶液填充于第二管体6与第一管体5外壁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管体5两端固定于面板4上,当第一管体5因面板4形变破裂后,其内的碱性溶液可与第二管体6内的显色溶液混合,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判断。
[0030]所述显色溶液优选为酚酞试剂,其为无色透明液体,所述碱性溶液可为氢氧化钠等PH值为碱性的无色溶液,当碱性溶液与酚酞试剂混合后,其混合溶液颜色变化为红色,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察。
[0031]所述面板4上设有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1固设于面板4的中心,所述第一支架11与面板4在浇筑时一体成型,即第一支架11下端固定在面板4上,上端则高于面板4平面,用于与第一管体5的金属杆7固定,所述第二支架12固定于面板4的外缘处,其与面板4之间的固定方式与第一支架11相同,均在面板4浇筑时与其一体成型。
[0032]所述第一管体5两端均通过金属杆7与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有与金属杆7相配合的螺纹孔,即所述金属杆7外表面为螺纹,第一管体5靠近第一支架11一端的金属杆7与螺纹孔螺纹固定,所述第二支架12上设有可供金属杆7穿设的通孔,所述第一管体5靠近第二支架12一端的金属杆7通过螺母与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具体的,将金属杆7穿设第二支架12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包括面板层(1)、垫层区(2)及过渡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包括若干面板(4),所述面板(4)上设有若干纵横设置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在面板(4)变形开裂后可显色,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管体(5)及第二管体(6),所述第一管体(5)两端固设于面板(4)上,所述第二管体(6)包覆第一管体(5)设置;所述第一管体(5)内设有碱性溶液,所述第二管体(6)内设有显色溶液,所述第一管体(5)断裂后碱性溶液与显色溶液混合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5)为玻璃管,所述第一管体(5)两端设有金属杆(7),所述第二管体(6)两端固设于金属杆(7)上,所述第二管体(6)为柔性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所述显色溶液为酚酞,所述碱性溶液与显色溶液混合后其混合液体为红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4)上设有第一支架(11)及第二支架(12),所述第一管体(5)一端通过金属杆(7)固设于第一支架(11)上,另一端通过金属杆(7)与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希良黄小蕙王云志郭廷凯黄佳吴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电力建设土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