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40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属于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导热组件,管路缠绕导热组件外侧壁;导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入管口与出管口;加热组件,设置于导热组件的外侧壁,包裹缠绕后的管路,加热组件上设置有温度保护件;温度反馈组件,设置于导热组件靠近出管口的一端,用于监测导热组件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简单;管路与导热金属、硅胶加热膜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外部无需添加泡棉等保温措施,操作简单;温度保护开关与硅胶加热膜加工为一体,节约空间,美化线束。美化线束。美化线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
,特别是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分为加样、温育、磁分离、测量等过程,在磁分离步骤中,需要打入清洗液,冲开磁珠与反应物,清洗液的温度不同,最终得到的发光值,会获得较大的差异,因此需对清洗液的进行温控。当前现有的温度控制技术有,清洗液管路缠绕在金属上,对导热金属加热,通过热传导来控制清洗液温度,再通过PID算法来控制金属温度处于目标温度从而来控制清洗液温度,而过温保护开关能有效的防止控制失效,温度过高的风险。
[0003]现有技术中导热金属与清洗液管路、导热金属与加热膜贴合不充分,热传导效率低,导致温度波动大,且现有结构下温度保护开关安装不便,热传导时有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其结构紧凑、简单;管路与导热金属、硅胶加热膜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外部无需添加泡棉等保温措施,操作简单;温度保护开关与硅胶加热膜加工为一体,节约空间,美化线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其包括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入管口与出管口,以及开设于所述导热组件外侧壁用于管路缠绕的容纳槽;
[0008]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的外侧壁,包裹缠绕于所述导热组件上的管路,所述加热组件上设置有温度保护件;
[0009]温度反馈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靠近所述出管口的一端,用于监测所述导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热组件为柱形导热金属;
[0011]所述导热金属外侧壁设置的容纳槽为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路径沿着所述导热金属轴向设置,所述螺旋槽路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管口与出管口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旋槽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螺旋槽的直径略大于管路的直径,在缠绕时管路能紧凑地缠绕在所述螺旋槽中。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温度反馈组件为温度传感器。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为硅胶加热膜,所述硅胶加热膜套设于所述导热金属上,包裹所述导热金属的周侧壁。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温度保护件为温度保护开关,所述温度保护开关与所述硅胶加热膜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管路缠绕于导热金属的侧壁槽内,管路处于导热金属与硅胶加热膜之间,使得管路与导热金属、硅胶加热膜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外部无需添加泡棉等保温措施,操作简单;且本技术中温度保护开关与硅胶加热膜加工为一体,节约空间,美化线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3为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导热组件立体图。
[0021]图4为管路液体加热装置的加热组件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注为:导热组件100、入管口101、出管口102、容纳槽103、加热组件200、温度保护件201、温度反馈组件300、管路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4,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其通过将管路缠绕于导热金属侧壁的螺旋槽内,管路处于导热金属与硅胶加热膜之间,使得管路与导热金属、硅胶加热膜接触面积大,传热效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外部无需添加泡棉等保温措施,操作简单;且本技术中温度保护开关与硅胶加热膜加工为一体,节约空间,美化线束。
[0025]具体的,导热组件100,所述导热组件100的两端分别设有入管口101与出管口102,以及开设于所述导热组件100外侧壁用于管路缠绕的容纳槽103;
[0026]加热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100的外侧壁,包裹缠绕于所述导热组件100上的管路,所述加热组件200上设置有温度保护件201;
[0027]温度反馈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100靠近所述出管口102的一端,用于监测所述导热组件100的工作状态。
[002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组件100为柱形导热金属;
[0029]所述导热金属外侧壁设置的容纳槽103为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路径沿着所述导热金属轴向设置,所述螺旋槽路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管口101与出管口102连接。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采用螺旋槽的设计,这样可以实现液体管路处于导热金属与加热组件200之间,因此可以实现导热金属与清洗液管路的有效传热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且结构紧凑简单。
[0031]较佳的,其中导热金属优选材料为铝合金6061,也可以银、铜等,具有导热性能的金属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0032]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螺旋槽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管路400的直径,在缠绕时管路400能紧凑地缠绕在所述螺旋槽中。
[0033]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螺旋槽横截面的直径略大于管路400直径。
[0034]较佳的,螺旋槽横截面采用圆弧形设计,为了匹配管路的形状,本技术优选与圆弧形设计,但不局限于圆弧形,可以根据管路的形状去设计螺旋槽的横截面的形状。
[0035]较佳的,液体流动方向沿着导热金属从下往上流动。
[0036]进一步的,所述温度反馈组件300为温度传感器。
[003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200为硅胶加热膜,所述硅胶加热膜套设于所述导热金属上,包裹所述导热金属的周侧壁。
[0038]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保护件201为温度保护开关,所述温度保护开关与所述硅胶加热膜的线缆连接。
[0039]较佳的,所述温度保护开关设置于硅胶加热膜靠近温度传感器的一端
[0040]使用时,将清洗液管路缠绕在导热金属上的螺旋槽内,而后将硅胶加热膜安装在导热金属上使二者贴合,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入管口与出管口,以及开设于所述导热组件外侧壁用于管路缠绕的容纳槽;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的外侧壁,包裹缠绕于所述导热组件上的管路,所述加热组件上设置温度保护件;温度反馈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靠近所述出管口的一端,用于监测所述导热组件的工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为柱形导热金属;所述导热金属外侧壁设置的容纳槽为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路径沿着所述导热金属轴向设置,所述螺旋槽路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飞彭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