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10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温育装置,设于所述腔体的内部;磁分离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外的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清洗机构,以及设于温育装置与腔体之间的吸附机构;转移夹爪,设于所述温育装置和吸附机构的上方;光子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外壁并与所述磁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清洗机构位于升降机构和光子检测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了试剂和样本的温育、清洗和测量功能,减少装置占地面积60%以上。减少装置占地面积60%以上。减少装置占地面积6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检测领域,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以集灵敏的化学发光分析和特异的抗原抗体免疫测定于一体的检测技术而被得到临床检验的认可。其中的直接化学发光因为其不需要催化剂,只需改变溶液的pH值等条件就能发光,反应迅速,背景低,信比高,发光量与AE浓度呈线性关系而被很多研究机构和医疗器械制造商所青睐
[0003]随着直接化学发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市场对小型化和临床化的要求日益增长,客户对仪器的大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化学发光测定装置与温育磁分离是分离的,不仅仅占地面积大,同时相互之间的转移增加了检测周期的时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包括:机架,其顶部具有一内部为镂空结构的腔体;还包括:
[0006]温育装置,设于所述腔体的内部;
[0007]磁分离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外的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清洗机构,以及设于温育装置与腔体之间的吸附机构;
[0008]转移夹爪,设于所述温育装置和吸附机构的上方;
[0009]光子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外壁并与所述磁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清洗机构位于升降机构和光子检测装置之间;
[0010]待测定血液于温育装置中在预定环境中保温孵育预定时间后,通转移夹爪将待测定血液由温育装置转移至吸附机构内,结合打液结构对待测定血液实现多阶磁分离清洗,最后通过光子检测装置对清洗后的血液进行光子检测。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移夹爪于X轴向和Z轴向上分别具有一个移动自由度。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温育装置包括:
[0013]温育盘,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温育盘的顶部自上而下凹陷预定深度,形成若干个温育槽;所述温育槽被设置为放置反应杯;
[0014]第一转动源,设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并传动连接于所述温育盘;所述第一转动源驱动温育盘自转;
[0015]加热件,设于所述温育盘下表面。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机构包括:
[0017]安装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
[0018]至少两组针组件,按照预定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件的边缘处;
[0019]其中,所述针组件包括:打液针,其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打液针的顶部具有与之相连通的打液部;
[0020]吸液针,沿轴向贯穿于所述打液针的内部;所述吸液针的顶部和底部均暴露于所述打液针;且所述打液针的顶端与吸液针的外壁之间为密封连接。
[002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
[0022]第一注液针,设于升降机构与针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注液针用于向反应杯中提前注入部分清洗液;
[0023]第二注液针,设于针组件和光子采集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注液针用于向反应杯中注入增强液A;
[0024]以及,第三注液针,设于第二注液针与光子采集装置之间;所述第三注液针用于向反应杯中注入增强液B。
[002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
[0026]废液针,设于安装件的边缘处且位于针组件的对立面;所述废液针用于吸取检测完的废液。
[002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
[0028]吸附转子,沿径向具有一定的厚度形成承载面;所述承载面自上而下向下凹陷预设深度形成若干个吸附槽;相邻吸附槽之间按照预定间隔进行排列;
[0029]吸附件,按照所述预定间隔分布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吸附件具有一定的磁性;
[0030]第二转动源,设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吸附转子;所述第二转动源驱动吸附转子按照预定时间间隔完成间歇式自转,所述吸附转子由升降机构所在位置经过清洗机构转向光子检测装置所在位置。
[003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
[0032]加热器,设于腔体的底部且位于吸附转子的下方。
[003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槽的底部外侧面为镂空结构。
[003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集成了试剂和样本的温育、清洗和测量功能,减少装置占地面积60%以上。
[0035]该装置的温育区域设置在磁分离区域的中间,这样在不变动磁分离区域的大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中间原实心区域的空间。
[0036]外侧区域将磁分离清洗和增强液注入,发光值测量合为一体,在一圈内完成所有的动作和功能,大大减少了电机和光耦的数量,也减少了功能之间的联动搬运,降低了控制算法的编写难度。
[0037]针清洗区域的升降集成了打液针、吸液针和固液分离针,在一个动作下完成清洗液的注入和抽离以及反应完毕的废液的固液分离,同样减少了电机和光耦的使用,增加了动作的同步性,更有利于控制的实现。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的整体剖视图。
[0040]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的局部剖视图一。
[0041]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2]图1至图4中的各标注为:机架1、腔体2、温育装置3、磁分离装置4、光子检测装置5、温育盘301、温育槽302、第一转动源303、加热件304、升降机构401、清洗机构402、吸附机构403、安装件4021、针组件4022、打液针4023、打液部4024、吸液针4025、第一注液针4026、第二注液针4027、第三注液针4028、废液针4029、吸附转子4031、吸附槽4032、第二转动源4033、加热器4034、镂空结构4035、第一电机501、第一带轮502、第二带轮503、第一转轴504、第二电机505、第二转轴506。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44]实施例1
[004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一腔体2。所述腔体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放置温育装置3。所述温育装置3用于对人体抗原、抗体和指定试剂在预定温度进行培育。还包括用于对培养也进行清洗的磁分离装置4,具体包括:升降机构401、清洗机构402以及吸附机构403。其中升降机构401设立于腔体2的外壁,清洗机构402传动连接于升降机构401,所述清洗机构402在升降机构401的驱动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包括:机架,其顶部具有一内部为镂空结构的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育装置,设于所述腔体的内部;磁分离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外的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清洗机构,以及设于温育装置与腔体之间的吸附机构;转移夹爪,设于所述温育装置和吸附机构的上方;光子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外壁并与所述磁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清洗机构位于升降机构和光子检测装置之间;待测定血液于温育装置中在预定环境中保温孵育预定时间后,通转移夹爪将待测定血液由温育装置转移至吸附机构内,结合打液结构对待测定血液实现多阶磁分离清洗,最后通过光子检测装置对清洗后的血液进行光子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夹爪于X轴向和Z轴向上分别具有一个移动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育装置包括:温育盘,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温育盘的顶部自上而下凹陷预定深度,形成若干个温育槽;所述温育槽被设置为放置反应杯;第一转动源,设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并传动连接于所述温育盘;所述第一转动源驱动温育盘自转;加热件,设于所述温育盘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温育磁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安装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至少两组针组件,按照预定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件的边缘处;其中,所述针组件包括:打液针,其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打液针的顶部具有与之相连通的打液部;吸液针,沿轴向贯穿于所述打液针的内部;所述吸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涛刘长生陈卫民宋国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