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29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辊,涉及工程机械港口皮带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托辊的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处容易发生磨损的问题。其包括:外壳;托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内;胶层,设置在外壳和托辊轴之间,且与外壳的内壁面粘接;端部密封组件,设置在托辊轴的外周上,且位于外壳和胶层的端部;其中,端部密封组件、胶层和托辊轴限定安装腔;托辊还包括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沿第一方向依次安装在安装腔内,滚动轴承的外轴承座与胶层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胶层,并利用胶层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粘接,与外壳的内壁面粘接。这样避免了滚动轴承与外壳刚性接触,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磨损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磨损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辊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港口皮带运输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托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港口皮带机托辊使用材质一般为钢制和橡胶。因南方降雨较多,加之港口湿碱度较大,托辊使用环境比较的恶劣,因此如何延长托辊的使用寿命成为了托辊的重要研究方向。
[0003]通常,托辊(参见中国技术专利:CN2344353Y)在使用过程中,其内的滚动轴承与托辊的钢制外壳内壁刚性接触,托辊轴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样导致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钢制外壳的接触处受到持续的冲击而发生磨损,从而影响托辊的使用寿命。
[0004]以上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托辊的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处容易发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托辊,用于解决托辊的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处容易发生磨损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托辊,其包括:外壳;以及托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内;以及胶层,设置在外壳和托辊轴之间,且与外壳的内壁面粘接;以及端部密封组件,设置在托辊轴的外周上,且位于外壳和胶层的端部;其中,端部密封组件、胶层和托辊轴限定安装腔;托辊还包括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沿第一方向依次安装在安装腔内,滚动轴承的外轴承座与胶层粘接。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部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压盖,固定在外壳和胶层的端部,其一端与托辊轴的外周面接触;以及第二密封压盖,与第一密封压盖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密封压盖部分嵌设在第一密封压盖内,其一端与托辊轴的外周面接触;其中,第一密封压盖与第二密封压盖之间限定出曲折状的节流通道以防止外部的流体或介质从第一密封压盖、第二密封压盖与外周面接触处的间隙进入安装腔。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压盖靠近第二密封压盖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齿,相邻的两个第一环形齿之间具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密封压盖靠近第一密封压盖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齿,相邻的两个第二环形齿之间具有第二环形槽,其中多个第一环形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二环形槽内,相应地,第二环形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一环形槽内,多个第一环形齿与多个二环形槽之间限定出第一通道,多个第二环形齿与多个第一环形槽之间限定出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组成节流通道。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压盖与第二密封压盖之间限定出密封件安装腔,密封件安装腔与节流通道,且相对于节流通道连通更靠近托辊轴,端部密封组件还包括防尘密封圈,防尘密封圈套设在托辊轴上,且位于密封件安装腔内。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部密封组件还包括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将第一密封压盖固定在外壳的端部。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腔包括储油室,储油室位于端部密封组件和滚动轴承之间,储油室用于储存润滑油。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部密封组件上设置有注油管道,注油管道用于向储油室注入润滑油,托辊还包括堵头,堵头用于封堵注油管道的注油口。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滚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壳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胶层由环氧树脂胶水凝固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胶层,并利用胶层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粘接,以及与外壳的内壁面粘接。这样避免了滚动轴承与外壳刚性接触,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与外壳接触磨损的问题。而且,胶层还有粘接固定功能,能够将滚动轴承固定在预设的轴向安装位置。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安装精度。另外,胶层具有缓冲功能,能够避免托辊轴转动时对端部密封组件、外壳、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的冲击,这样避免其长期受冲击而损害。从而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托辊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主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外壳;20、托辊轴;30、端部密封组件;31、第一密封压盖;32、第二密封压盖;33、防尘密封圈;34、固定螺钉;35、注油管道;40、胶层;50、骨架油封;60、滚动轴承;70、储油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托辊,其包括外壳10、托辊轴20、胶层40和端部密封组件30。其中,托辊轴20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10内,胶层40设置在外壳10和托辊轴20之间,且与外壳10的内壁面粘接;端部密封组件30设置在托辊轴20的外周上,且位于外壳10和胶层40的端部;其中,端部密封组件30、胶层40和托辊轴20限定安装腔;托辊还包括滚动轴承60和骨架油封50,滚动轴承60和骨架油封50沿第一方向(图1的水平向右方向)依次安装在安装腔内,滚动轴承60的外轴承座与胶层40粘接。
[0023]上述设置中,设置胶层40,并利用胶层40与滚动轴承60的轴承外圈粘接,以及与外壳10的内壁面粘接。这样避免了滚动轴承60与外壳10刚性接触,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60与外壳10接触处容易磨损的问题。而且,胶层40还有粘接固定功能,能够将滚动轴承60固定在预设的轴向安装位置。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安装精度。另外,胶层40具有缓冲功能,能够避免托辊轴20转动时对端部密封组件30、外壳10、滚动轴承60和骨架油封50的冲击,这样避免其长期受冲击而损害。从而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0024]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端部密封组件30包括第一密封压盖31和第二密封压盖32。其中,第一密封压盖31固定在外壳10(由陶瓷材料制成)和胶层40的端部,其一端与托辊轴20的外周面接触;第二密封压盖32与第一密封压盖3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密封压盖32部分嵌设在第一密封压盖31内,其一端与托辊轴20的外周面接触;第一
密封压盖31与第二密封压盖32之间限定出曲折状的节流通道以防止外部的流体或介质从第一密封压盖31、第二密封压盖32与外周面接触处的间隙进入安装腔。
[0025]上述设置中,第一密封压盖31和第二密封压盖32之间限定出的曲折状的节流通道具有节流功能,从而防止外部的流体或介质流入安装腔而影响滚动轴承60的性能。进而确保托辊能够稳定且可靠的工作。
[0026]需要说明的是,曲折状的节流通道的密封原理可参见机械领域的迷宫密封,在此不展开说明。
[0027]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压盖31靠近第二密封压盖3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齿,相邻的两个第一环形齿之间具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密封压盖32靠近第一密封压盖3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齿,相邻的两个第二环形齿之间具有第二环形槽,其中多个第一环形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二环形槽内,相应地,第二环形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一环形槽内,多个第一环形齿与多个二环形槽之间限定出第一通道,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以及托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以及胶层,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托辊轴之间,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粘接;以及端部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托辊轴的外周上,且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胶层的端部;其中,所述端部密封组件、胶层和托辊轴限定安装腔;所述托辊还包括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所述滚动轴承和骨架油封沿第一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滚动轴承的外轴承座与所述胶层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压盖,固定在所述外壳和所述胶层的端部,其一端与所述托辊轴的外周面接触;以及第二密封压盖,与所述第一密封压盖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压盖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压盖内,其一端与所述托辊轴的外周面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压盖与所述第二密封压盖之间限定出曲折状的节流通道以防止外部的流体或介质从所述第一密封压盖、所述第二密封压盖与所述外周面接触处的间隙进入所述安装腔。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压盖靠近所述第二密封压盖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形齿之间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压盖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压盖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环形齿之间具有第二环形槽,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环形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二环形槽内,相应地,所述第二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森李奇峰王兴满卞新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珠海港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