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031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5
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构件,包括主梁、次梁、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主梁包括主梁纵向钢筋、主梁箍筋等;次梁包括次梁纵向钢筋、次梁箍筋等;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钢筋、连接器,连接钢筋穿过主梁纵向钢筋且两端分别伸出主梁纵向钢筋外与连接器的一端连接,连接器另一端在与连接钢筋轴线竖直错开的位置和次梁纵向钢筋连接。连接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螺纹套筒、连接块、T型连接键,螺纹套筒与连接钢筋的两端连接,T型连接键与次梁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消除由次梁搭接在主梁上引起的厚度差,提高现浇混凝土板厚度及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具有施工方便、连接可靠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易于推广应用。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构件,特别是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现场依照设计位置,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拆模板而制作的楼板,该楼板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现阶段,现浇混凝土板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验收标准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现浇混凝土板厚度普遍超出给定设计值、现浇混凝土板厚度控制合格率低、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均匀等问题。而导致现浇混凝土板厚度超出设计给定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主次梁相交时,次梁纵向钢筋需搭在主梁纵向钢筋上,为了保证现浇混凝土板与次梁平齐以及次梁纵向钢筋需要一个保护层厚度,因此,现浇混凝土板的厚度至少要超出与次梁纵向钢筋直径相同的厚度。施工时通常使用成品马凳、混凝土楼板厚度预制块、成品楼板厚度控制器、依靠拉控制线测量保护层和板厚等控制施工,但是施工中往往存在成品保护不到位及预制块损坏、固定不牢等现象,因而无法很好保证各处现浇混凝土板厚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且施工工作量大、难度大、覆盖面少、操作烦琐、施工质量难把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22027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现浇楼板厚度控制模具,该专利通过与板筋联系成整体,并通过钢钉将其固定在楼板的模板上,相当于为固定楼板的厚度提供了一个标准,浇筑楼板时,只有浇筑混凝土的厚度不超过或低于该装置的厚度,即可保证楼板的厚度不会因施工误差、机器误差等原因导致过厚或过薄。但实际上,该专利还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该专利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上引起楼板厚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次梁交接时,由于次梁纵向钢筋需要搭在主梁纵向钢筋上,主梁、次梁纵向钢筋都需要有保护层厚度,而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楼板与次梁平齐,楼板的厚度至少要超出与次梁纵向钢筋直径相同的厚度,因此,消除此处的厚度差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二,该专利装置的作用点在板筋上,而板筋较小且容易受到施工荷载的影响,因此,该装置若需要发挥较好的作用,则需要在相距很近的间距铺设该装置,这样才能减小施工荷载的影响,而板筋较为密集,如果铺设较多该装置,必然会导致施工更加麻烦;第三,该装置若采用钢铁来制作,则制作较麻烦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以提高现浇混凝土板厚度及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同步降低施工难度、简化操作流程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次梁以及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主梁包括主梁纵向钢筋、主梁箍筋及其混凝土浇
筑层;次梁包括次梁纵向钢筋、次梁箍筋及其混凝土浇筑层;所述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钢筋、连接器,连接钢筋穿过主梁纵向钢筋且两端分别伸出主梁纵向钢筋外与连接器的一端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在与连接钢筋轴线竖直错开的位置和次梁纵向钢筋连接。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块、螺纹套筒、T型连接键,连接块的一端与螺纹套筒固定连接,螺纹套筒与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块的顶部设有T型卡槽,T型卡槽的翼端朝向螺纹套筒一端,且T型卡槽的形心位置与螺纹套筒轴线位置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的T型连接键安装在该T型卡槽内,且T型连接键的腹端伸出T型卡槽外与次梁纵向钢筋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T型卡槽的深度大于T型连接键的直径;所述的连接块在T型卡槽上端还横跨安装有用于锁紧T型连接键的紧固件。
[0008]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T型连接键的腹端端部设有45
°
的坡口,该T型连接键的腹端端部与次梁纵向钢筋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9]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位于主梁纵向钢筋上、下端的两个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的连接块之间还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该竖向连接钢筋的上、下端分别与两个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的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0]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连接块的位置还设置有浇筑强力胶粘剂的粘结区,粘结区的粘结长度为8~15d,d为次梁的纵向钢筋直径。
[0011]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主梁、次梁相交区域下部还浇筑有第一加强体,该第一加强体为内置蜂窝铝板Ⅰ的强度不低于C40的混凝土块,第一加强体呈倒三角形分布;在主次梁相交区域上部的两侧浇筑有第二加强体,该第二加强体为内置蜂窝铝板Ⅱ的强度不低于C40的混凝土块,第二加强体呈倒三角形分布。
[0012]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 能消除由次梁搭接在主梁上引起的厚度差
[0014] 本技术包括主梁、次梁以及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其中,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钢筋、连接器,连接钢筋穿过主梁纵向钢筋且两端分别伸出主梁纵向钢筋外与连接器的一端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在与连接钢筋轴线竖直错开的位置和次梁纵向钢筋连接。本技术通过穿过主梁纵向钢筋的连接钢筋将原来需要搭接在主梁纵向钢筋上的次梁纵向钢筋引出,在主梁纵向钢筋外采用连接器与次梁纵向钢筋连接,有效避免了次梁纵向钢筋形心高出主梁纵向钢筋形心,使得次梁纵向钢筋与主梁纵向钢筋平齐,从而避免现浇混凝土板的厚度超出与次梁纵向钢筋直径相同厚度的现象,消除了由次梁搭接在主梁上引起的厚度差,有效解决现浇混凝土板厚度不满足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的问题。
[0015]另外,本技术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块、螺纹套筒、T型连接键,连接块的一端与螺纹套筒固定连接,螺纹套筒与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块的顶部设有T型卡槽,T型卡槽的形心位置与螺纹套筒轴线位置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的T型连接键安装在该T型卡槽内,且T型连接键的腹端伸出T型卡槽外与次梁纵向钢筋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将T型卡槽的形心位置与螺纹套筒轴线位置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设置,也可进一步保证次梁纵向钢筋与主梁纵向钢筋平齐。
[0016]此外,本技术通过将T型卡槽的深度设计为大于T型连接键的直径,也可再进
一步保证次梁纵向钢筋与主梁纵向钢筋平齐。
[0017]2.可提高现浇混凝土板厚度及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0018] 本技术能够保证次梁纵向钢筋与主梁纵向钢筋平齐,有效解决了现浇混凝土板厚度不满足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的问题,从而可有效提高现浇混凝土板厚度及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0019]3.施工方便
[0020] 本技术提出的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为分体结构,该分体结构包括连接钢筋、连接器,在钢筋操作台上通过机械组装的方式即可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以及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3),主梁(1)包括主梁纵向钢筋(11)、主梁箍筋(12)及其混凝土浇筑层;次梁(2)包括次梁纵向钢筋(21)、次梁箍筋(22)及其混凝土浇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次梁钢筋连接装置(3)包括连接钢筋(31)、连接器(32),连接钢筋(31)穿过主梁纵向钢筋(11)且两端分别伸出主梁纵向钢筋(11)外与连接器(32)的一端连接,连接器(32)的另一端在与连接钢筋(31)轴线竖直错开的位置和次梁纵向钢筋(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31)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器(32)包括连接块(321)、螺纹套筒(322)、T型连接键(323),连接块(321)的一端与螺纹套筒(322)固定连接,螺纹套筒(322)与连接钢筋(3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块(321)的顶部设有T型卡槽(3211),T型卡槽(3211)的翼端朝向螺纹套筒(322)一端,且T型卡槽(3211)的形心位置与螺纹套筒(322)轴线位置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的T型连接键(323)安装在该T型卡槽(3211)内,且T型连接键(323)的腹端伸出T型卡槽(3211)外与次梁纵向钢筋(2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现浇楼板厚度的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卡槽(3211)的深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宇甘大钦邱江宇郭圣洁周焕明杨浩彬刘建帆李进刘丰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粤东三江连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