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43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主梁就位,所述预制主梁设有锚板;S2、焊接连接板,根据次梁底部纵筋数量生产连接板,连接板与主梁侧面锚板现场焊接,保证连接位置的准确;S3、预制次梁就位、调整,次梁端部设置支撑件;S4、插入楔块、调整;S5、焊接支撑件;S6、焊接楔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稳定、可靠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构造图集建议的无支承预制次梁采用的是搁置式连接节点,预制主梁的工厂生产较麻烦,而且次梁底筋与主梁之间不作连接,主次梁底部混凝土也未能浇筑成整体,次梁底部的钢筋拉力和混凝土压力均无法可靠传递;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使得连接节点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连接稳定、可靠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预制主梁就位,所述预制主梁设有锚板;
[0007]S2、焊接连接板,根据次梁底部纵筋数量生产连接板,连接板与主梁侧面锚板现场焊接,保证连接位置的准确;
[0008]S3、预制次梁就位、调整,次梁端部设置支撑件;
[0009]S4、插入楔块、调整;
[0010]S5、焊接支撑件;
[0011]S6、焊接楔块。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由成对的斜向压筋、次梁底筋和下拉箍筋共同构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体。
[0013]优选的,所述预制主梁在靠近次梁底筋处埋设成对拉结的锚板,锚板由两块同样的钢板和若干对拉钢筋焊接而成;对拉钢筋相对应于次梁底筋的数量及位置而确定,应确保其承载力不低于次梁底筋的受拉承载力;在与各调节楔块相对应的位置全部附加1根对拉钢筋,直径同其下钢筋。
[0014]优选的,步骤S3还包括:
[0015]S31、斜向压筋埋置于次梁顶部,满足受压锚固要求,端部按规范要求向下折弯后与对应的次梁底筋在工厂采用双面剖口焊缝焊接牢固;斜向压筋的数量、直径根据施工过程受力计算确定;
[0016]S32、斜向压筋顶部折弯处设置下拉箍筋,下拉箍筋尽量垂直斜向压筋的弯弧布置,并套住次梁底筋;下拉箍筋数量直径根据计算确定,宜多数量小直径;
[0017]S33、预制次梁现场起吊安坐于连接板之上,调整到位后,在斜向压筋与梁侧锚板
之间插入楔块并顶紧。
[0018]优选的,步骤S4包括:所有楔块与斜向压筋之间采用双面剖口焊现场焊接,与两侧锚板之间采用双面角焊缝现场焊接。
[0019]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作为优化,叠合次梁的分布箍筋可以内收,在次梁顶部单侧或双侧留出搭接平台,方便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搭设。
[002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钢板。
[002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手掌形。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包括锚板、连接板、支撑件和楔块,所述锚板预设与预制主梁内,所述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预制次梁端部设置所述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楔块插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锚板之间。
[002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由成对的斜向压筋、次梁底筋和下拉箍筋共同构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体。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自身支承要求,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无需附加额外竖向支撑,又能满足次梁在与主梁连接处钢筋和混凝土的可靠传力,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主次梁能形成统一整体,满足次梁在连接处的连续性设计要求的叠合次梁及其与主梁的连接节点做法。本专利技术可服务于冶金类项目中常见的多层建筑单体的装配化设计,尤其当生产工艺要求而存在高温高湿环境时。可共同构成一种防火防腐性能优异、无需额外竖向支撑、无需高支模、可多层同步浇筑混凝土的纯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减少施工工序,提升施工效率,尤其多层楼面同步施工时,可成倍增大了一次性施工的规模,大幅提高了劳动力和材料的使用效率,显著降低了整体施工成本。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整体工艺简单,工厂生产方便;
[0027]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能满足次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自重及其所承受施工荷载的支承作用,无需额外的竖向支撑,施工便利;
[0028]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及方法,能满足次梁底筋在主梁处的锚固需求,保证了主次梁在现场浇筑后形成整体,能可靠传递次梁底部的钢筋拉力和混凝土压力,实现了次梁在与主梁连接处强度和刚度的连续性,可适用于井字梁等连续次梁,提高设计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29]为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0030]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这些其他的附图同样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之内。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的安装效果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的安装效果局部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的安装效果立体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的锚板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组件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锚板,2、连接板,3、斜向压筋,4、次梁底筋,5、下拉箍筋,6、楔块,7、主梁,8、次梁,1.1、钢板,1.2、对拉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9]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如果存在)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主梁就位,所述预制主梁设有锚板;S2、焊接连接板,根据次梁底部纵筋数量生产连接板,连接板与主梁侧面锚板现场焊接,保证连接位置的准确;S3、预制次梁就位、调整,次梁端部设置支撑件;S4、插入楔块、调整;S5、焊接支撑件;S6、焊接楔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由成对的斜向压筋、次梁底筋和下拉箍筋共同构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主梁在靠近次梁底筋处埋设成对拉结的锚板,锚板由两块同样的钢板和若干对拉钢筋焊接而成;对拉钢筋相对应于次梁底筋的数量及位置而确定,应确保其承载力不低于次梁底筋的对拉承载力;在与各调节楔块相对应的位置全部附加1根对拉钢筋,直径同其下钢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叠合次梁与预制主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S31、斜向压筋埋置于次梁顶部,满足受压锚固要求,端部按规范要求向下折弯后与对应的次梁底筋在工厂采用双面剖口焊缝焊接牢固;斜向压筋的数量、直径根据施工过程受力计算确定;S32、斜向压筋顶部折弯处设置下拉箍筋,下拉箍筋尽量垂直斜向压筋的弯弧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权高文杰金桂玉孙结伦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