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85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所述立轧孔型的孔高为hk,轧制目标扁钢的宽度等于所述孔高hk,所述立轧孔型的辊缝为S,辊缝S取值范围5≤S≤50mm;所述轧制目标扁钢的厚度为t,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宽度为bk,bk=t+A,其中,2mm≤A≤5mm;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斜度为ψ,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轧制
,特别涉及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

技术介绍

[0002]扁棒连轧线主要以生产弹簧扁钢和圆钢,产品规格:扁钢:厚度6~60mm*宽度60~150mm,圆钢:φ45~φ65。生产钢种有SiMn系、CrMn系、CrV系、CrMnB系弹簧扁钢,以及中低碳碳素合金钢、工具钢和合结钢。现有设计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采用经验估算法,各个位置的尺寸根据经验设定,孔型的好用与否完全取决于设计者的经验,且孔型的槽底与侧壁采用相交模式,有以下技术问题:孔型加工必须用成型刀片,刀片磨损后需要修磨刀片,对工人修磨技术水平要求高,刀片费用较高,轧制时侧面的弧度半径与标准要求的侧壁弧度半径≈1/2t(GB/T1222

2016)相差较大,对来料要求高,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批量重皮、拉丝。
[0003]原有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孔型设计仅靠经验,无法做到具体量化;2)孔型加工困难,因孔型的槽底与侧壁为相交模式,只能采用成型刀片加工;3)圆弧扁钢,侧面弧度与国标相差较大,侧面弧度半径接近3/4t;4)易出现重皮拉丝的轧制缺陷,轧制调整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本圆弧扁钢立轧孔型提高圆弧扁钢侧边弧度,满足GB/T1222

2016中对侧面弧度半径≈1/2t的要求,降低孔型加工难度,同时减少侧边与平面接触处重皮的风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所述立轧孔型的孔高为hk,轧制目标扁钢的宽度等于所述孔高hk,所述立轧孔型的辊缝为S,辊缝S取值范围5≤S≤50mm;所述轧制目标扁钢的厚度为t,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宽度为bk,bk=t+A,其中,2mm≤A≤5mm;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斜度为ψ,9
°
≤ψ≤12
°
;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半径为R,R=(bk/2)/cos(ψ);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口宽度为BK,BK=((hk

S)/2

(R

R*sin(ψ))*tan(ψ)*2+bk。
[0007]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口圆角半径为r,2mm≤r≤5mm。
[0008]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压下量越大,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斜度ψ的取值越大,压下量≤20mm时,ψ的取值为9~10
°
,压下量>20mm时,ψ的取值为10~12
°

[0009]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取t=28mm、hk=b=75mm、ψ=11
°
、S=10mm;那么,hk

S=75mm

10mm=65mm;bk=h+A=28+A,由于2mm≤A≤5mm,所以30mm≤bk≤33mm,这里取bk=30mm;
[0010]R=(bk/2)/cos(ψ)=(30/2)/cos(11)=15.28mm;
[0011]BK=((hk

S)/2

(R

R*sin(ψ))*tan(ψ)*2+bk=(65/2

(15.28

15.28*sin(11))*
tan(11)*2mm+30mm=37.83mm。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口圆角半径r取2mm。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与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相切设置。
[0014]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与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0015]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半径R等于所述轧制目标扁钢厚度t的一半。
[0016]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连轧生产线主轧在线配置20架两辊轧机架;其中,粗轧8架,中轧8架,精轧4架,所述粗轧、所述中轧和所述精轧采用平

立交替布置,且所述精轧有4架活套。
[0017]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中,最后5台机架采用3平2立交替布置轧制;最后5台机架包括1架中轧和4架精轧,其中1架中轧为平轧,4架精轧依次为立轧、平轧、立轧、平轧;2道次的立轧采用所述立轧孔型进行开孔,最后1道次平轧出成品,所述平轧全部采用无孔型的平辊轧制。
[0018]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19]本圆弧扁钢立轧孔型通过改进创新设计方法,用公式计算取代经验设计,避免设计者需要足够经验才能设计,设计的公式只要有孔型设计基础知识即可掌握,原始孔型采用相交模式改为相切模式,槽底与侧壁圆弧过渡,不需要成型刀片也可车削加工,只需购买标准的的圆形刀片即可加工,同时因为相切模式、圆弧过渡的原因,圆弧扁钢的侧面与平面过渡较好,整体弧度半径接近1/2t,同时避免轧件厚度不当造成的重皮拉丝。
[0020]通过对立轧孔型系统重新修改、加工,本圆弧扁钢立轧孔型提高圆弧扁钢侧边弧度,满足GB/T1222

2016中对侧面弧度半径≈1/2t的要求,降低孔型加工难度,同时减少侧边与平面接触处重皮的风险。目前扁棒线已累计轧制6万吨圆弧扁钢,侧面形状质量改善明显。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现有技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为相交模式;
[0025]图4为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为相切模式。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取轧制目标扁钢的厚度t=28mm、扁钢的宽度b=75mm的孔型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解释的
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专利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弧扁钢立轧孔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轧孔型的孔高为hk,轧制目标扁钢的宽度等于所述孔高hk,所述立轧孔型的辊缝为S,辊缝S取值范围5≤S≤50mm;所述轧制目标扁钢的厚度为t,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宽度为bk,bk=t+A,其中,2mm≤A≤5mm;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斜度为ψ,9
°
≤ψ≤12
°
;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底半径为R,R=(bk/2)/cos(ψ);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口宽度为BK,BK=((hk

S)/2

(R

R*sin(ψ))*tan(ψ)*2+bk。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轧孔型的槽口圆角半径为r,2mm≤r≤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其特征在于,压下量越大,所述立轧孔型的孔型侧壁斜度ψ的取值越大,压下量≤20mm时,ψ的取值为9~10
°
,压下量>20mm时,ψ的取值为10~12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弧扁钢立轧孔型,其特征在于,取t=28mm、hk=b=75mm、ψ=11
°
、S=10mm;那么,hk

S=75mm

10mm=65mm;bk=h+A=28+A,由于2mm≤A≤5mm,所以30mm≤bk≤33mm,这里取bk=30mm;R=(bk/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强冯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