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84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和使用方法,包含有放置在预制箱梁下端端面上的托架(1)、放置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的湿接缝模板(3)、设置在湿接缝模板(3)和托架(1)之间的支撑架组,通过湿接缝模板(3),实现了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作为施工模板,通过托架(1),实现了对支撑架组进行框架支撑,通过支撑架组,实现了对湿接缝模板(3)进行插接拼装固定,实现了对湿接缝模板(3)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进行顶入式固定,解决了对都是把湿接缝模板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下端面上、再把支撑杆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杆把支撑杆与湿接缝模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存在安装螺杆的透漏窗口体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体的整体一致性能和整体强度。和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模架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预制箱梁吊装梁墩上后,在预制箱梁之间存在缝体,需要对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进行湿接缝的施工,因此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中,还都是把湿接缝模板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下端面上,再把支撑杆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杆把支撑杆与湿接缝模板连接在一起,当完成对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后,再把螺杆从支撑杆与湿接缝模板之间取出,把支撑杆和湿接缝模板从预制箱梁上取出,对安装螺杆的透漏窗口体进行在填充,由于存在安装螺杆的透漏窗口体,从而影响了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体的整体一致性能和整体强度,由于需要在每一条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进行安装湿接缝模板、支撑杆和螺杆,从而影响了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进行顶入式固定的技术特征,对都是把湿接缝模板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下端面上、再把支撑杆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杆把支撑杆与湿接缝模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存在安装螺杆的透漏窗口体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3年5月10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的使用方法。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和使用方法,因此提高了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体的整体一致性能和整体强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包含有放置在预制箱梁下端端面上的托架、放置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的湿接缝模板、设置在湿接缝模板和托架之间的支撑架组。
[0006]由于设计了托架、湿接缝模板和支撑架组,通过湿接缝模板,实现了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作为施工模板,通过托架,实现了对支撑架组进行框架支撑,通过支撑架组,实现了对湿接缝模板进行插接拼装固定,实现了对湿接缝模板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进行顶入式固定,解决了对都是把湿接缝模板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下端面上、再把支撑杆放到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杆把支撑杆与湿接缝模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存在安装螺杆的透漏窗口体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体的整体一致
性能和整体强度。
[000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进行顶入式固定的方式把托架、湿接缝模板和支撑架组相互联接。
[000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进行插接拼装固定的方式把支撑架组与托架和湿接缝模板联接。
[000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撑架组设置为包含有中间支撑架和端头支撑架。
[0010]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湿接缝模板侧外端面繁殖支撑体,不再使用安装螺杆通过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对湿接缝模板进行吊装固定,保证了湿接缝模板的整体性能。
[001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托架、湿接缝模板和支撑架组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台车架、竖向推力缸、翻转推力缸和横向推力缸。
[001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托架上分别设置有中间支撑架、端头支撑架和台车架,在中间支撑架和端头支撑架分别设置有湿接缝模板和横向推力缸并且在台车架与托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推力缸和翻转推力缸。
[00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托架、中间支撑架、湿接缝模板、端头支撑架、台车架、竖向推力缸、翻转推力缸和横向推力缸,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托架设置为包含有竖架部和条梁部并且竖架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条梁部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联接,竖架部的竖部中间部设置为与台车架联接并且竖架部的上横部设置为与翻转推力缸联接,条梁部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竖向推力缸联接并且其中一部分条梁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中间支撑架联接,其中另一部分条梁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端头支撑架联接并且竖架部设置为具有梯子形架的竖部和具有梯子形架的上横部的开字形架状体,条梁部设置为梯子形架并且条梁部设置为沿竖架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
[00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竖部作为接触部的翻转架支撑,方便了湿接缝模板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的对接安装。
[001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湿接缝模板设置为条形板状体并且湿接缝模板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中间支撑架联接,湿接缝模板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端头支撑架贯穿式联接并且湿接缝模板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端头支撑架顶紧式联接。
[00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进行沉入模板设置。
[001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中间支撑架设置为具有中间X字形杆的矩形架状体并且中间支撑架的下边框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托架联接,中间支撑架的上边框部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接触式联接,其中一部分中间支撑架的侧面部设置为与横向推力缸联接。
[00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湿接缝模板进行顶支撑固定。
[002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端头支撑架设置为包含有固定架部、移动架部和筒板部并且固定
架部的横杆部外端头设置为与移动架部的竖杆下端头贯穿式联接,移动架部的竖杆上端头设置为与筒板部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固定架部的横杆部内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托架联接,筒板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套装式联接并且固定架部的竖杆上端头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联接,移动架部的竖杆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横向推力缸联接并且固定架部设置为L字形栅栏架,移动架部设置为竖杆下端头具有通孔体的栅栏架并且移动架部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固定架部的横杆部外端头联接,筒板部设置为外端端面部具有矩形盲孔的片桩体并且筒板部的矩形盲孔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联接。
[00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湿接缝模板的端头固定支撑。
[00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竖向推力缸、翻转推力缸和横向推力缸设置为推力电动缸,竖向推力缸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翻转推力缸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托架联接并且竖向推力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翻转推力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台车架联接,横向推力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中间支撑架联接并且横向推力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端头支撑架联接。
[00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位移推动设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放置在预制箱梁下端端面上的托架(1)、放置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的湿接缝模板(3)、设置在湿接缝模板(3)和托架(1)之间的支撑架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预制箱梁之间的缝体中进行顶入式固定的方式把托架(1)、湿接缝模板(3)和支撑架组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按照进行插接拼装固定的方式把支撑架组与托架(1)和湿接缝模板(3)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架组设置为包含有中间支撑架(2)和端头支撑架(4),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托架(1)、湿接缝模板(3)和支撑架组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台车架(5)、竖向推力缸(6)、翻转推力缸(7)和横向推力缸(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在托架(1)上分别设置有中间支撑架(2)、端头支撑架(4)和台车架(5),在中间支撑架(2)和端头支撑架(4)分别设置有湿接缝模板(3)和横向推力缸(8)并且在台车架(5)与托架(1)之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推力缸(6)和翻转推力缸(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托架(1)设置为包含有竖架部(11)和条梁部(12)并且竖架部(1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条梁部(12)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联接,竖架部(11)的竖部中间部设置为与台车架(5)联接并且竖架部(11)的上横部设置为与翻转推力缸(7)联接,条梁部(12)的上端端面内侧部设置为与竖向推力缸(6)联接并且其中一部分条梁部(1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中间支撑架(2)联接,其中另一部分条梁部(1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端头支撑架(4)联接并且竖架部(11)设置为具有梯子形架的竖部和具有梯子形架的上横部的开字形架状体,条梁部(12)设置为梯子形架并且条梁部(12)设置为沿竖架部(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或,湿接缝模板(3)设置为条形板状体并且湿接缝模板(3)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中间支撑架(2)联接,湿接缝模板(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端头支撑架(4)贯穿式联接并且湿接缝模板(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端头支撑架(4)顶紧式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制箱梁湿接缝的施工模架装置,其特征是:中间支撑架(2)设置为具有中间X字形杆的矩形架状体并且中间支撑架(2)的下边框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托架(1)联接,中间支撑架(2)的上边框部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3)接触式联接,其中一部分中间支撑架(2)的侧面部设置为与横向推力缸(8)联接,或,端头支撑架(4)设置为包含有固定架部(41)、移动架部(42)和筒板部(43)并且固定架部(41)的横杆部外端头设置为与移动架部(42)的竖杆下端头贯穿式联接,移动架部(42)的竖杆上端头设置为与筒板部(43)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固定架部(41)的横杆部内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托架(1)联接,筒板部(43)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3)套装式联接并且固定架部(41)的竖杆上端头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3)联接,移动架部(42)的竖杆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横向推力缸(8)联接并且固定架部(41)设置为L字形栅栏架,移动
架部(42)设置为竖杆下端头具有通孔体的栅栏架并且移动架部(42)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固定架部(41)的横杆部外端头联接,筒板部(43)设置为外端端面部具有矩形盲孔的片桩体并且筒板部(43)的矩形盲孔设置为与湿接缝模板(3)联接,或,竖向推力缸(6)、翻转推力缸(7)和横向推力缸(8)设置为推力电动缸,竖向推力缸(6)的其中一个端头和翻转推力缸(7)的其中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托架(1)联接并且竖向推力缸(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翻转推力缸(7)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台车架(5)联接,横向推力缸(8)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中间支撑架(2)联接并且横向推力缸(8)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端头支撑架(4)联接,或,台车架(5)设置为包含有板部(51)、滚轮部(52)、探伸杆部(53)、配重块部(54)和塔架部(55)并且板部(5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滚轮部(52)联接,板部(5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塔架部(55)联接并且板部(51)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探伸杆部(53)的内端头联接,板部(5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配重块部(54)的内端端面部联接并且探伸杆部(53)的外端头设置为与托架(1)联接,探伸杆部(53)的内端外部设置为与竖向推力缸(6)联接并且塔架部(55)的上端横部设置为与翻转推力缸(7)联接,板部(5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滚轮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富睛魏欣欣李海扬解庆贺毕研美宋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