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69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整体式盖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支撑架搭设前准备,支架范围内先对原地面采用砼进行场地硬化,采用盘扣式满堂脚手支架配以方木、主次横梁作为支撑架,脚手支架的立杆横、纵向布设,立杆配顶、底托调节支架高度,底托布设在槽钢上,顶托上布设方木作为主横梁,主横梁上横向布设方木作为次横梁,次横梁做盖梁底模的背楞;支架正面、侧面设置剪刀撑;盖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盖梁,分三次张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次张拉,有效加强了盖梁的承载能力,能够保证在上部结构达到承载要求的前提下,顺利避开石油管道等地下障碍物,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整体式盖梁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桥梁盖梁通常是左右幅分开设计,单幅盖梁下为两个墩柱,双幅共计四个墩柱,墩柱之间的间距均匀对称,盖梁悬挑比较小,施工方法属于常规性的,尤其是低墩柱时,只要采用支架法施工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施工效果,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地下有石油管道等障碍物通过,导致桩基和墩柱不能按照常规方法设计,为了规避地下障碍物,盖梁采用左右幅盖梁合二为一的整体式盖梁,盖梁下采用两个墩柱,由于墩柱间距较小,导致盖梁的悬臂变大,为了防止悬臂自身下挠和箱梁安装后下挠造成结构破坏,盖梁采用预应力设计,为此专利技术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以达到加强盖梁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梁整体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S1、支撑架搭设前准备S11、地下石油管道障碍物保护:根据障碍管线单位提供的管线位置,人工挖探坑,确定管线位置及埋深;S12、确定支架底部地基承载力,原地面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支架范围内先对原地面碾压密实,然后填充一定厚度的石渣,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93%以上,采用砼进行场地硬化,硬化后的表面平整度小于等于20mm;S13、地基处理后地基顶面至少高出施工场地周围地面20cm,同时在混凝土垫层外侧修建纵横向60cm*60cm的临时排水沟;S2、搭设支撑架采用盘扣式满堂脚手支架配以方木主次横梁作为支撑架,脚手支架的立杆横、纵间距均为60cm,步距60cm,立杆配顶、底托调节支架高度,底托布设在槽钢上,顶托上布设方木作为主横梁,主横梁上横向布设方木作为次横梁,次横梁做盖梁底模的背楞;支架正面、侧面设置剪刀撑,悬臂部分采用牛腿支撑作为底模支撑,牛腿支撑位于次横梁之上,纵横方向交错布置,按照距盖梁底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高度,盖梁底模铺设在次横梁和牛腿支撑上,然后安装盖梁的侧模;S3、支撑架预压预压载荷为支撑架承受的盖梁混凝土结构恒载+模板重量之和的1.1倍,预压盖梁划分为5个预压单元,预压采用砼配重块,支撑架预压按预压单元分3级加载,逐级加载顺序
为60%

80%

100%;S4、预应力盖梁张拉盖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盖梁,盖梁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且龄期大于等于5天,张拉N3钢束;盖梁强度达到100%时,且龄期大于等于7天,架设盖梁前一跨箱梁,然后张拉N2钢束;架设盖梁后一跨箱梁,然后张拉N1钢束。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盘扣式脚手支架作支撑架,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盖梁,分三次进行张拉,有效加强了盖梁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梁整体安全稳定运行,能够保证在上部结构达到承载要求的前提下,顺利避开石油管道等地下障碍物,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000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优选方案是:对原地面至石油管道顶覆土厚度小于1.5m的部位采用人工填土至覆土1.5m,再利用小型机械夯实,石油管道左右各5m的范围,地面表层土硬化处理。
[0007]顶托采用10*15cm方木作为主横梁,主横梁上横向布设10cm
×
10cm方木作为次横梁,次横梁布设间距为30cm。
附图说明
[000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搭设支撑架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面视图;图3为盖梁预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盖梁浇筑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张拉时钢绞线的位置示意图;图7为图6的1

1剖视图;图8为图6的2

2剖视图;图中:脚手支架1;墩柱2;混凝土垫层3;剪刀撑4;主横梁5;次横梁6;牛腿支撑7;盖梁8。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0]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盘扣式脚手支架配以方木、主次横梁作为支撑架支撑盖梁底模,两侧悬臂部分底模采用槽钢牛腿支撑,盖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盖梁,分三次进行智能张拉,具体步骤如下:S1、支撑架搭设前准备S11、地下石油管道障碍物保护:根据障碍管线单位提供的管线位置,人工挖探坑,确定管线位置及埋深,对原地面至石油管道顶覆土厚度小于1.5m的部位采用人工填土至覆
土1.5m,再利用小型机械夯实,石油管道左右各5m的范围,地面表层土硬化处理,硬化采用厚度为30cm的水泥混凝土,并且在硬化地面内设置防裂钢筋网。
[0011]S12、如图1、2所示,确定支架底部地基承载力,本实施例中,支撑架承载力可以按照300KPa考虑,原地面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支架范围内先对原地面碾压密实,然后填充一定厚度的石渣,并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93%以上,采用一定厚度的砼进行场地硬化形成混凝土垫层3,硬化后的表面平整度小于等于20mm。
[0012]S13、地基处理后地基顶面至少高出施工场地周围地面20cm以上,同时在混凝土垫层3外侧修建纵横向60cm*60cm的临时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片石砌筑。
[0013]S2、搭设支撑架如图4、5所示,采用盘扣式满堂脚手支架1配以方木主次横梁作为支撑架,脚手支/1的立杆横、纵间距均为60cm,步距60cm,立杆配顶、底托调节支架高度,底托布设在槽钢上,顶托上布设10*15cm的方木作为主横梁5,主横梁5上横向布设10cm
×
10cm的方木作为次横梁6,次横梁6做盖梁底模的背楞;脚手支架1正面、侧面设置剪刀撑4,侧面剪刀撑4按每间隔三排立杆设置一道,悬臂部分采用槽钢作为底模牛腿支撑7。
[0014]S3、支撑架预压如图3所示,预压载荷为支撑架承受的盖梁混凝土结构恒载+模板重量之和的1.1倍,预压盖梁划分为5个预压单元,各单元预压荷载为:1、5单元预压荷载39.84 kN/m2,2、3、4单元预压荷载71.04 kN/m2,预压采用砼配重块,用吊车逐块加载,每块尺寸为0.7m*0.9m*1.0m,标号为C30砼,按1.4t计算每平米预压荷载为15.56kN;预压时,1、5单元按照3层砼配重块预压,2、3、4单元按照5层砼配重块预压,支撑架预压按预压单元分3级加载,逐级加载顺序为60%

80%

100%。配重块分层布设,先铺第一层,全部完成后再铺上一层,纵向加载时,从混凝土结构跨中开始向支点处进行对称布载。
[0015]S4、预应力盖梁张拉盖梁如图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墩大悬臂双幅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S1、支撑架搭设前准备S11、地下石油管道障碍物保护:根据障碍管线单位提供的管线位置,人工挖探坑,确定管线位置及埋深;S12、确定支架底部地基承载力,原地面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支架范围内先对原地面碾压密实,然后填充一定厚度的石渣,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93%以上,采用砼进行场地硬化,硬化后的表面平整度小于等于20mm;S13、地基处理后地基顶面至少高出施工场地周围地面20cm,同时在混凝土垫层外侧修建纵横向60cm*60cm的临时排水沟;S2、搭设支撑架采用盘扣式满堂脚手支架配以方木主次横梁作为支撑架,脚手支架的立杆横、纵间距均为60cm,步距60cm,立杆配顶、底托调节支架高度,底托布设在槽钢上,顶托上布设方木作为主横梁,主横梁上横向布设方木作为次横梁,次横梁做盖梁底模的背楞;支架正面、侧面设置剪刀撑,悬臂部分采用牛腿支撑作为底模支撑,牛腿支撑位于次横梁之上,纵横方向交错布置,按照距盖梁底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高度,盖梁底模铺设在次横梁和牛腿支撑上,然后安装盖梁的侧模;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林张红旺李晓杰王慧佳李玉涛陈金总孙龙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