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68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包括:刀箱本体、侧板、连接板和滚刀;侧板固定安装于刀箱本体的内部两侧,两侧的侧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滚刀滚动安装于刀箱本体内部;所述侧板的内侧上部开设有承载凹槽,承载凹槽内部安装有承载部件,滚刀安装于滚动轴上,滚动轴安装于承载部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承载部件支撑滚刀,用于承受在施工过程中滚刀的冲击震动力,承载部件容易制造,能够降低生产制造难度,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设置承载部件与刀箱可拆卸连接,在施工受损时能够及时更换,避免更换整个刀箱,为现场施工出现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紧急处理预备方案。急处理预备方案。急处理预备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0.80

1.20%、Mn:0.20

0.50%、P≤0.03%、S≤0.03%、Cr:4.75

5.50%、Mo:1.20

1.75%、V:1.00

1.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部件采用的H13基体钢的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32%、S i:0.90%、Mn:0.20%、P:0.01%、S:0.01%、Cr:4.75%、Mo:1.20%、V:1.0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部件采用的H13基体钢的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4%、S i:1.30%、Mn:0.30%、P:0.01%、S:0.02%、Cr:5.10%、Mo:1.50%、V:1.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部件采用的H13基体钢的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45%、S i:1.50%、Mn:0.50%、P:0.03%、S:0.03%、Cr:5.50%、Mo:1.75%、V:1.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承载部件由如下热工艺处理制成,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冶炼、按照H13基体钢的各元素的组成,配置原料,通过真空炉冶炼制得钢锭;
[0018]步骤二、锻造、将钢锭进行自由锻,形成H13坯料;
[0019]步骤三、一次热处理:将锻造后的H13坯料空冷至450~500℃,然后装入热处理炉中,以10~20℃/h的升温速度将炉温升至550~570℃,保温2~3h,经过该处理后,H13坯料内外温度保持一致,可避免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分布不均而引起金相组织异常生长,钢材的金相组织分布更加均匀;
[0020]再以25~50℃/h的升温速度将炉温升至850~900℃,保温1~2h,经过该处理后,钢材组织内部的树晶以及树晶间的偏聚区被破坏;
[0021]然后快速将炉温升至1000~1050℃,保温8~10h,在此过程中,碳化物溶解到奥氏体中,并且合金元素相互扩散,可有效改善合金元素的偏析,钢材组织进一步趋于均匀;
[0022]再通过急风速冷,将H13坯料的温度降至350~400℃,急风速冷可以使溶解的碳化物快速析出而不长大,均匀分布在基体上,而且析出的碳化物细小,打破网状和链状的碳化物,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偏析得到明显改善;
[0023]步骤四、二次热处理:将经过一次热处理的H13坯料放入热处理炉中,一次升温至630~650℃并保温,保温时间为80~100s/mm,经过该处理后,可减少金晶粒内部的畸变,降低畸变能,使得晶粒内部更加均匀;
[0024]然后二次升温至900~950℃并保温,保温时间为120~150s/mm;再三次升温至1100℃并保温,保温时间40~60s/mm,经过上述处理后,金晶粒内部的大部分位错被消除,可避免位错对溶质原子运动的限制,钢材组织结构获得最佳的扩散条件;
[0025]步骤五、淬火冷却:将经过二次热处理的H13坯料置于温度为200~220℃的淬火硝盐炉中,将其温度降至450~500℃,然后空冷至100~120℃;
[0026]步骤六、回火:将经过淬火冷却处理的H13坯料加热至550~600℃,保温4~6h,然后空冷至室温,完成热处理。
[0027]一种可更换式刀箱的组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8]步骤一、将两块侧板与刀箱本体工装定位连接,再将连接板与侧板焊接固定;
[0029]步骤二、将承载部件安装到承载凹槽中,用拆装螺钉锁紧固定;
[0030]步骤三、将滚刀安装于承载部件上,再用锁紧块通过锁紧拉杆固定,侧板下端装上定位块,拧紧锁紧螺母;
[0031]步骤四、在锁紧拉杆的上端点焊耐磨垫片,锁紧拉杆的下端锁紧螺母外旋上螺纹防护盖。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承载部件支撑滚刀,用于承受在施工过程中滚刀的冲击震动力,承载部件容易制造,能够降低生产制造难度,提高经济效益;
[003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承载部件与刀箱可拆卸连接,在施工受损时能够及时更换,避免更换整个刀箱,为现场施工出现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紧急处理预备方案;
[0035]3、本专利技术通过锁紧块对滚动轴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锁紧拉杆和定位块的作用使得滚动轴的位置保持,从而能够保证滚刀的位置准确。
[0036]4、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合金元素Mn、Cr、Mo、V的合金手段,再加入S i元素,提高了H13钢的淬透性和耐热性,其中高成分的Mo和V进一步提高了H13钢在高温条件下的耐磨性和韧性。
[0037]5、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次热处理,可破坏钢材组织内的树枝晶,改变合金元素的扩散环境,然后经过二次热处理,促进合金元素的充分扩散,从而成功消除H13模具钢中的带状组织;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H13钢的纯净度和致密度,减少组织的偏析,冲击韧性、热疲劳抗力得以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经过淬火和回火处理后,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的主视图;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的俯视图;
[0041]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的承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1、拆装螺钉;2、承载部件;3、侧板;4、螺纹防护盖;5、定位块;6、锁紧块;7、滚刀;71、滚动轴;8、耐磨垫;9、锁紧拉杆;10、锁紧螺母;11、连接板;12、刀箱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具体实施例1:
[004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包括:刀箱本体12、侧板3、连接板11和滚刀7;侧板3固定安装于刀箱本体12的内部两侧,两侧的侧板3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滚刀7滚动安装于刀箱本体12内部。
[0046]具体地,侧板3与连接板11焊接固定。
[0047]具体地,侧板3的内侧上部开设有承载凹槽,承载凹槽内部安装有承载部件2,滚刀
7安装于滚动轴71上,滚动轴71安装于承载部件2上;
[0048]通过承载部件2支撑滚刀7,用于承受在施工过程中滚刀7的冲击震动力,承载部件2容易制造,能够降低生产制造难度,并且,承载部件2与刀箱可拆卸连接,在施工受损时能够及时更换,避免更换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包括:刀箱本体(12)、侧板(3)、连接板(11)和滚刀(7);侧板(3)固定安装于刀箱本体(12)的内部两侧,两侧的侧板(3)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滚刀(7)滚动安装于刀箱本体(1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的内侧上部开设有承载凹槽,承载凹槽内部安装有承载部件(2),滚刀(7)安装于滚动轴(71)上,滚动轴(71)安装于承载部件(2)上;所述侧板(3)的内侧下部开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部安装有定位块(5),承载凹槽内部还安装有锁紧块(6),锁紧块(6)和定位块(5)通过锁紧拉杆(9)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10)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为L形块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拉杆(9)的上端设置有耐磨垫片(8),耐磨垫片(8)与锁紧拉杆(9)点焊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拉杆(9)的下端设置有螺纹防护盖(4),螺纹防护盖(4)与锁紧拉杆(9)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由H13钢制成,采用的H13基体钢的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32

0.45%、Si:0.80

1.20%、Mn:0.20

0.50%、P≤0.03%、S≤0.03%、Cr:4.75

5.50%、Mo:1.20

1.75%、V:1.00

1.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2)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王春李文东张少华巩文彬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