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42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用户在应用程序注册账号,注册完成后在区块链生成账号,同步用户账号信息;注册完成后进行绑定人脸操作,首先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为识别到的人脸图像生成ID,称此图像ID为faceToken,将此faceToken数据写入链上并绑定到用户,图像压缩后保存到云端,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且唯一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为人脸图像生成唯一ID(faceToken),将ID写入区块链,将图像压缩后存储在云端数据库,后期直接比较生成的faceToken是否一致,不直接将图片保存到链上,一定程度的节约链上空间的同时且保证图片不被篡改。间的同时且保证图片不被篡改。间的同时且保证图片不被篡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成熟,也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照片的检索,美颜贴纸,门禁考勤、金融安全等。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通过人脸识别开卡激活、应用程序解锁、支付验证等,虽然很方便,但也有一定的风险,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导致很难追踪,尽管可以将当时的人脸识别数据保存在云端,但云端数据有可能被篡改或删除,或者让不发分子钻漏洞,不能保证数据的足够安全。
[0003]现有技术中,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的特点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开放。在区块链中伪造、篡改账目基本是不可能的,不可篡改也意味着数据的高度一致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所述人脸识别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用户在应用程序注册账号,注册完成后在区块链生成账号,同步用户账号信息;
[0007]S2、注册完成后进行绑定人脸操作,首先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为识别到的人脸图像生成ID,称此图像ID为faceToken,将此faceToken数据写入链上并绑定到用户,图像压缩后保存到云端,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且唯一的;
[0008]S3、用户在应用中进行重要操作前进行人脸识别安全校验,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将此图像与注册时绑定的图像进行对比,对比成功则将此次识别的人像数据生成faceToken记录至区块链上,图像保存至云端;对比识别失败则重新识别;
[0009]S4、对有疑问的操作进行追踪,将云端的图像再次生成faceToken,与链上记录的faceToken进行对比;
[0010]S5、云端保存必要数据,储存图片本身,定期对安全操作记录的人脸图像清理。
[0011]优选的,步骤S1用户在应用程序注册账号,注册完成后在区块链生成账号,同步用户账号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0012]S1.1用户首先在应用程序中注册账号,填写必要的信息,比如用户名、手机、邮箱、身份证号,以身份证号作为用户ID,用户注册成功后,在区块链上生成账号,将用户信息同步写入链上。
[0013]优选的,步骤S2注册完成后进行绑定人脸操作,首先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为识别到的人脸图像生成ID,称此图像ID为faceToken,将此faceToken数据写入链上并绑定到用户,图像压缩后保存到云端,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且唯一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4]S2.1注册用户完成后开始绑定人脸,首先用户授权设备的相机权限,授权进行人脸识别;若拒绝授权,则流程终止;
[0015]S2.2成功调用设备相机后机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识别时的图像,如果在当前图像中识别到标准清晰符合规则的人脸,则为当前识别到的图像生成ID,ID的长度32位,每个ID都是唯一的,称ID为faceToken,同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的;如果识别到的人脸有遮挡或者角度有问题,则重新获取人脸图像;
[0016]S2.3将在S2.1中人脸绑定到S1.1中注册的账号,将人脸图像生成的faceToken写入链上,将图像进行压缩后放入云端服务器保存,faceToken长度32位,图像最小也要几KB,利用faceToken与图像关联,减少链上的空间占用。
[0017]优选的,步骤S3用户在应用中进行重要操作前进行人脸识别安全校验,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将此图像与注册时绑定的图像进行对比,对比成功则将此次识别的人像数据生成faceToken记录至区块链上,图像保存至云端;对比识别失败则重新识别具体步骤如下:
[0018]S3.1用户注册成功并绑定人脸后,在应用程序后续的重要业务操作前进行人脸识别安全校验来,以确保是本人操作,例如应用解锁、登录、支付以及需要泄露个人隐私的场景,先进行人脸校验比对,对比成功后,进行后续操作。
[0019]S3.2首先用户授权设备的相机权限,进行人脸识别,获取到标准清晰的人脸图像,与用户注册时保存在云端的人脸图像相对比,为保证注册时的图像未被篡改过,为注册绑定的头像再次生成faceToken,与链上记录的faceToken相对比,若相同,则注册图像为原图像,未被篡改;若不同,则原图像已被篡改;
[0020]S3.3与注册时的绑定的人脸图像对比后,如果对比成功,则证明为本人操作,为此次人脸对比图像生成faceToken,并未此次操作生成id,成为eventID,将此次人脸识别的faceToken、eventID,时间、以及其他的关键操作信息写到链上,并且将此次操作事件、eventID以及图像压缩后保存至云端服务器;如果没有比对成功,则此次人脸识别验证失败,为了用户账号安全,尝试5次,若超过次数,则临时进行账号锁定,禁止操作。
[0021]优选的,步骤S4对有疑问的操作进行追踪,将云端的图像再次生成faceToken,与链上记录的faceToken进行对比具体步骤如下:
[0022]S4.1当用户对自己账户操作有疑问,怀疑不是本人操作被人误操作或者其他情况,对操作进行追踪,找到有疑问的操作记录,通过eventID将云端数据与链上数据相关联,将云端中记录的此次操作时人脸图像再次生成faceToken,与链上记录的此次操作的faceToken进行对比,若两次生成的faceToken相同则证明图片未被篡改,是否为本人操作则可通过云端存储的人脸图像证明;若两次生成的faceToken不同则证明云端的图片并非之前人脸识别时的图片。
[0023]优选的,步骤S5云端除了保存必要数据,也会储存图片本身,图片比较占用空间,定期对操作时记录的人脸图像清理具体步骤如下:
[0024]S5.1云端保存必要数据,也储存图片本身,图片比较占用空间,若一个操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没有出现问题,则此操作便可以视为安全操作,链上的记录的faceToken应当保留。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为人脸图像生成唯一ID(faceToken),将ID写入区块链,将图像压缩后存储在云端数据库,后期直接比较生成的faceToken是否一致,不直接将图片保存到链上,一定程度的节约链上空间的同时且保证图片不被篡改;将人脸图像的ID写入链上,ID与人脸图像相关联,实现数据防篡改,不可伪造,让数据更安全、可追踪。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账号注册以及人脸绑定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在应用程序注册账号,注册完成后在区块链生成账号,同步用户账号信息;S2、注册完成后进行绑定人脸操作,首先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为识别到的人脸图像生成ID,称此图像ID为faceToken,将此faceToken数据写入链上并绑定到用户,图像压缩后保存到云端,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且唯一的;S3、用户在应用中进行重要操作前进行人脸识别安全校验,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将此图像与注册时绑定的图像进行对比,对比成功则将此次识别的人像数据生成faceToken记录至区块链上,图像保存至云端;对比识别失败则重新识别;S4、对有疑问的操作进行追踪,将云端的图像再次生成faceToken,与链上记录的faceToken进行对比;S5、云端保存必要数据,储存图片本身,定期对安全操作记录的人脸图像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用户在应用程序注册账号,注册完成后在区块链生成账号,同步用户账号信息具体步骤如下:S1.1用户首先在应用程序中注册账号,填写必要的信息,比如用户名、手机、邮箱、身份证号,以身份证号作为用户ID,用户注册成功后,在区块链上生成账号,将用户信息同步写入链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脸识别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注册完成后进行绑定人脸操作,首先获取相机权限,获取标准合格的人脸图像,为识别到的人脸图像生成ID,称此图像ID为faceToken,将此faceToken数据写入链上并绑定到用户,图像压缩后保存到云端,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且唯一的具体步骤如下:S2.1注册用户完成后开始绑定人脸,首先用户授权设备的相机权限,授权进行人脸识别;若拒绝授权,则流程终止;S2.2成功调用设备相机后机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识别时的图像,如果在当前图像中识别到标准清晰符合规则的人脸,则为当前识别到的图像生成ID,ID的长度32位,每个ID都是唯一的,称ID为faceToken,同一张图像在不同时间生成的faceToken是相同的;如果识别到的人脸有遮挡或者角度有问题,则重新获取人脸图像;S2.3将在S2.1中人脸绑定到S1.1中注册的账号,将人脸图像生成的faceToken写入链上,将图像进行压缩后放入云端服务器保存,faceToken长度32位,图像最小也要几KB,利用faceToken与图像关联,减少链上的空间占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丽王伟兵宋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