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26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N

甲基吡咯烷酮,简称NMP,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3℃,分子式:C5H9NO,相对分子量:99.13,CAS号:872

50

4。
[0003]目前报道合成N

甲基吡咯烷酮的现有技术并不多,其主要步骤基本是使用γ

丁内酯和甲胺水溶液,在高温高压下氨解至脱水闭环,再经减压蒸馏制得。该路线合成N

甲基吡咯烷酮涉及到高温高压等高危反应,生产时有很大的风险。
[0004]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以期创设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4

氯丁酸,与甲胺水溶液在缚酸剂的催化下得到中间体(I),所述中间体(I)的结构式见式I:
[0008][0009](2)所述的中间体(I),与氯化亚砜和缚酸剂的催化下得到N

甲基吡咯烷酮,所述N

基吡咯烷酮的结构式见式II:
[0010][0011][0012]进一步的,步骤(1)中,原料4

氯丁酸和甲胺水溶液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的温度为50℃~70℃。
[0013]进一步的,步骤(1)中,缚酸剂为三乙胺或者吡啶。
[0014]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中间体(I)和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2~1:2,反应温度为70℃~80℃。
[0015]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溶剂为甲苯。
[0016]进一步的,步骤(2)中,缚酸剂为碳酸钾或者氟化钾,反应的温度为100℃~120℃。
[0017]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新的合成路线来合成N

甲基吡咯烷酮,该路线使用的原料为4

氯丁酸和甲胺水溶液通过三步反应实现转化,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产生高温高压的高危反应,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高,更加容易实现量产化。该工艺路线对环境更加友好、三废少、废水易于处理。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中间体(I)的LC

MS谱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中间体(I)的HNMR谱图。
[0023]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N

甲基吡咯烷酮的LC

MS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中的N

甲基吡咯烷酮的合成路线图如下:
[0027][0028]步骤(1):将4

氯丁酸(200g,1.632mol)、40%甲胺水溶液(151.8g,1.958mol)和吡啶(154.8g,1.958mol)加入到1000mL三口瓶(R1)中。将R1内温升温至50~70℃,并搅拌7~8小时。将R1内温降至10℃~20℃,分层,分去水相,有机相即为中间体(I)。得中间体(I)177.8g,摩尔收率:93.04%。
[0029]将上述产物进行LC

MS检测,结果见图1。
[0030]将上述产物进行HNMR检测,结果见图2。
[0031]步骤(2):将中间体(I)4

(甲基氨基)丁酸(100.0g,0.854mol)和甲苯(200ml),加入到1000mL三口瓶(R2),20℃~30℃搅拌溶清。向R2中滴加氯化亚砜(152.4g,1.281mol),升温至70℃~80℃继续搅拌12小时。将反应液降温至40℃~50℃,减压蒸干溶剂,得油状物。将氟化钾(59.6g,1.025mol)和上述油状物,加入250mL三口瓶中(R3),100℃~120℃搅拌12小时。降温至40℃~50℃,过滤,得最终成品75.2g。步骤(2)摩尔收率:88.95%。两步总摩尔收率为:82.75%。
[0032]将上述产物进行LC

MS检测,结果见图3。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中的N

甲基吡咯烷酮的合成路线图如下:
[0035][0036]步骤(1):将4

氯丁酸(100g,0.816mol)、40%甲胺水溶液(75.9g,0.979mol)和三乙胺(96.9g,0.979mol)加入到500mL三口瓶(R1)中。将R1内温升温至50~70℃,并搅拌7~8小时。将R1内温降至10℃~20℃,分层,分去水相,有机相即为中间体(I)。得中间体(I)90.3g,摩尔收率:94.61%。
[0037]步骤(2):将中间体(I)4

(甲基氨基)丁酸(50.0g,0.427mol)和甲苯(100ml),加入到500mL三口瓶(R2),20℃~30℃搅拌溶清。向R2中滴加氯化亚砜(62.3g,0.524mol),升温至70℃~80℃继续搅拌12小时。将反应液降温至40℃~50℃,减压蒸干溶剂,得油状物。将碳酸钾(87.7g,0.635mol)和上述油状物加入250mL三口瓶中(R3),100℃~120℃搅拌12小时。降温至40℃~50℃,过滤,得最终成品37.6g。步骤(2)摩尔收率:88.95%。两步总摩尔收率为:84.16%。
[0038]实施例3
[0039]本实施例中的N

甲基吡咯烷酮的合成路线图如下:
[0040][0041]步骤(1):将4

氯丁酸(400g,3.265mol)、40%甲胺水溶液(397.6g,4.898mol)和吡啶(355.8g,4.245mol)加入到2000mL三口瓶(R1)中。将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4

氯丁酸,与甲胺水溶液在缚酸剂的催化下得到中间体(I),所述中间体(I)的结构式见式I:(2)所述的中间体(I),与氯化亚砜和缚酸剂的催化下得到N

甲基吡咯烷酮,所述N

甲基吡咯烷酮的结构式见式I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

甲基吡咯烷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4

氯丁酸和甲胺水溶液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的温度为5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水清李勇张凡庄可相堂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盈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