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92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定模;所述定模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定模腔;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的上模板和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动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动模腔;所述定模腔和所述动模腔一一对应并且两者组成型腔;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浇道机构;所述浇道机构包括主浇道和与主浇道连通的分浇道;所述分浇道与一对动模腔的顶部连通;所述分浇道把从所述主浇道内进入的液态金属均分成四股并且每个动模腔进入两股;所述分浇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熔化所述分浇道内的固态金属。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废料的产生,减少了原料的浪费。的浪费。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镁合金产品通过压铸方式进行产品,镁合金的液体进入到模腔中冷却后形成所需形状的镁合金产品;现在的镁合金产品压铸时,往往一次性生产两个产品100,以提供生产效率;其进料方式参考图1所示,镁合金的液体通过竖直浇道后分成两股进入到两个模腔内,定型后取出。
[0003]上述的相关技术中,镁合金产品成型后,一对产品100之间连接有竖直浇道部103和一对水平浇道部102,在后续处理时,会把竖直浇道部103和一对水平浇道部102切除,而切除下来的竖直浇道部102和一对水平浇道部102会被作为废料处理,这样原料的浪费量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原料的浪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支撑座和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定模;所述定模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定模腔;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的上模板和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动模;所述动模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动模腔;所述定模腔和所述动模腔一一对应并且两者组成型腔;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浇道机构;所述浇道机构包括主浇道和与主浇道连通的分浇道;所述分浇道与一对动模腔的顶部连通;所述分浇道把从所述主浇道内进入的液态金属均分成四股并且每个动模腔进入两股;所述分浇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熔化所述分浇道内的固态金属。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金属通过浇道机构从一对动模腔的顶部进入到动模腔内,这样开模时,产品会与分浇道内的固态金属分离,在下一次压铸生产时,加热组件可以把分浇道内的固态金属重新熔化进入到动模腔内,这样减小了废料的产生,减少了原料的浪费;同时当需要清理模具时,可以通过加热组件可以把分浇道内的固态金属重新熔化,有利于提高模具清理效率。
[0007]可选的,所述分浇道包括中心浇座、四个侧浇座和四个竖直浇道;所述中心浇座连接在所述主浇道的底部并且内部成型有与所述主浇道连通的交叉设置的中心分流道;所述侧浇座连接在所述中心浇座上并且内部成型有横向流道;四个所述横向流道分别与所述中心分流道的四端连通;所述竖直浇道与所述侧浇座一一对应并且内部成型有竖直流道;所述竖直流道的上端与所述横向流道连通、下端开口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竖直流道的下端开口与一个动模腔连通、另外两个所述竖直流道的下端开口与另一个动模腔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括五个加热件;相互连接的所述竖直浇道和所述侧浇座组成分流组并且分流组
与加热件一一对应并且此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竖直浇道和所述侧浇座;其余一个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中心分流道。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态金属通过所述主浇道进入到中心分流道内然后被分成四股,每股液态金属分别依次经过横向流道和竖直流道进入到动模腔,这样有利于液态金属的流动和分流,同时由于所述竖直浇道、所述侧浇座和中心分流道均设置有加热件,有利于提高加热的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中心浇座的上下端面、所述侧浇座的上下端面、所述竖直浇道的一对相对的竖直端面上分别成型有热管安置槽;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相应侧的热管安置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位于热管安置槽内,这样使得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大部分都作用在中心浇座、侧浇座或者竖直浇道上,有利于提高加热的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中心浇座的上下端面、所述侧浇座的上下端面、所述竖直浇道的一对相对的竖直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盖住相应侧的所述热管安置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有效的减少了热量的外流,有利于提高加热的效率。
[0013]可选的,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下顶针机构;所述下顶针机构包括竖直升降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顶针板和若干固定在所述下顶针板上的竖直设置的下顶针;所述定模腔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供所述下顶针竖直穿过的下顶针孔;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上顶针机构;所述上顶针机构包括竖直升降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上顶针板和若干固定在所述上顶针板上的竖直设置的上顶针;所述动模腔的顶面上成型有若干供所述上顶针竖直穿过的上顶针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顶针机构和下顶针机构的存在有利于产品与模腔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0015]可选的,所述上顶针板包括上顶针上座、上顶针下座和若干上回位弹簧;所述上顶针上座位于上顶针下座的正上方;所述上回位弹簧位于所述上顶针上座位于上顶针下座之间;所述上顶针固定在所述上顶针下座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外部的抵靠装置会抵靠住上顶针上座,这样防止上顶针上移,同时由于上回位弹簧的存在上顶针的底部可以与动模腔的顶面平齐,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0017]可选的,一对所述定模腔的侧壁上成型有若干排气槽;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若干下排气座;所述下排气座的上端面上成型有外排气槽;所述下排气座与所述排气槽一一对应并且所述排气槽与外排气槽连通;所述外排气槽的底部成型有供所述下顶针竖直穿过的外顶针孔;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上排气座;所述上排气座与所述下排气座一一对应并且用于封闭所述外排气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态金属进入型腔时,型腔的气体会经过排气槽、外排气槽排出,有利于产品成型;在出料时,下顶针上升穿过外顶针孔从而把外排气槽内的固体金属顶出,这样,有利于出料。
[0019]可选的,所述下排气座的上端面上成型有齿条状的插入部;所述上排气座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插入部配合的插入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部和插入槽配合可以提高下排气座和上排气座之间的密封性,以提高产品质量。
[0021]可选的,所述下排气座均匀分成两组并且一组所述下排气座位于所述下模座的四个竖直端面之间、另一组下排气座水平穿过其靠近的竖直端面;所述插入部的顶部的边线与所述下排气座的水平穿过所述下模座的竖直端面的方向垂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排气座伸出有利于后续排气,同时所述插入部的顶部的边线与所述下排气座的水平穿过所述下模座的竖直端面的方向垂直,这样经过多个顶部阻挡,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0023]可选的,水平穿过所述下模座的竖直端面的下排气座的上端中部成型为矩形状的上连接部;相应侧的所述上排气座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上连接部配合的上连接插槽。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插槽与上连接部有利于合模时,动模和定模相对位置准确,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减小了废料的产生,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0026]2.有利于提高模具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现有技术的产品和废料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包括支撑座(10)和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下模(30)和上模(20);所述下模(30)包括下模座(31)和设置在所述下模座(31)上的定模(32);所述定模(32)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定模腔(320);所述上模(20)包括上模座(21)、设置在所述上模座(21)的上模板(22)和设置在所述上模板(22)上的动模(23);所述动模(23)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动模腔;所述定模腔(320)和所述动模腔一一对应并且两者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2)上设置有浇道机构(24);所述浇道机构(24)包括主浇道(241)和与主浇道(241)连通的分浇道(242);所述分浇道(242)与一对动模腔的顶部连通;所述分浇道(242)把从所述主浇道(241)内进入的液态金属均分成四股并且每个动模腔进入两股;所述分浇道(242)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熔化所述分浇道(242)内的固态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浇道(242)包括中心浇座(2421)、四个侧浇座(2422)和四个竖直浇道(2423);所述中心浇座(2421)连接在所述主浇道(241)的底部并且内部成型有与所述主浇道(241)连通的交叉设置的中心分流道(2424);所述侧浇座(2422)连接在所述中心浇座(2421)上并且内部成型有横向流道(2425);四个所述横向流道(2425)分别与所述中心分流道(2424)的四端连通;所述竖直浇道(2423)与所述侧浇座(2422)一一对应并且内部成型有竖直流道(2426);所述竖直流道(2426)的上端与所述横向流道(2425)连通、下端开口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竖直流道(2426)的下端开口与一个动模腔连通、另外两个所述竖直流道(2426)的下端开口与另一个动模腔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包括五个加热件(243);相互连接的所述竖直浇道(2423)和所述侧浇座(2422)组成分流组并且分流组与加热件(243)一一对应并且此加热件(243)用于加热所述竖直浇道(2423)和所述侧浇座(2422);其余一个所述加热件(243)用于加热所述中心分流道(24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浇座(2421)的上下端面、所述侧浇座(2422)的上下端面、所述竖直浇道(2423)的一对相对的竖直端面上分别成型有热管安置槽(2420);所述加热件(243)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相应侧的热管安置槽(242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浇座(2421)的上下端面、所述侧浇座(2422)的上下端面、所述竖直浇道(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卓雄傅侠王凯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