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壳体、电机控制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90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壳体、电机控制器及车辆,冷却壳体包括壳体件、第一冷却区域、第二冷却区域和连通槽,第一发热部件与第二发热部件分别装设在壳体件的内壁上,冷却液进入第一空间并与第一发热部件接触完成热交换,带走第一发热部件的热量,冷却液经由连通槽进入第二空间,并通过壳体件完成与第二发热部件的热交换,且冷却液可以在冷却壳体外部再通过循环设备进行循环,一方面通过单条冷却流道的布置,实现第一发热部件与第二发热部件的冷却,提高电机控制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兼顾电机控制器内部部件的安装布置作业的前提下,将冷却流道更合理的有冷却壳体内部延伸至外部,既不影响电机控制器的作业稳定性,又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壳体、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电机控制器
,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壳体、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0003]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电驱动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电驱动系统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苛,同时也越来越精准,如何充分发挥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也是每个车企不断追求的目标。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控制器中发热量最大的第一发热部件和第二发热部件,但目前对于第一发热部件和第二发热部件热管理的整体集成性很低,且不能兼顾第一发热部件和第二发热部件的同时热管理,不利于电机控制器在复杂工况中的可靠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壳体、电机控制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发热部件和第二发热部件热管理差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包括:
[0007]壳体件;
[0008]第一冷却区域,设于所述壳体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冷却区域被配置为,当第一发热部件装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区域上时,所述壳体件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空间;
[0009]第二冷却区域,用于与第二发热部件相对应的设于所述壳体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冷却区域上设有外覆件,且所述外覆件与所述壳体件之间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二空间;
[0010]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贯穿所述壳体件,并相连通的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件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冷却区域相对应的第一散热条。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引导条,以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形成U型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U型通道内布置有多个第二散热条。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覆件与所述壳体件通过焊接密封固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区域内设有用于与第一发热部件形成静密封的密封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间的深度与第一发热部件的散热针长度相同。
[00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件上设有进液口与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排液口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
[0018]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述的冷却壳体。
[0019]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的电机控制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21]本申请中的冷却壳体通过设置在壳体件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冷却区域,当电机控制器的第一发热部件装设到第一冷却区域时,壳体件与第一发热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空间,并在壳体件的外壁上设置与第二发热部件相对应的第二冷却区域,第二冷却区域上设有外覆件,且外覆件与壳体件之间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二空间,还在壳体件上贯穿设有连通槽,连通槽相连通的设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第一发热部件与第二发热部件分别装设在壳体件的内壁上,冷却液进入第一空间并与第一发热部件接触完成热交换,带走第一发热部件的热量,冷却液经由连通槽进入第二空间,并通过壳体件完成与第二发热部件的热交换,且冷却液可以在冷却壳体外部再通过循环设备进行循环,一方面通过单条冷却流道的布置,实现第一发热部件与第二发热部件的冷却,提高电机控制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兼顾电机控制器内部部件的安装布置作业的前提下,将冷却流道更合理的有冷却壳体内部延伸至外部,既不影响电机控制器的作业稳定性,又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结构空间侵占,提高电机控制器的整体性,在复杂的电机系统布置中,实现更优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壳体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壳体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发热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液流动路径的提取模型;
[0027]图中:100、壳体件;101、连通槽;201、第一空间;202、第二空间;300、外覆件;401、第一散热条;402、第二散热条;403、引导条;501、进液口;502、排液口;601、第一发热部件;602、第二发热部件;603、散热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专利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0029]电机控制器是驱动电机系统的控制中心,英文缩写为MCU,主要由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第一发热部件、传感器及散热风扇等组成。
[0030]在驱动电机系统中,电机控制器对所有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根据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转子位置信号,经处理后得到电机实际转速信号;根据挡位、加速、制动踏板等信号,处
理后得到电机的需求转速;并通过矢量控制,得到PWM发生器的输入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产生控制逆变器功率元件(IGBT)导通和断开的控制信号,输入给逆变器,从而控制车辆的启动运行、行驶速度、刹车等行驶状态;同时,MCU将系统运行状态通过CAN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发送,从而实现车辆行驶状态的反馈。
[0031]电机控制器是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主要起到调节电机运行状态,使其满足整车不同运行要求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MCU从整车控制器获得整车需求(挡位、加速、制动等指令),从动力电池获得电能,经自身逆变器调制,获得驱动电机所需电能,从而使电机的转速和转矩满足整车的要求(启动、加速、制动、减速、爬坡、能量回收等)。
[003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部件601可以设置为功率模块,第二发热部件602可以设置为电容模块,电机控制器中发热量最大的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但目前对于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热管理的整体集成性很低,且不能兼顾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的同时热管理,不利于电机控制器在复杂工况中的可靠作业。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壳体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壳体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发热部件601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体包括:壳体件;第一冷却区域,设于所述壳体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冷却区域被配置为,当第一发热部件装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区域上时,所述壳体件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空间;第二冷却区域,用于与第二发热部件相对应的设于所述壳体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冷却区域上设有外覆件,且所述外覆件与所述壳体件之间设有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二空间;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贯穿所述壳体件,并相连通的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冷却区域相对应的第一散热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引导条,以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形成U型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生亮龚海清万鹏方程崔嵘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