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80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一个片材构件进行多次印刷的情况下的、印刷的精度提高了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提供一种印刷装置(1),具备:支承体(10),在对片材构件(2)进行支承的同时对片材构件(2)进行输送;第1印刷部(20A),在第1位置(P)对以被所述支承体(10)支承的状态被输送的所述片材构件(2)进行第1印刷;和第2印刷部(20B),在比所述第1位置(P)靠所述片材构件(2)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2位置(Q),对维持被所述支承体(10)支承的状态不变地被输送的所述片材构件(2)进行第2印刷。所述片材构件(2)进行第2印刷。所述片材构件(2)进行第2印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一个片材构件进行两次以上的印刷的印刷装置具备多个印刷部。以往,作为这样的印刷装置,有如下的印刷装置:例如凹版印刷装置的各个印刷部各自具备凹版辊和支承辊(参照专利文献1)。
[0003]根据该以往的凹版印刷装置,在利用一个印刷部进行印刷时,片材构件的非印刷面被支承于支承辊的外周,并向凹版辊侧被按压,保持于凹版辊的墨液被转印到片材构件。然后,片材构件在从一个印刷部向下一个印刷部输送时,非印刷面从一个印刷装置的支承辊分离,以非印刷面不被支承的状态向下一个印刷部输送。在下一个印刷部中,与一个印刷部同样地,片材构件的非印刷面被支承于支承辊的外周,并向凹版辊侧被按压,保持于凹版辊的墨液被转印到片材构件。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77955号公报
[0007]像这样,每当从一个印刷部向下一个印刷部移动时,片材构件的支承体改变,因此不容易使印刷部间的轨迹线一致。此外,若片材构件的张紧按照各个印刷部而不同,则各个印刷部间的印刷的位置对准不容易。故此,根据以往的印刷装置,印刷的精度有可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一个片材构件进行多次印刷的情况下的、印刷的精度提高了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具备:支承体,在对片材构件进行支承的同时对片材构件进行输送;第1印刷部,在第1位置,对以被所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被输送的所述片材构件进行第1印刷;和第2印刷部,在比所述第1位置靠所述片材构件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2位置,对维持被所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不变地被输送的所述片材构件进行第2印刷。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印刷方法,具备:支承工序,由支承体支承片材构件;第1印刷工序,以被所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将所述片材构件输送到第1位置,并在所述第1位置对所述片材构件进行第1印刷;和第2印刷工序,维持被所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不变地将所述片材构件输送到比所述第1位置靠所述片材构件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2位置,并在所述第2位置对所述片材构件进行第2印刷。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对一个片材构件进行多次印刷的情况下的、印刷的精度提高了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概略图。
[0016]图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1的概略图。
[0017]图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1的概略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01、201 印刷装置;
[0020]2 陶瓷片材;
[0021]10 支承辊;
[0022]11 轴部;
[0023]20 印刷部;
[0024]20A、120A、220A 第1印刷部;
[0025]20B、120B、220B 第2印刷部;
[0026]21 辊轴;
[0027]22 辊;
[0028]23 膏供给部;
[0029]24 刮刀;
[0030]25 凹部;
[0031]30 干燥装置;
[0032]40 冷却装置;
[0033]110 钢带;
[0034]111 第1辊;
[0035]111A 轴部;
[0036]112 第2辊;
[0037]112A 轴部;
[0038]113 张紧辊;
[0039]210 支承体;
[0040]211 滚子链;
[0041]212 面板构件;
[0042]213 第1链轮;
[0043]213A 轴部;
[0044]214 第2链轮;
[0045]214A 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第1实施方式)
[0047]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装置1以及印刷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示
出第1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概略图。印刷装置1例如是为了制作层叠陶瓷电容器等层叠型电子部件而使用的印刷装置1,是在作为片材构件的陶瓷片材2印刷内部电极用的导电性膏以及台阶抑制用的陶瓷膏的装置。陶瓷片材2也称为陶瓷生片。在第1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以及印刷方法以凹版印刷装置以及凹版印刷方法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在陶瓷片材2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以及印刷方法也可以是丝网印刷装置以及丝网印刷方法,此外,对导电性膏以及陶瓷膏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以及印刷方法也可以是丝网印刷装置以及丝网印刷方法。
[0048](印刷装置1)
[0049]印刷装置1具备:能够以轴部11为中心而旋转的圆柱或者圆筒状的作为支承体的一个支承辊10;两个印刷部20,配置在一个支承辊10的外周;和干燥装置30以及冷却装置40,配置在两个印刷部20之间。在实施方式中,作为两个印刷部20,具备第1印刷部20A和第2印刷部20B,但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
[0050]陶瓷片材2由配置在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的、卷绕有未印刷导电性膏的状态的陶瓷片材2的供给辊供给到印刷装置1。然后,在由印刷装置1进行印刷之后,送往配置于下游侧的主干燥炉进行干燥之后,缠绕于未图示的缠绕辊。
[0051](陶瓷片材2)
[0052]陶瓷片材2是在载体膜上使用模涂机、凹版涂布机、微凹版涂布机等将包含陶瓷粉末、粘合剂以及溶剂的陶瓷膏成型为片材状而成的带状的片材构件。
[0053](支承辊10)
[0054]支承辊10是以轴部11为中心而旋转的圆筒状或者圆柱状构件。支承辊10的外周面被弹性构件覆盖,但并不限定于此。弹性构件由硅酮橡胶、聚氨酯橡胶等橡胶构件或者树脂材料制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其他的弹性材料制造。在实施方式中支承辊10为周长约4.71m,但并不限定于此。
[0055](印刷部20)
[0056]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中,印刷部20配置有配置在支承辊10的外周的第1位置P的第1印刷部20A、和配置在比第1位置靠陶瓷片材2的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的第2位置Q的第2印刷部20B这两个。
[0057]第1印刷部20A是在陶瓷片材2作为第1印刷而印刷导电性膏的印刷部20。
[0058]第2印刷部20B是在陶瓷片材2中的、未印刷导电性膏的台阶部分作为第2印刷而印刷陶瓷膏的印刷部20。在第1印刷部20A中印刷了导电性膏的陶瓷片材2在印刷了导电性膏的部分与未印刷导电性膏的部分之间产生台阶。若层叠这种具有台阶的陶瓷片材2而制造层叠片材,则层叠片材的厚度变得不均匀。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支承体,在对片材构件进行支承的同时对片材构件进行输送;第1印刷部,在第1位置,对以被所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被输送的所述片材构件进行第1印刷;和第2印刷部,在比所述第1位置靠所述片材构件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2位置,对维持被所述支承体支承的状态不变地被输送的所述片材构件进行第2印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为圆柱或者圆筒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为无接头带。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是架设在能够以相互平行的轴部为中心而旋转的两个辊之间的钢带。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片材构件为陶瓷片材构件,所述第1印刷部作为所述第1印刷而印刷内部电极用的导电性膏,所述第2印刷部作为所述第2印刷而印刷陶瓷膏。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片材构件为陶瓷片材构件,所述第1印刷部作为所述第1印刷而印刷陶瓷膏,所述第2印刷部作为所述第2印刷而印刷内部电极用的导电性膏。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印刷部与所述第2印刷部之间具备:干燥部,使由所述第1印刷部印刷的印刷物干燥;和冷却部,对所述片材构件进行冷却。8.一种印刷方法,具备:支承工序,由支承体支承片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村建平野博之九鬼洋三泽博一艗将孝金山吉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