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29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属于印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设备使用了弹性变形膜伸入载墨凹槽的方式,既通过变形的弹性变形膜与载墨凹版之间的相互动作实现了载墨凹版内残留油墨的清理,又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载墨凹槽内需要喷入油墨的量,同时,将载墨凹槽内的残留油墨清理和载墨凹槽内的油墨喷入分为了前后两个步骤,如此设置使得清理残留油墨和添加油墨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可以保证添加油墨前已经完成残留油墨清理的工作,使得凹版印刷过程中可以不需要设置刮墨组件,避免了油墨的浪费,同时喷洒油墨的喷头可以灵活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凹版印刷的印刷质量。一步提高了凹版印刷的印刷质量。一步提高了凹版印刷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涉及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凹版印刷是将油墨填充到凹版的凹陷处,通过刮墨刀将剩余的油墨刮掉,然后通过压印印刷在承印物上。现有的凹版印刷上墨一般是将凹版滚筒浸渍于墨池中,然后通过旋转滚筒实现上墨,最后通过刮墨刀将剩余油墨刮掉,但是如此上墨方式会使得其需要在墨池中加入一定深度的油墨,而且油墨也暴露于空气中,容易挥发也容易变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1(CN114919272B)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涂墨装置,其通过在印版滚筒的左侧设置的间歇性进行喷墨操作的容墨管结构,实现了在印版滚筒转动二分之一周期时进行喷墨,且在印版滚筒的下端设置了用于承接刮墨刀从印版滚筒上刮下的油墨的接墨板,接墨板还能够将油墨涂覆于印版滚筒上,从而完成涂墨操作,此种设置虽然省去了设置的油墨,但是由于其还是通过喷头将油墨喷射到印版滚筒表面,油墨也容易挥散在空气中,且油墨喷射量并不能与印版滚筒上的凹槽大小相适应,故其存在油墨喷射偏多的问题;又如专利文献2(CN115122748B)公开了一种凹印印刷辊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该刻版装置包括了印版滚筒,与印刷滚筒抵接的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了内带中空墨腔的辅助滚筒,在辅助滚筒的表面设置了给墨组件,给墨组件能够与中空墨腔联通或者断开,通过给墨组件能够对印版滚筒表面的载墨凹纹相适配,将载墨凹纹内的残留的油墨刮除干净,避免油墨挂壁造成墨量变化,但是由于其每次注入油墨的量都是一定的,其不能适应需要不同油墨注入量的凹版印刷情况,同时,由于其注入油墨是通过包括第一柱芯的给墨组件来实现的,凹纹内油墨的注入仅仅是通过局部位于凹纹内的第一柱芯的动作来实现的,其注入的油墨量控制精度还是不高,最重要的是,其注入油墨从通孔流入凹纹内,同时通过活塞的向上滑动后推动空气从气孔内喷出,然后将油墨沿内部进行扩散,从而保证油墨于载墨凹纹内均匀填覆,但是,凸面还位于凹纹内,其可能会粘上油墨,造成油墨泄露,最重要的是通过喷气还有可能将油墨喷洒出,而且油墨扩散速度有限。
[000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凹版印刷,虽然有取消墨槽使用喷墨来减少油墨用量及暴露的方案,而且也有仅针对凹版中的凹纹进行供墨的方案,但是对于仅凹纹内供墨时,其供墨总量是一定的,并不能实时根据凹纹的形状而进行自适应的调整,而且对于凹纹内的残余油墨的挂除操作和供墨操作是联合一起的,其会使得两种操作之间发生干涉,而且由于凸面的存在,进入凹纹内的油墨并不能均匀散开,由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凹版的凹纹形状进行精准供墨、清理残留油墨和供墨操作分开的凹版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凹版印刷设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印刷基材、压印转筒、印版转筒和多功能墨筒,所述压印转筒、印版转筒和多功能墨筒均转动设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所述印刷基材设置于压印
转筒和印版转筒之间,所述多功能墨筒设置于印版转筒下方,所述印版转筒包括主体一及设置于主体一上的若干载墨凹槽,所述多功能墨筒包括主体二、设置于主体二内侧的供墨腔一及若干均匀设置于主体二外周的油墨处理模块,所述油墨处理模块与所述供墨腔一连接,所述凹版印刷设备还包括定量供墨终端,所述定量供墨终端包括若干弧形隔板及固定设置于各弧形隔板的连接轴,位于最外侧的两弧形隔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在所述连接轴下端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载墨凹槽对应,所述油墨处理模块通过主体二上设置的凸块安装腔滑动设置于主体二上,所述油墨处理模块包括滑动块、弹性变形膜、供墨腔二和油管一,所述弹性变形膜固定设置于滑动块的上端,其能够卡入载墨凹槽内,所述油管一连通所述供墨腔一和供墨腔二,所述供墨腔二内的油墨能够充入弹性变形膜与滑动块之间形成的充液空间内,使得弹性变形膜变形充满所述载墨凹槽,对载墨凹槽内残留的墨迹进行清理,同时得到载墨凹槽内所需的精确的载墨量;在弧形隔板上还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通过油管三与所述喷头连接,在所述弧形隔板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接头,所述滑动接头能够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或断开,所述滑动接头通过油管二连接所述储油箱,在所述弧形隔板上还设置有一挤压轮,所述挤压轮通过挤压轮动作组件进行动作,能够挤压所述弹性变形膜,使得充液空间内的油墨通过滑动接头后流入储油箱内,再由喷头喷入载墨凹槽内,实现载墨凹槽内的精准供墨。
[0005]优选地,所述油墨处理模块还包括复位件一,所述滑动块的上端为上弧形面,在滑动块的内侧设置有油管通路一、油管通路二和油管通路三,所述油管通路一和油管通路二连接所述充液空间和所述供墨腔二,所述油管通路一和所述油管通路二内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和溢流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油墨从供墨腔二流入充液空间,同时,所述溢流阀在充液空间内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使得充液空间内的油墨回流入供墨腔二内,所述一定值为溢流阀开启溢流动作的设定压力阈值;所述油管通路三的末端设置有流路控制阀组;所述供墨腔二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侧柔性板,所述上压板连通所述油管通路一和油管通路二,所述下压板连通所述油管一,所述上弧形面的长度大于所述载墨凹槽,所述滑动块右侧长于所述载墨凹槽的部分形成右凸块,所述凸块安装腔包括左接收槽和右接收槽,所述左接收槽内活动设置有所述供墨腔二,所述右接收槽内滑动设置有右凸块,在左接收槽内设置有锁定件二,在右接收槽内设置有锁定件一,所述锁定件一的上端与所述右凸块固定连接,所述锁定件二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在油管通路一、油管通路二和油管通路三内均设置有电磁控制的截止阀。
[0006]优选地,所述流路控制阀组包括空心阀体、封堵球、复位件二、复位板和复位件三,所述空心阀体的上端设置有油路通孔,复位板设置于所述空心阀体的下端,滑动块上开设有供复位板滑动的滑动槽四,所述空心阀体的左端内侧固定所述复位件二的右端,所述复位件二的左端固定所述封堵球,在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油管通路四,所述油管通路四与所述油管通路三联通,所述空心阀体插设于所述油管通路四内,初始状态下,所述复位件三抵紧所述复位板,使得所述油路通孔与所述油管通路三断开并处于封堵状态,复位件二使得封堵球堵住空心阀体左端的出口,且在滑动块左端油管通路四的四周设置有磁圈一。
[0007]优选地,所述空心阀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端圆锥段、中间圆柱段和右端半球段。
[0008]优选地,在一弧形隔板上设置有滑动槽一,所述滑动接头在所述滑动槽一内滑动,
所述滑动接头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凸块,所述油管二的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滑动接头上,且在滑动接头的右端设置有锥形接纳槽,油管二右端插入锥形接纳槽内,且油管二位于锥形接纳槽的部分内设置有侧通孔,所述锥形接纳槽与所述左端圆锥段相适应,在滑动接头与滑动块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磁圈二,所述磁圈一和磁圈二能够相互吸引,在另一弧形隔板上设置有供右端半球段通过的滑动槽二。
[0009]优选地,在磁圈一和磁圈二相互吸引,滑动块继续转动一定角度后,右端半球段由滑动槽二过渡到滑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印刷基材(3)、压印转筒(4)、印版转筒(5)和多功能墨筒(6),所述压印转筒(4)、印版转筒(5)和多功能墨筒(6)均转动设置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所述印刷基材(3)设置于压印转筒(4)和印版转筒(5)之间,所述多功能墨筒(6)设置于印版转筒(5)下方,所述印版转筒(5)包括主体一(9)及设置于主体一(9)上的若干载墨凹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墨筒(6)包括主体二(10)、设置于主体二(10)内侧的供墨腔一(11)及若干均匀设置于主体二(10)外周的油墨处理模块(12),所述油墨处理模块(12)与所述供墨腔一(11)连接,所述凹版印刷设备还包括定量供墨终端(7),所述定量供墨终端(7)包括若干弧形隔板(27)及固定设置于各弧形隔板(27)的连接轴(28),位于最外侧的两弧形隔板(27)分别固定设置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在所述连接轴(28)下端设置有若干喷头(34),所述喷头(34)与所述载墨凹槽(8)对应,所述油墨处理模块(12)通过主体二(10)上设置的凸块安装腔(18)滑动设置于主体二(10)上,所述油墨处理模块(12)包括滑动块(13)、弹性变形膜(14)、供墨腔二(15)和油管一(16),所述弹性变形膜(14)固定设置于滑动块(13)的上端,其能够卡入载墨凹槽(8)内,所述油管一(16)连通所述供墨腔一(11)和供墨腔二(15),所述供墨腔二(15)内的油墨能够充入弹性变形膜(14)与滑动块(13)之间形成的充液空间内,使得弹性变形膜(14)变形充满所述载墨凹槽(8),对载墨凹槽(8)内残留的墨迹进行清理,同时得到载墨凹槽(8)内所需的精确的载墨量;在弧形隔板(27)上还设置有储油箱(32),所述储油箱通过油管三(33)与所述喷头(34)连接,在所述弧形隔板(27)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接头(29),所述滑动接头(29)能够与所述滑动块(13)连接或断开,所述滑动接头(29)通过油管二(30)连接所述储油箱(32),在所述弧形隔板(27)上还设置有一挤压轮(37),所述挤压轮(37)通过挤压轮动作组件进行动作,能够挤压所述弹性变形膜(14),使得充液空间内的油墨通过滑动接头(29)后流入储油箱(32)内,再由喷头(34)喷入载墨凹槽(8)内,实现载墨凹槽(8)内的精准供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处理模块(12)还包括复位件一(17),所述滑动块(13)的上端为上弧形面(39),在滑动块(13)的内侧设置有油管通路一(19)、油管通路二(20)和油管通路三(23),所述油管通路一(19)和油管通路二(20)连接所述充液空间和所述供墨腔二(15),所述油管通路一(19)和所述油管通路二(20)内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和溢流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油墨从供墨腔二(15)流入充液空间,同时,所述溢流阀在充液空间内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使得充液空间内的油墨回流入供墨腔二(15)内,所述一定值为溢流阀开启溢流动作的设定压力阈值;所述油管通路三(23)的末端设置有流路控制阀组(25);所述供墨腔二(15)包括上压板(41)、下压板(42)和侧柔性板(43),所述上压板(41)连通所述油管通路一(19)和油管通路二(20),所述下压板(42)连通所述油管一(16),所述上弧形面(39)的长度大于所述载墨凹槽(8),所述滑动块(13)右侧长于所述载墨凹槽(8)的部分形成右凸块(40),所述凸块安装腔(18)包括左接收槽(72)和右接收槽(44),所述左接收槽(72)内活动设置有所述供墨腔二(15),所述右接收槽(44)内滑动设置有右凸块(40),在左接收槽(72)内设置有锁定件二(22),在右接收槽(44)内设置有锁定件一(21),所述锁定件一(21)的上端与所述右凸块(40)固定连接,所述锁定件二(22)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板(42)固定连接,在油管通路一(19)、油管通路二(20)和油管通路三(23)内均设置有电磁控制的截止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控制阀组(25)包括空
心阀体(45)、封堵球(46)、复位件二(47)、复位板(49)和复位件三(50),所述空心阀体(45)的上端设置有油路通孔(51),复位板(49)设置于所述空心阀体(45)的下端,滑动块(13)上开设有供复位板(49)滑动的滑动槽四(48),所述空心阀体(45)的左端内侧固定所述复位件二(47)的右端,所述复位件二(47)的左端固定所述封堵球(46),在所述滑动块(13)上开设有油管通路四(24),所述油管通路四(24)与所述油管通路三(23)联通,所述空心阀体(45)插设于所述油管通路四(24)内,初始状态下,所述复位件三(50)抵紧所述复位板(49),使得所述油路通孔(51)与所述油管通路三(23)断开并处于封堵状态,复位件二(47)使得封堵球(46)堵住空心阀体(45)左端的出口,且在滑动块(13)左端油管通路四(24)的四周设置有磁圈一(2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阀体(45)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端圆锥段(54)、中间圆柱段(52)和右端半球段(5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弧形隔板(27)上设置有滑动槽一(35),所述滑动接头(29)在所述滑动槽一(35)内滑动,所述滑动接头(29)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凸块(55),所述油管二(30)的一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惠川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华山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