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41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控机床用电缆,由内及外依次包括成缆、复合屏蔽层、外护套层;所述成缆包括载流线芯、回流管、成缆包带、支撑件;所述载流线芯至少设置1根;所述回流管至少设置1根;所述载流线芯环形设置在支撑件外侧,成缆包带绕包在载流线芯外侧,回流管紧贴载流线芯设置在载流线芯与成缆包带的间隙中;所述载流线芯包括导体、螺旋加强件、绝缘层;所述螺旋加强件至少设置1根螺旋缠绕在导体外侧,绝缘层包裹在螺旋加强件外层;所述导体和绝缘层之间注入有冷却液。之间注入有冷却液。之间注入有冷却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用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用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制造领域越来越强大,很多人力工作被机器所取代,现在我国各个领域的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以达到更加快速、安全、轻便的性能。但是即使设备再先进,90%以上都是需要用电来操作和运行的,电缆在其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场合的电缆,以数控机床用电缆为例,在工业环境下使用时需要频繁弯曲,在这种无强应力缓释或强制引导的自由连续往复运动下使用时,对数控机床用电缆的柔韧性要求较高,然而现有的数控机床用电缆的柔韧性较差,频繁弯曲后极易断裂,且在长时间使用后电缆的导体极易发热,使得电缆的载流量降低,绝缘层也极易老化,大大地缩短了电缆使用寿命,增加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更换频率,严重地耽误了工期,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0003]因此,需要对数控机床用电缆结构进行优化,解决数控机床用电缆柔软性、弯曲性能差,长时间运行时导体散热性差,来保证电力电缆温度恒定,保障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用电缆,由内及外依次包括成缆、复合屏蔽层、外护套层;所述成缆包括载流线芯、回流管、成缆包带、支撑件;所述载流线芯至少设置1根;所述回流管至少设置1根;所述载流线芯环形设置在支撑件外侧,成缆包带绕包在载流线芯外侧,回流管紧贴载流线芯设置在载流线芯与成缆包带的间隙中,成缆包带将载流线芯与回流管紧密排列、不松散地扎绕在一起,回流管与载流线芯紧密贴合在一起,回流循环及时,冷却效果较好;所述载流线芯包括导体、螺旋加强件、绝缘层;所述螺旋加强件至少设置1根螺旋缠绕在导体外侧,绝缘层包裹在螺旋加强件外层;所述导体和绝缘层之间注入有冷却液;采用螺旋加强件螺旋缠绕在导体外部将导体与绝缘层隔开,增强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柔软性、抗弯曲性、抗拉伸性能,保证了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对导体进行散热,提高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载流量。
[0005]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导体由至少1根第6类柔软型镀锡铜丝绞合而成,采用第6类柔软型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第6类柔软型镀锡铜丝不易氧化,制得的数控机床用电缆更加柔软。
[0006]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螺旋加强件是由镀锡铜丝和芳纶丝绞合得到,制得的螺旋加强件抗拉性能较好;所述镀锡铜丝至少1根;所述芳纶丝至少1根。
[0007]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回流管内部通有冷却液。
[0008]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冷却液包括二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可以与铜导体直接接触,绝缘的同时保证了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循环冷却,提高导体的散热能力,进而采用较小截面的导体即可使数控机床用电缆的载流量较高。
[0009]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采用市场上采购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
料,所述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的型号为XLPO。
[0010]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成缆包带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薄型布带;所述低烟无卤阻燃薄型布带包括阻燃无纺布;所述成缆包带的搭盖率不低于20%。
[0011]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支撑件采用聚丙烯网状纤维带填充绳,保证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圆整,使数控机床用电缆的结构更稳定、抗拉性能更好;所述支撑件的直径与载流线芯的外径相同。
[0012]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复合屏蔽层是先采用第一铝塑复合带层绕包在成缆包带外侧,再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层包覆在第一铝塑复合带层外侧,最后采用第二铝塑复合带层绕包在镀锡铜丝编织层外侧得到;所述第一铝塑复合带层、第二铝塑复合带层的搭盖率均控制在20%~25%之间;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由多根0.2mm的镀锡铜丝并丝后编织得到,编织密度不低于80%;其中,镀锡铜丝编织层柔软性好、屏蔽效果好,防干扰信号强度大,但是在电缆频繁移动、弯曲的过程中,镀锡铜丝编织层极易出现断丝的情况,采用第一铝塑复合带层、第二铝塑复合带层可以保护绝缘线芯、回流管以及外护套层,防止绝缘线芯、回流管以及外护套层被断丝扎破,同时可以增强复合屏蔽层的屏蔽效果,增大复合屏蔽层的防干扰信号强度,使数控机床用电缆安全可靠地运行。
[0013]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外护套层是采用半挤压式模具将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在复合屏蔽层外侧挤出得到,其中,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的型号为WD

H

90,氧指数不低于35%,采用半挤压式模具将外护套层紧密的挤包在复合屏蔽层外侧,保证载流线芯可以安全有序的滑动,且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使数控机床用电缆具备低烟、无卤及阻燃A级的性能。
[00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采用成缆包带将载流线芯与回流管紧密排列、不松散地扎绕在一起,回流管与载流线芯紧密贴合在一起,回流循环及时,冷却效果较好;采用螺旋加强件螺旋缠绕在导体外部,使导体不易松散的同时将导体与绝缘层隔开,增强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柔软性、抗弯曲性、抗拉伸性能,保证了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对导体进行散热,提高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载流量。
[0016](2)本专利技术的导体采用第6类柔软型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第6类柔软型镀锡铜丝不易氧化,制得的数控机床用电缆更加柔软。
[0017](3)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加强件采用镀锡铜丝和芳纶丝绞合得到,制得的螺旋加强件抗拉性能较好。
[0018](4)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采用二甲基硅油,可以与铜导体直接接触,绝缘的同时保证了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循环冷却,提高导体的散热能力,进而采用较小截面的导体即可使数控机床用电缆的载流量较高。
[0019](5)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件采用聚丙烯网状纤维绳,保证了数控机床用电缆的圆整,使数控机床用电缆的结构更稳定、抗拉性能更好。
[0020](6)本专利技术的镀锡铜丝编织层柔软性好、屏蔽效果好,防干扰信号强度大,但是在电缆频繁移动、弯曲的过程中,镀锡铜丝编织层极易出现断丝的情况,采用第一铝塑复合带层、第二铝塑复合带层可以保护绝缘线芯、回流管以及外护套层,防止绝缘线芯、回流管以及外护套层被断丝扎破,同时可以增强复合屏蔽层的屏蔽效果,增大复合屏蔽层的防干扰
信号强度,使数控机床用电缆安全可靠地运行。
[0021](7)本专利技术采用半挤压式模具将外护套层紧密的挤包在复合屏蔽层外侧,保证载流线芯可以安全有序的滑动,且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使数控机床用电缆具备低烟、无卤及阻燃A级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控机床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为:载流线芯1、导体11、螺旋加强件12、绝缘层13、回流管2、成缆包带3、支撑件4、第一铝塑复合带层5、镀锡铜丝编织层6、第二铝塑复合带层7、外护套层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及外依次包括成缆、复合屏蔽层、外护套层(8);所述成缆包括载流线芯(1)、回流管(2)、成缆包带(3)、支撑件(4);所述载流线芯(1)至少设置1根;所述回流管(2)至少设置1根;所述载流线芯(1)环形设置在支撑件(4)外侧,成缆包带(3)绕包在载流线芯(1)外侧,回流管(2)紧贴载流线芯(1)设置在载流线芯(1)与成缆包带(3)的间隙中;所述载流线芯(1)包括导体(11)、螺旋加强件(12)、绝缘层(13);所述螺旋加强件(12)至少设置1根螺旋缠绕在导体(11)外侧,绝缘层(13)包裹在螺旋加强件(12)外层;所述导体(11)和绝缘层(13)之间注入有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1)由至少1根第6类柔软型镀锡铜丝绞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强件(12)是由镀锡铜丝和芳纶丝绞合得到;所述镀锡铜丝至少1根;所述芳纶丝至少1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内部通有冷却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机床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包括二甲基硅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唐国霞魏明倩刘小九盛金伟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远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