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34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三通落煤管和筛分部件,所述筛分部件包括固定座、转轴、竖向筛条和横向筛条;所述竖向筛条的一端连接转轴,所述竖向筛条的数量为多个,各个竖向筛条按照预设间距等间距分布,相邻竖向筛条通过横向筛条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固定座,所述三通落煤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架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厂煤炭传输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火电厂是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能来发电的,而用来发电的煤炭由船运和陆运送至火电厂,火电厂配置专用的卸煤设备和输煤设备,同时还配置专门的储煤场,储煤场能够储存正常发电工况下20天左右的煤炭,用来保障稳定的发电供煤。火电企业的煤炭供应流程是:煤炭通过水路或陆路运送至火电厂,经过卸煤设备将煤炭卸载到电厂内配置的输煤系统中,煤炭输送机将煤炭输送到储煤场内存放,储煤场通过专用的堆取设备将煤炭堆放到位,并根据发电用煤的需求从储煤场取出煤炭,然后通过输送机输送到发电锅炉的原煤仓内,在由给煤机和磨煤机将煤炭制成煤粉送入锅炉燃烧,由于进入给煤机和磨煤机的煤炭粒径是有限制的,通常在30mm以下,大于30mm的煤炭有可能降低磨煤机的效率,大于100mm的煤炭可能会造成给煤机堵塞而停机,从而导致给煤机对锅炉供煤的中断,然而只能依靠人工清理来疏通给煤机后才能恢复运行,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给煤机停止运行,无法供煤,从而供煤量减少,致使燃烧的热能减少,发电的量也减少,可见给煤机因大块煤堵塞而产生的停机带来的危害极大,如果连续多台给煤机同意时间段内因堵塞而停机,轻则降低发电量,重则引起火电机组异常停机的事故,将产生火电厂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船运或火车、汽车运送到电厂的煤炭,不同粒径的煤块混杂在一起,最大粒径可达300mm,这样的煤炭显然不能满足给煤机和磨煤机的进料粒径要求,到为了避免出现因大块堵塞的情况发生,在输煤系统中配置煤炭的筛分和破碎设备,煤炭首先进入筛分设备,粒径大于规定数值的煤炭被分离出来输送到破碎设备中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再输送到下级输送机上,最终才能输送到给煤机后进入锅炉燃烧。
[0003]尽管输煤系统中配置了筛分设备和破碎设备,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依然会出现大块煤炭未经破碎处理就不得不输送到给煤机内,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
[0004]1、当输煤系统上布置的碎煤设备处于故障不能正常投用的情况,尽管输煤系统中向原煤仓供煤是双线路,这两路输煤线路互为备用,每条输煤线路上分别配置了一套筛煤设备和一套碎煤设备,正常情况这每条线路上都有一台设备同时出现故障,即筛碎功能不可用,这样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高,但也会发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能通过筛碎设备的旁路来向原煤仓供煤了,这必然会导致给煤机供煤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机组运行的不稳定的风险;
[0005]2、在火电厂扩建项目或新旧机组替换项目中,共用已有的卸煤系统和储煤场地,而新建上煤系统,新建上煤系统中由于场地限制无法配置筛碎设备,只能将筛碎设备布置在卸煤系统中,由于储煤场不能清空,必须保持必要的储煤量,因而储煤场内原有的未经破碎的煤炭的粒度就不符合新建机组的用煤要求,但这些煤炭也是需要使用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0006]综上所述,现有供煤装置中的筛煤模块和碎煤模块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备用旁路设备进行煤炭传输,导致供煤的不稳定,进一步影响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对电厂的发电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供煤装置中的筛煤模块和碎煤模块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备用旁路设备进行煤炭传输,导致供煤的不稳定,进一步影响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对电厂的发电造成影响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和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包括三通落煤管和筛分部件,所述筛分部件包括固定座、转轴、竖向筛条和横向筛条;
[0010]所述竖向筛条的一端连接转轴,所述竖向筛条的数量为多个,各个竖向筛条按照预设间距等间距分布,相邻竖向筛条通过横向筛条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固定座,所述三通落煤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三通落煤管包括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的进料口之间设有三通挡板,所述三通挡板的一端连接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可转动连接三通落煤管。
[0012]优选地,所述调节轴的一端设有推动臂,所述推动臂垂直固定在调节轴的一端,所述推动臂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在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支撑架,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对应位置设有与固定座上表面轮廓相配合的凹槽。
[0014]优选地,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架。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为轴承座,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轴承座。
[0016]优选地,所述竖向筛条的形状为弧形结构,所述竖向筛条的下端为向上倾斜的弧形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横向筛条的数量为多个,相邻横向筛条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竖向筛条的间距。
[0018]优选地,所述转轴上按照预设间距设有多个槽口,所述槽口的形状与竖向筛条上端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竖向筛条位于槽口内。
[0019]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卸料器,所述卸料器包括犁头和支撑框,所述犁头可转动连接支撑框,所述支撑框设在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犁头垂直于传送带,并抵靠传送带的上表面。
[0020]本方案还提供一种供煤系统应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当供煤系统的筛煤模块和碎煤模块同时出现故障时,获取筛分部件;
[0022]拆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筛分部件安装在第二壳体的支撑架上,并将第一壳体复位;
[0023]通过转动转轴调节筛分部件的下端位置,并通过电机推杆调节三通挡板,使三通
挡板的上端与筛分部件的下端接触连接;
[0024]将传输尺寸不符合要求煤炭的传送带反向,从而将不符合尺寸要求的煤炭收集在一起,或在传输尺寸不符合要求煤炭的传送带的上方设置卸载器,通过犁头将不符合尺寸要求的煤炭收集在一起,以便后续处理。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6]1、本方案通过在筛煤模块和碎煤模块都发生故障时,将三通落煤管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拆卸开来,将筛分部件的固定座安装到对应的位置,竖向筛条和横向筛条构成的筛分结构位于三通落煤管其中一个输出管道的上方,经三通落煤管入口进来的煤炭,能够通过筛分结构的,即是满足尺寸大小的,通过其中一个输出管道落到传送带上,无法经过筛分结构的,经三通落煤管的另一个输出管道落到另一路传送带上,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煤炭的筛分。使原有的筛煤机和碎煤机发生严重故障时,仍能够通过快速加装筛分部件正常运转,从而避免发电设施的停运,同时,筛分部件结构简单、筛分效率高且安装拆卸过程简单快捷,可以利用正常的输煤间歇期完成,不会对输煤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0027]2、本方案中转轴可转动连接轴承座,进而可以通过转轴调节筛分部件下端与用来传输不满足尺寸要求煤炭的输出管道的侧边之间的间距,同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落煤管(1)和筛分部件(2),所述筛分部件(2)包括固定座(21)、转轴(22)、竖向筛条(23)和横向筛条(24);所述竖向筛条(23)的一端连接转轴(22),所述竖向筛条(23)的数量为多个,各个竖向筛条(23)按照预设间距等间距分布,相邻竖向筛条(23)通过横向筛条(24)连接,所述转轴(22)可转动连接固定座(21),所述三通落煤管(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12),所述固定座(21)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落煤管(1)包括第一输出管道(13)和第二输出管道(14),所述第一输出管道(13)和第二输出管道(14)的进料口之间设有三通挡板(15),所述三通挡板(15)的一端连接调节轴(141),所述调节轴(141)可转动连接三通落煤管(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141)的一端设有推动臂(142),所述推动臂(142)垂直固定在调节轴(141)的一端,所述推动臂(142)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1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端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垂直固定在第二壳体(12)的一侧,所述固定座(11)可拆卸连接支撑架(4),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端对应位置设有与固定座上表面轮廓相配合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煤系统应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倪中桑智伟黄忠明胡昕朱平倪鹏霞韩丰许毓斌侯婷樊献泽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