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298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即使在渔线轮较小时,也可防止小齿轮的齿被损坏。反转防止机构(7)能禁止卸力圆板(42)朝放线方向反转,卸力圆板能对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1)可转动的卷线筒(3)进行制动,手柄(4)的转动能经由第一、第二小齿轮(21、22)传递到卸力圆板上。反转防止机构包括:可与卸力圆板一起转动的转动部件(30),其外周部设置有凹凸部,该外周部可设置在第二小齿轮和卸力圆板之间;爪部件(31),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摆动的方式连接在其上,并可在其顶端与凹凸部卡合而禁止反转的卡合位置和离开凹凸部的分离位置之间切换;施力部件(32),对爪部件朝所述卡合位置一侧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转防止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杆式卸力机 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该渔线轮具有卸力圓板,手柄的转动 经由小齿轮传递到卸力圓板上,该卸力圆板能对可相对于渔线轮主 体转动的巻线筒进行制动,反转防止机构能禁止所述卸力圆板的朝 》文线方向的反4争。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双轴承渔线轮包括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和带星型 卸力机构的渔线轮,其中,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是通过位于渔 线轮主体的手柄安装侧表面并绕巻线筒轴摆动的杆式卸力机构来制 动巻线筒朝放线方向的转动,带星型卸力机构的渔线轮是通过绕手 柄轴转动的星型卸力机构来制动巻线筒。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 中,为了在巻线筒朝放线方向转动时将制动力作用在巻线筒上,设 置有由单向离合器构成的反转防止机构,该反转防止机构用于禁止可与巻线筒接触的卸力圆板朝放线方向的转动。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通常设置在手柄轴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具体而言,包括以可与手柄轴一 起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上并与主齿轮并列设置的转动部件(如棘 轮);可与转动部件卡合并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摆动的方式安装 在其上的爪部件;对爪部件朝其卡合位置侧施力的施力部件。就这 种结构的反转防止机构而言,当巻线筒朝放线方向转动时,卸力机 构的制动力从卸力圆板经由小齿轮、主齿轮传递到设于手柄轴的转 动部件上。由于爪部件与转动部件卡合,因而卸力机构动作时的载 荷由转动部件和与该转动部件卡合的爪部件承受。此外,在能将手柄的转速切换为高低两档速度传递给巻线筒的带 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中,在手柄轴的内部设置有速度切换机构, 这样,不仅使得手柄轴的结构比较复杂,还使得其强度变低。最终, 难以在手柄轴上采用设置棘轮的构造。因此,在可两档变速的带杆 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中,例如通过分别与两个主齿轮啮合的两个小 齿轮中直径较大的那个,来防止卸力圆板朝放线方向的转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小齿轮来防止反转的反转防止机构中,设置有爪部件和施力部件。该爪部件以可相对于渔线4仑主体在如下两个位置间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即,与直径较大的那个小齿轮卡合的 卡合位置和离开该小齿轮的分离位置。该施力部件对爪部件朝其卡 合位置一侧施力。小齿轮具有供巻线筒轴贯穿的筒状轴部和比轴部 外径更大的齿轮齿,该小齿轮通过在轴部形成的卡合部以可与卸力 圓板一体转动的方式与之卡合。这样,通过使爪部件与小齿轮啮合,可在不让手柄轴的结构复杂化的情况下简化反转防止机构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特开平10-313751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7>才艮特开2004-236586号在前一个现有结构中,由于在手柄轴上设置有棘轮,所以卸力机 构动作时会有较大的力作用在小齿轮和主齿轮的啮合部分上。因此, 可能会在卸力机构动作时有过大的力作用在小齿轮的齿轮齿上而使 该齿轮齿损坏。在后一个现有结构中,由于是使爪部件与小齿轮卡合来禁止卸力 圓板的反转,所以在卸力机构动作时可能会有较大的负载作用在小 齿轮和爪部件上。因此,在后一个现有结构中,使爪部件与齿轮齿 的强度比外径较小的齿轮更高的外径较大的小齿轮卡合。但是,在小型的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中,即使是所谓的直径 较大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也较小,其齿数也较少,且齿轮齿的强度 也很低。因此,在爪部件与小齿轮卡合的状态下,如果有较大的制 动力作用在直径较大的小齿轮上,其齿轮齿仍会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 转防止^L构,采用该反转防止^/L构,即^f吏让渔线專仑小型化,也可防 止小齿轮的齿被损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 中,渔线轮具有卸力圆板,手柄的转动能经由小齿轮传递到卸力圆 板上,该卸力圓板能对相对于渔线轮主体可转动的巻线筒进行制动, 反转防止机构能禁止卸力圆板朝放线方向反转,反转防止机构包括 转动部件,其外周部设置有凹凸部,该外周部可设置在小齿轮和卸 力圆板之间,该转动部件可与卸力圓板一起转动;爪部件,其以可 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摆动的方式连接在其上,该爪部件可在其顶端与 凹凸部卡合而禁止反转的卡合位置和离开凹凸部的分离位置之间切 换;施力部件,其对爪部件朝卡合位置一侧施力。该反转防止才几构中,在卸力机构动作时,巻线筒朝;故线方向转动 会使卸力圓板朝放线方向转动,此时,被压到卡合位置的爪部件与 转动部件卡合,能阻止卸力圆板朝放线方向反转。这样,会在卸力圆板和巻线筒之间产生摩擦力,对巻线筒进行制动。此时,由转动 部件对爪部件作用力,载荷作用到转动部件的凹凸部上。本4支术方 案中,由于在小齿轮和卸力圆板之间设置有转动部件,且使转动部 件与爪部件卡合,所以可通过转动部件和爪部件承受卸力机构动作时的载荷。因此,卸力机构动作时载荷不会作用到小齿轮上,可防 止小齿轮的齿轮齿被损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 机构中,除具有技术方案1的技术特征外,转动部件以外周部与卸 力圆板卡合,以使转动部件可与卸力圓板一起转动。采用该结构, 由于是通过直径大于轴部直径且强度较高的外周部与卸力圆板卡 合,所以即使有较大的载荷作用在该卡合部分上,也难以损坏该卡 合部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的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5机构中,除具有技术方案2的技术特征外,外周部具有卡合连接部,该卡合连接部具有凹凸部分,该凹凸部分的至少 一 部分的形状与所 述凹凸部形状相同且外径小于该凹凸部的外径,通过该卡合连4妄部使转动部件与所述卸力圆板相卡合。采用该结构,由于是通过至少 一部分的形状上与凹凸部的形状相同的卡合连接部与卸力圆板卡 合,所以可使凹凸部和卡合连接部采用相同的结构,因此卡合结构 易于形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的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 机构中,除具有技术方案3的技术特征外,转动部件的外周部的外 径大于小齿轮的外径,并具有供小齿轮穿过的通孔。采用该结构, 由于转动部件的外径大于第二小齿轮的外径,所以即使第二小齿轮 穿过转动部件而直接与卸力圆板卡合上,也可很好地保持转动部件 的强度。专利技术效果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小齿轮和卸力圓板之间设置有转动部 件,且使转动部件与爪部件卡合,所以可通过转动部件和爪部件承 受卸力机构动作时的载荷。因此,在卸力机构动作时,载荷不会作 用到小齿轮上,可防止小齿轮的齿轮齿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右侧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反转防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内侧看到的反转防止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卸力圆板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渔线轮主体,2:巻线筒轴,3:巻线筒,4:手柄,7:反转 防止机构,30:转动部件,30a:凹凸部,30b:转动部件的外周部,630c:第三卡合连接部(卡合连接部的一个例子),30d:通孔,31: 爪部件,32:施力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为中型的 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包括筒状的 渔线轮主体l',巻线筒轴2 (图2),其安装在该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带杆式卸力机构的渔线轮的反转防止机构, 该渔线轮具有卸力圆板,手柄的转动能经由小齿轮传递到所述制动圆板上,该制动圆板能对相对于渔线轮主体可转动的卷线筒进行制动,反转防止机构能禁止所述卸力圆板朝放线方向反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转防止机构包括: 转动部件,其外周部设置有凹凸部,该外周部可设置在所述小齿轮和所述卸力圆板之间,该转动部件可与所述卸力圆板一起转动; 爪部件,其以可相对于渔线轮主体摆动的方式连接在其上,该爪部件可在其顶端与所述凹凸部卡合而 禁止所述反转的卡合位置和离开所述凹凸部的分离位置之间切换; 施力部件,其对所述爪部件朝所述卡合位置一侧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维符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MY[马来西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