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的气液混合作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气动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气液混合作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功能的机器或设备中往往会同时存在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液压泵和气泵分别为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提供动力。在气动系统中,当气缸所需流量大于气泵的输出流量时,往往由气瓶代为提供动力输出,由电磁阀控制管路通断来实现气缸的快速动作。高压气体驱动气缸完成动作后,存留在容积变大的容腔内的气体在气缸反向动作时会直接排回低压储气罐,造成能量浪费;气缸完成一次动作后,需要高压气泵从低压储气罐中吸气并通过管路重新为气瓶充能,气泵和低压储气罐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作动系统的整体尺寸和重量,使得作动系统布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能量浪费、结构复杂和压力偏差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的气液混合作动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的气液混合作动系统,包括液控气缸、第三电磁阀和液压泵,所述液控气缸活塞的一侧通油为油腔,液控气缸活塞的另一侧通气为气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的气液混合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控气缸(5)、第三电磁阀(23)和液压泵(6),所述液控气缸(5)活塞的一侧通油为油腔,液控气缸(5)活塞的另一侧通气为气腔;液压泵(6)外接油源,液压泵(6)通过第三电磁阀(23)与液控气缸(5)的液腔连接;第三电磁阀(23)控制液控气缸(5)液腔的油液压力,从而改变液控气缸(5)腔的压力;液控气缸(5)活塞在油腔和气腔的合力下运动,当液腔驱动力大于气腔驱动力时,液控气缸(5)活塞向气腔容积减小的一侧移动;当液腔驱动力小于气腔驱动力时,液控气缸(5)的活塞向气腔容积变大的一侧移动;所述液控气缸(5)的气腔通过第二单向阀(42)与气缸(1)的无杆腔连通,当气缸(1)内气体压力大于液控气缸(5)气腔内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二单向阀(42)打开,气缸(1)无杆腔内的气体进入到液压缸(5)气腔中;当气缸(1)内气体压力小于液控气缸(5)气腔内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二单向阀(42)关闭;所述液控气缸(5)的气腔过第二电磁阀(22)与气瓶(3)的进口连通,当液控气缸(5)气腔容积减小时,打开第二电磁阀(22),液控气缸(5)气腔内气体排入到气瓶(3)中,为气瓶(3)补压;当液控气缸(5)气腔容积增大时,打开第二电磁阀(22),气瓶(3)内气体排入到液控气缸(5)气腔中,为气瓶(3)卸荷;所述气缸(5)为双作用单出杆气缸,气缸(5)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电磁阀(21)与气瓶(3)的出口连接,气缸(5)的有杆腔与气瓶(3)的出口直接连接,气缸(5)的活塞在有杆腔与无杆腔内气体的合力下运动;当第一电磁阀(21)打开时,气缸(5)活塞两侧的压力相同,气缸(5)无杆腔侧受力面积大于气缸(5)有杆腔侧,气缸(5)活塞快速伸出;当第一电磁阀关闭(21)时,打开第二电磁阀(22),液控气缸(5)活塞液腔压力低于气腔压力,液控气缸(5)活塞向气腔容积变大的方向移动,此时气缸(5)内气体流入到液控气缸(5)气腔中,气缸(1)无杆腔内气体压力变小,当气缸(1)活塞有杆腔侧驱动力大于无杆腔侧驱动力时,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涛,宋占凯,李胜,阮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迪微电液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